首页 >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 > 九针所主
  • 前言
  • 阴阳大论
  • 五节刺
  • 五邪刺
  • 九刺
  • 十二刺
  •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 量缪刺 量气刺 量顺刺 疽痈逆顺刺 量络刺 杂刺
  • 量缪刺
  • 量气刺
  • 量顺刺
  • 疽痈逆顺刺
  • 量络刺
  • 调阴阳
  • 杂刺
  • 卷第二十四补泻 天忌 本神论 真邪补泻 虚实补泻 虚实所生
  • 天忌
  • 本神论
  • 真邪补泻
  • 虚实补泻
  • 虚实所生
  • 卷第二十五伤寒 热病决 热病说 五脏热病 五脏痿 疟解 三疟 十二疟
  • 热病决
  • 热病说
  • 阴阳杂说
  • 五脏热病
  • 五脏痿
  • 疟解
  • 三疟
  • 十二疟
  • 卷第二十六寒热 寒热厥 经脉厥 寒热相移 厥头痛 厥心痛 寒热杂说 痈疽 虫痈 寒热瘰疬 灸寒热法
  • 寒热厥
  • 经脉厥
  • 寒热相移
  • 厥头痛
  • 卷第四(佚)
  • 厥心痛
  • 寒热杂说
  • 痈疽
  • 虫痈
  • 寒热瘰疬
  • 灸寒热法
  • 卷第二十七邪论 七邪 十二邪 邪客 邪中 邪传
  • 七邪
  • 十二邪
  • 邪客
  • 卷第五(卷首缺) 人合 阴阳合 四海合 十二水
  • 邪中
  • 邪传
  • 卷第二十八风 诸风数类 诸风状论 诸风杂论 九宫八风 三虚三实 八正风候 痹论
  • 诸风数类
  • 诸风状论
  • 诸风杂论
  • 九宫八风
  • 三虚三实
  • 八正风候
  • 痹论
  • 人合
  • 卷第二十九气论 三气 津液 水论 胀论 风水论 咳论
  • 三气
  • 津液
  • 水论
  • 胀论
  • 风水论
  • 咳论
  • 卷第三十杂病 重身病 温暑病 四时之变 息积病 伏梁病 热痛 脾瘅消渴 胆瘅 头齿痛 颌痛 项痛 喉痹嗌干 目痛 耳聋 衄血 喜怒 疹筋 血枯 热烦 身寒 肉烁 卧息喘逆 少气 气逆满 疗哕 腰痛 髀疾 膝痛 痿厥 泄 如蛊如妲病 癫疾 惊狂 厥逆 厥死 阳厥 风逆 风痓 酒风 经解 身度 经络虚实 禁极虚 顺时 刺疟节度 刺腹满数 刺霍乱数 刺痫惊数 刺腋痈数 病解 久逆生病 六腑生病 肠胃生病 经输所疗
  • 重身病
  • 温暑病
  • 阴阳合
  • 四时之变
  • 息积病
  • 伏梁病
  • 热痛
  • 脾瘅消渴
  • 胆瘅
  • 头齿痛
  • 颌痛
  • 项痛
  • 喉痹嗌干
  • 四海合
  • 目痛
  • 耳聋
  • 衄血
  • 喜怒
  • 疹筋
  • 血枯
  • 热烦
  • 身寒
  • 肉烁
  • 卧息喘逆
  • 十二水
  • 少气
  • 气逆满
  • 疗哕
  • 腰痛
  • 髀疾
  • 膝痛
  • 痿厥
  • 如蛊如妲病
  • 癫疾
  • 卷第六(卷首缺) 脏腑之一 五脏命分 脏腑应候 脏腑气液
  • 惊狂
  • 厥逆
  • 厥死
  • 阳厥
  • 风逆
  • 风痓
  • 酒风
  • 经解
  • 身度
  • 经络虚实
  • 卷第一摄生之一(佚)
  • 脏腑之一
  • 禁极虚
  • 顺时
  • 刺疟节度
  • 刺腹满数
  • 刺霍乱数
  • 刺痫惊数
  • 刺腋痈数
  • 病解
  • 久逆生病
  • 六腑生病
  • 五脏命分
  • 肠胃生病
  • 经输所疗
  • [附篇]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遗文 《校正内经太素杨注》后序
  •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遗文
  • 《校正内经太素杨注》后序
  • 脏腑应候
  • 脏腑气液
  • 卷第七(佚)
  • 卷第八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 经脉病解 阳明脉解
  • 经脉连环
  • 经脉病解
  • 阳明脉解
  • 卷第九经脉之二 经脉正别 脉行同异 经络别异 十五络脉 经脉皮部
  • 卷第二摄生之二(卷末缺)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
  • 经脉正别
  • 脉行同异
  • 经络别异
  • 十五络脉
  • 经脉皮部
  • 卷第十经脉之三 督脉 带脉 阴阳乔脉 任脉 冲脉 阴阳维脉 经脉标本 经脉根结
  • 督脉
  • 带脉
  • 阴阳乔脉
  • 任脉
  • 顺养
  • 冲脉
  • 阴阳维脉
  • 经脉标本
  • 经脉根结
  • 卷第十一输穴 本输 变输 腑病合输 气穴 气府 骨空
  • 本输
  • 变输
  • 腑病合输
  • 气穴
  • 气府
  • 六气
  • 骨空
  • 卷第十二营卫气 营卫气别 营卫气行 营五十周 卫五十周
  • 营卫气别
  • 营卫气行
  • 营五十周
  • 卫五十周
  • 卷第十三身度 经筋 骨度 肠度 脉度
  • 经筋
  • 骨度
  • 肠度
  • 九气
  • 脉度
  •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 四时脉形 真脏脉形 四时脉诊 人迎脉口诊
  • 四时脉形
  • 真脏脉形
  • 四时脉诊
  • 人迎脉口诊
  • 卷第十五诊候之二 色脉诊 色脉尺诊 尺诊 尺寸诊 五脏脉诊
  • 色脉诊
  • 色脉尺诊
  • 尺诊
  • 调食
  • 尺寸诊
  • 五脏脉诊
  •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 虚实脉诊 杂诊 脉论
  • 虚实脉诊
  • 杂诊
  • 脉论
  •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
  • 卷第十八(佚)
  • 卷第十九设方 知古今 知要道 知方地 知形志所宜 知祝由 知针石 知汤药 知官能
  • 知古今
  • 寿限
  • 知要道
  • 知方地
  • 知形志所宜
  • 知祝由
  • 知针石
  • 知汤药
  • 知官能
  • 卷第二十(佚)
  •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 九针要道 九针要解 诸原所生 九针所象
  • 九针要道
  • 卷第三阴阳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
  • 九针要解
  • 诸原所生
  • 九针所象
  • 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 刺法 九针所主 三刺 三变刺 五刺 五脏刺 五节刺 五邪刺 九刺 十二刺
  • 刺法
  • 九针所主
  • 三刺
  • 三变刺
  • 五刺
  • 五脏刺
  • 九针所主

    平按:此篇自篇首至末,见《灵枢》卷二第七《官针篇》,又见《甲乙经》卷五第二,惟编次先后略异。

    九刺之要,官针最妙。

    官者,谓用针时邪着①于针也。

    平按:“九针之要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》作“凡刺之要”。

    ①“邪着”二字,萧本、仁和寺本均缺。今据盛文堂本补。

    九针之宜,各有所为,长短大小②,各有所施。不得其用,病不能移。病浅针深,内伤良肉,皮肤为癕;[平按:“癕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》作“痈”。]病深针浅,病气不泻,反为大脓。病小针大,气泻大疾,必后为害;病大针小,大气不泻,亦复③为败。夫④针之宜,大者大泻,小者不移。已言其过,请言其所施。

    言九针之用,所宜各异,并言用法也。

    平按:“大疾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》作“太甚”。“必后为害”《灵枢》作“疾必为害”,《甲乙》作“后必为害”。“大气不泻”《灵枢》作“气不泻泄”。“亦复为败”《甲乙》作“亦为后败”。

    ②“大小”,仁和寺本、盛文堂本均作“小大”。

    ③“复”,盛文堂本作“后”。

    ④“夫”,人卫本注曰:《灵枢》、《甲乙》均作“失”。

    ⑤“间”,盛文堂本作“肉”,下无“内”字,盖涉下而误。仁和寺本缺“间”字(此处空一格)。

    病在皮肤,无常处者,取以鑱针于病所,肤白勿取。

    鑱针头大末锐,主泻阳气,故皮肤痛无常处,阳气盛也。痛处肤当色赤,故白处痛移,不可取也。

    病在分肉间者,取以员针于病所。

    员针之状,锋如卵,揩摩分间⑤,内不伤肌,以泻分气也。

    平按:注“状”下,袁刻脱“锋”字;“卵”下,袁刻多一“形”字。

    病在脉气少当补者,取以□针于井荥分输。

    针之状,锋如黍粟之兑,主当行补①于井荥之输,以致于气也。

    平按:“荥”《甲乙》作“营”,袁刻作“荣”。

    ①“补”,盛文堂本误作“循”。

    病为大脓者,取以□针。

    针之状,末如剑锋,以取大脓也。

    平按:“大脓者”《甲乙》作“大脓血”。“□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》作“铍”。

    病痹气暴发者,取以员利针。

    员利针状如氂。氂,毛也。用取暴痹。

    痹病②气痛而不去者,取以豪针。

    豪针之状,尖如蚊虻之喙,静以徐往,留之养神,以取痛痹也。

    平按:“痹病”《灵枢》作“病痹”。

    ②“痹病”,盛文堂本、仁和寺本均作“病痹”。

    病在中者,取以长针。

    长针之状,锋利身薄③,以取脏中远痹也。

    ③“薄”,仁和寺本作“抟”,盛文堂本作“搏”。

    病为水肿,不能过关节者,取以大针。

    大针之状,尖如筳。筳如平④筳。其锋微圆,以通关节也。

    平按:《灵枢》“过”作“通”。注“状”下,袁刻脱“尖”字。

    ④“平”,盛文堂本作“草”。

    病在五脏固居者,取以锋针,泻于井荥分输,取以四时。

    锋针之状,刃三⑤隅,以发固居之疾,泻于井荥分输,取以四时也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》“输”作“俞”。

    ⑤“三”,盛文堂本作“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