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 > 腑病合输
  • 前言
  • 阴阳大论
  • 五节刺
  • 五邪刺
  • 九刺
  • 十二刺
  •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 量缪刺 量气刺 量顺刺 疽痈逆顺刺 量络刺 杂刺
  • 量缪刺
  • 量气刺
  • 量顺刺
  • 疽痈逆顺刺
  • 量络刺
  • 调阴阳
  • 杂刺
  • 卷第二十四补泻 天忌 本神论 真邪补泻 虚实补泻 虚实所生
  • 天忌
  • 本神论
  • 真邪补泻
  • 虚实补泻
  • 虚实所生
  • 卷第二十五伤寒 热病决 热病说 五脏热病 五脏痿 疟解 三疟 十二疟
  • 热病决
  • 热病说
  • 阴阳杂说
  • 五脏热病
  • 五脏痿
  • 疟解
  • 三疟
  • 十二疟
  • 卷第二十六寒热 寒热厥 经脉厥 寒热相移 厥头痛 厥心痛 寒热杂说 痈疽 虫痈 寒热瘰疬 灸寒热法
  • 寒热厥
  • 经脉厥
  • 寒热相移
  • 厥头痛
  • 卷第四(佚)
  • 厥心痛
  • 寒热杂说
  • 痈疽
  • 虫痈
  • 寒热瘰疬
  • 灸寒热法
  • 卷第二十七邪论 七邪 十二邪 邪客 邪中 邪传
  • 七邪
  • 十二邪
  • 邪客
  • 卷第五(卷首缺) 人合 阴阳合 四海合 十二水
  • 邪中
  • 邪传
  • 卷第二十八风 诸风数类 诸风状论 诸风杂论 九宫八风 三虚三实 八正风候 痹论
  • 诸风数类
  • 诸风状论
  • 诸风杂论
  • 九宫八风
  • 三虚三实
  • 八正风候
  • 痹论
  • 人合
  • 卷第二十九气论 三气 津液 水论 胀论 风水论 咳论
  • 三气
  • 津液
  • 水论
  • 胀论
  • 风水论
  • 咳论
  • 卷第三十杂病 重身病 温暑病 四时之变 息积病 伏梁病 热痛 脾瘅消渴 胆瘅 头齿痛 颌痛 项痛 喉痹嗌干 目痛 耳聋 衄血 喜怒 疹筋 血枯 热烦 身寒 肉烁 卧息喘逆 少气 气逆满 疗哕 腰痛 髀疾 膝痛 痿厥 泄 如蛊如妲病 癫疾 惊狂 厥逆 厥死 阳厥 风逆 风痓 酒风 经解 身度 经络虚实 禁极虚 顺时 刺疟节度 刺腹满数 刺霍乱数 刺痫惊数 刺腋痈数 病解 久逆生病 六腑生病 肠胃生病 经输所疗
  • 重身病
  • 温暑病
  • 阴阳合
  • 四时之变
  • 息积病
  • 伏梁病
  • 热痛
  • 脾瘅消渴
  • 胆瘅
  • 头齿痛
  • 颌痛
  • 项痛
  • 喉痹嗌干
  • 四海合
  • 目痛
  • 耳聋
  • 衄血
  • 喜怒
  • 疹筋
  • 血枯
  • 热烦
  • 身寒
  • 肉烁
  • 卧息喘逆
  • 十二水
  • 少气
  • 气逆满
  • 疗哕
  • 腰痛
  • 髀疾
  • 膝痛
  • 痿厥
  • 如蛊如妲病
  • 癫疾
  • 卷第六(卷首缺) 脏腑之一 五脏命分 脏腑应候 脏腑气液
  • 惊狂
  • 厥逆
  • 厥死
  • 阳厥
  • 风逆
  • 风痓
  • 酒风
  • 经解
  • 身度
  • 经络虚实
  • 卷第一摄生之一(佚)
  • 脏腑之一
  • 禁极虚
  • 顺时
  • 刺疟节度
  • 刺腹满数
  • 刺霍乱数
  • 刺痫惊数
  • 刺腋痈数
  • 病解
  • 久逆生病
  • 六腑生病
  • 五脏命分
  • 肠胃生病
  • 经输所疗
  • [附篇]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遗文 《校正内经太素杨注》后序
  •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遗文
  • 《校正内经太素杨注》后序
  • 脏腑应候
  • 脏腑气液
  • 卷第七(佚)
  • 卷第八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 经脉病解 阳明脉解
  • 经脉连环
  • 经脉病解
  • 阳明脉解
  • 卷第九经脉之二 经脉正别 脉行同异 经络别异 十五络脉 经脉皮部
  • 卷第二摄生之二(卷末缺)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
  • 经脉正别
  • 脉行同异
  • 经络别异
  • 十五络脉
  • 经脉皮部
  • 卷第十经脉之三 督脉 带脉 阴阳乔脉 任脉 冲脉 阴阳维脉 经脉标本 经脉根结
  • 督脉
  • 带脉
  • 阴阳乔脉
  • 任脉
  • 顺养
  • 冲脉
  • 阴阳维脉
  • 经脉标本
  • 经脉根结
  • 卷第十一输穴 本输 变输 腑病合输 气穴 气府 骨空
  • 本输
  • 变输
  • 腑病合输
  • 气穴
  • 气府
  • 六气
  • 骨空
  • 卷第十二营卫气 营卫气别 营卫气行 营五十周 卫五十周
  • 营卫气别
  • 营卫气行
  • 营五十周
  • 卫五十周
  • 卷第十三身度 经筋 骨度 肠度 脉度
  • 经筋
  • 骨度
  • 肠度
  • 九气
  • 脉度
  •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 四时脉形 真脏脉形 四时脉诊 人迎脉口诊
  • 四时脉形
  • 真脏脉形
  • 四时脉诊
  • 人迎脉口诊
  • 卷第十五诊候之二 色脉诊 色脉尺诊 尺诊 尺寸诊 五脏脉诊
  • 色脉诊
  • 色脉尺诊
  • 尺诊
  • 调食
  • 尺寸诊
  • 五脏脉诊
  •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 虚实脉诊 杂诊 脉论
  • 虚实脉诊
  • 杂诊
  • 脉论
  •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
  • 卷第十八(佚)
  • 卷第十九设方 知古今 知要道 知方地 知形志所宜 知祝由 知针石 知汤药 知官能
  • 知古今
  • 寿限
  • 知要道
  • 知方地
  • 知形志所宜
  • 知祝由
  • 知针石
  • 知汤药
  • 知官能
  • 卷第二十(佚)
  •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 九针要道 九针要解 诸原所生 九针所象
  • 九针要道
  • 卷第三阴阳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
  • 九针要解
  • 诸原所生
  • 九针所象
  • 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 刺法 九针所主 三刺 三变刺 五刺 五脏刺 五节刺 五邪刺 九刺 十二刺
  • 刺法
  • 九针所主
  • 三刺
  • 三变刺
  • 五刺
  • 五脏刺
  • 腑病合输

    平按:此篇见《灵枢》卷一第四《邪气脏腑病形篇》。自“五脏六腑之气”至“此胃脉也”,见《甲乙经》卷四第二下篇。自“大肠腑者”至“取三里”,见《甲乙经》卷九第七。自“小肠病者”至“取巨虚上廉”,见《甲乙经》卷九第八。自“三焦病者”至“取之委中央”,见《甲乙经》卷九第九。自“胆病者”至“阳陵泉”,见《甲乙经》卷九第五。自“刺此者必中气穴”至末,见《甲乙经》卷五第一下篇。惟自“大肠”以下,《甲乙经》文义虽同,编次前后小异。

    黄帝曰:余闻五脏六腑之气,荥输所入为合。今何道从入?入安连过?愿闻其故。

    问脏腑脉之荥输之合,行处至处也。

    平按:“输”《甲乙》作“俞”。“今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》均作“令”。“连过”《甲乙》作“从道”;无“愿闻其故”及下“岐伯答”七字。

    岐伯答曰:此阳脉之别入于内,属于腑者也。

    此言合者,取三阳之脉别属腑者称合,不取阴脉。以阳脉内属于腑,邪入先至于腑,后至于脏故也。

    黄帝曰:荥输与合,各有名乎?岐伯答曰:荥输治外经,合治内腑。

    五脏六腑,荥输未至于内,故但疗外经之病。此言合者,唯取阳经属内腑者,以疗内腑病也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》“外”下有“脏”字。

    黄帝曰:治内腑奈何?岐伯答曰:取之于合。黄帝曰:合各有名乎?岐伯答曰:胃合入于三里,

    胃气,循足阳明脉,合于三里,故胃有病,取之三里,疗胃腑也。

    平按:《灵枢》无“入”字。

    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,

    大肠之气,循胃足阳明脉,合巨虚上廉,故大肠有病,疗巨虚上廉也。

    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,

    小肠之气,循足阳明脉,合巨虚下廉,故小肠有病,疗巨虚下廉也。

    三焦合入于委阳,

    三焦之气,循足太阳合于委阳,故三焦有病,疗于委阳也。

    膀胱合入于委中,

    膀胱之气,循足太阳脉,下合委中,故膀胱有病,疗于委中也。

    平按:“中”下,《灵枢》、《甲乙》均有“央”字。

    胆合入于阳陵泉。

    胆气,循足少阳脉,下合阳陵泉,故胆有病,疗阳陵泉也。

    黄帝曰:取之奈何?答曰:取之三里者,低跗;取之巨虚者,举足;取之委阳者,屈伸而索之;委中者,屈而取之;阳陵泉者,正立竖膝,予之脐下,至委阳之阳取之;取诸外经者,揄伸而从之。

    以下取六合之输,疗内腑法也。正立则膝竖。揄,与朱反,引也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》“索”作“取”;“屈而取之”作“屈膝而取之”。《灵枢》“竖”上无“立”字;“伸”作“申”。

    黄帝曰:愿闻六腑之病。

    六腑与六输而合疗内腑之病,而未知腑病之形也。

    岐伯曰:面热者,足阳明病;

    以下言手足阳明病。面热,阳明脉起面,故足阳明病,面热为候也。

    鱼络血者,手阳明病;

    手阳明脉行于鱼后,故鱼络血见,手阳明病候也。

    两跗之上脉坚若陷者,足阳明病,此胃脉也。

    足阳明下足跗入大指间,故跗上脉紧若陷,足阳明病候。

    平按:《灵枢》“坚若”二字作“竖”。

    大肠病者,肠中切痛而鸣濯濯,冬日重感于寒则泄,当脐而痛,不能久立,与胃问候,取巨虚上廉。

    以下言六腑病形并取穴所在。当脐痛者,回肠,大肠也,大肠当脐,故病当脐痛也。与胃同候者,大肠之气,与胃足阳明合巨虚上廉,故同候之。濯,徒角反,肠中水声也。

    平按:“则泄”《灵枢》作“即泄”,《甲乙》无此二字。

    胃病者,腹□胀,胃管当心而痛,上支两胁,鬲咽不通,食饮不下,取之三里。

    胃管当心痛者,胃脉足阳明之正,上至髀,入于腹里,属胃散脾,上通于心,上循咽,其足阳明大络,循胫骨外廉,上络头,故胃管及当心而痛,上交于胁,鬲中并咽,并不得通也。

    平按:“胃管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》作“胃脘”。“上支①”《灵枢》作“上肢”,《甲乙》作“上榰”。“鬲”《灵枢》作“膈”。

    ①“支”,萧本误作“交”。今据经文改。

    小肠病者,少腹痛,腰脊控尻而痛,时窘之后,

    小肠当少腹附脊,左环叶积,故少腹腰脊控尻而痛,时急之□②大便之处也。

    平按:“少腹”《灵枢》作“小腹”。“控尻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》作“控睾”。注“左环”,“左”字袁刻误作“空”。

    ②“□”,人卫本注曰:疑当在“急之”之前。

    当耳前热,若寒甚,若独眉上热甚,

    小肠手太阳,上□至目兑眦,却入耳中,故小肠病,循此寒及热也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》“耳”上无“当”字。“眉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》作“肩”。

    及手小指、次指之间热,若脉陷者,此其候手太阳也,取巨虚下廉。

    手太阳脉出行之处,故此处热、脉陷以为候也。

    平按:《灵枢》“太阳”下有“病”字。

    三焦病者,腹气满,少腹尤坚,不得小便,窘急,

    尤,甚也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》“腹”下有“胀”字;“尤坚”作“尤甚坚”。

    溢则为水,留则为胀,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,络在太阳、少阳之间,亦见于脉,取之委阳。

    下焦溢则为水也。太阳、少阳之间,三焦下输委阳也。

    平按:《灵枢》“水”上无“为”字;“留则”作“留即”。“委阳”《甲乙》作“委中”。

    膀胱病,少腹偏肿而痛,以手按之,则欲小便而不得,

    偏肿者,大腹不肿也,此腑病也。

    平按:“则欲”《灵枢》作“即欲”。

    肩上热若脉陷,及足小指外侧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,取之委中央。

    膀胱足太阳脉,起目内眦,上额下项,循胫踝后至足小指外侧,故膀胱病,循脉行处热及脉陷以为候也。

    平按:“肩上”《甲乙》作“眉上”,注云:“一本作肩。”《灵枢》“外侧”作“外廉”。“取之委中央”《甲乙经》作“取委中”。

    胆病者,善太息,

    胆病则魂神不畅,故好太息也。

    口苦,欧宿汁,

    胆热溢水精,故口苦欧宿胆汁。

    平按:“汁”《甲乙》作“水”。

    心下澹澹恐,如人将捕之,

    胆病心动怖畏,故如人将捕也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》“恐”上有“善”字。《灵枢》无“如”字。

    嗌中吤吤然数唾,候在足少阳之本末,

    吤吤,谓阂,咽嗌之中如有物阂也,居薤反。足少阳本在窍阴之间,标在窗笼,即本末也。

    平按:“数唾”《甲乙》作“数咳唾”。《灵枢》“唾”下无“候”字。

    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,其寒热也,取之阳陵泉。

    脉陷下者寒,故灸之也。寒热取阳陵泉,通行针灸也。

    黄帝曰:刺之有道乎?岐伯曰:刺此者,必中气穴,毋中肉节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,中肉节则肉肤痛,

    以下行针法也。中于肉者,不著分肉之间,中于节者,不针骨穴之内,皆不游巷也。巷,谓街巷,空穴之处也。

    平按:“游”《灵枢》作“染”,注云:“一作游。”“肉肤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》作“皮肤”。

    补泻反则病益笃,

    虚而泻之,实而补之,故曰反也。

    中筋则筋缓,

    中筋不中其痛,则筋伤无力,故缓也。

    邪气不出,与真气相薄,乱而不去,反还内著,用针不审,以顺为逆。黄帝曰:善。

    若中肉节及中于筋,不当空穴,邪气不出,与真气相薄,正邪相乱,更为内病也,以其用针不审,乖理故也。

    平按:“与真气相薄”《灵枢》作“与其真相搏”,《甲乙》作“与

    真相薄”。注“内病”,袁刻误作“内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