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 > 真邪补泻
  • 前言
  • 阴阳大论
  • 五节刺
  • 五邪刺
  • 九刺
  • 十二刺
  •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 量缪刺 量气刺 量顺刺 疽痈逆顺刺 量络刺 杂刺
  • 量缪刺
  • 量气刺
  • 量顺刺
  • 疽痈逆顺刺
  • 量络刺
  • 调阴阳
  • 杂刺
  • 卷第二十四补泻 天忌 本神论 真邪补泻 虚实补泻 虚实所生
  • 天忌
  • 本神论
  • 真邪补泻
  • 虚实补泻
  • 虚实所生
  • 卷第二十五伤寒 热病决 热病说 五脏热病 五脏痿 疟解 三疟 十二疟
  • 热病决
  • 热病说
  • 阴阳杂说
  • 五脏热病
  • 五脏痿
  • 疟解
  • 三疟
  • 十二疟
  • 卷第二十六寒热 寒热厥 经脉厥 寒热相移 厥头痛 厥心痛 寒热杂说 痈疽 虫痈 寒热瘰疬 灸寒热法
  • 寒热厥
  • 经脉厥
  • 寒热相移
  • 厥头痛
  • 卷第四(佚)
  • 厥心痛
  • 寒热杂说
  • 痈疽
  • 虫痈
  • 寒热瘰疬
  • 灸寒热法
  • 卷第二十七邪论 七邪 十二邪 邪客 邪中 邪传
  • 七邪
  • 十二邪
  • 邪客
  • 卷第五(卷首缺) 人合 阴阳合 四海合 十二水
  • 邪中
  • 邪传
  • 卷第二十八风 诸风数类 诸风状论 诸风杂论 九宫八风 三虚三实 八正风候 痹论
  • 诸风数类
  • 诸风状论
  • 诸风杂论
  • 九宫八风
  • 三虚三实
  • 八正风候
  • 痹论
  • 人合
  • 卷第二十九气论 三气 津液 水论 胀论 风水论 咳论
  • 三气
  • 津液
  • 水论
  • 胀论
  • 风水论
  • 咳论
  • 卷第三十杂病 重身病 温暑病 四时之变 息积病 伏梁病 热痛 脾瘅消渴 胆瘅 头齿痛 颌痛 项痛 喉痹嗌干 目痛 耳聋 衄血 喜怒 疹筋 血枯 热烦 身寒 肉烁 卧息喘逆 少气 气逆满 疗哕 腰痛 髀疾 膝痛 痿厥 泄 如蛊如妲病 癫疾 惊狂 厥逆 厥死 阳厥 风逆 风痓 酒风 经解 身度 经络虚实 禁极虚 顺时 刺疟节度 刺腹满数 刺霍乱数 刺痫惊数 刺腋痈数 病解 久逆生病 六腑生病 肠胃生病 经输所疗
  • 重身病
  • 温暑病
  • 阴阳合
  • 四时之变
  • 息积病
  • 伏梁病
  • 热痛
  • 脾瘅消渴
  • 胆瘅
  • 头齿痛
  • 颌痛
  • 项痛
  • 喉痹嗌干
  • 四海合
  • 目痛
  • 耳聋
  • 衄血
  • 喜怒
  • 疹筋
  • 血枯
  • 热烦
  • 身寒
  • 肉烁
  • 卧息喘逆
  • 十二水
  • 少气
  • 气逆满
  • 疗哕
  • 腰痛
  • 髀疾
  • 膝痛
  • 痿厥
  • 如蛊如妲病
  • 癫疾
  • 卷第六(卷首缺) 脏腑之一 五脏命分 脏腑应候 脏腑气液
  • 惊狂
  • 厥逆
  • 厥死
  • 阳厥
  • 风逆
  • 风痓
  • 酒风
  • 经解
  • 身度
  • 经络虚实
  • 卷第一摄生之一(佚)
  • 脏腑之一
  • 禁极虚
  • 顺时
  • 刺疟节度
  • 刺腹满数
  • 刺霍乱数
  • 刺痫惊数
  • 刺腋痈数
  • 病解
  • 久逆生病
  • 六腑生病
  • 五脏命分
  • 肠胃生病
  • 经输所疗
  • [附篇]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遗文 《校正内经太素杨注》后序
  •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遗文
  • 《校正内经太素杨注》后序
  • 脏腑应候
  • 脏腑气液
  • 卷第七(佚)
  • 卷第八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 经脉病解 阳明脉解
  • 经脉连环
  • 经脉病解
  • 阳明脉解
  • 卷第九经脉之二 经脉正别 脉行同异 经络别异 十五络脉 经脉皮部
  • 卷第二摄生之二(卷末缺)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
  • 经脉正别
  • 脉行同异
  • 经络别异
  • 十五络脉
  • 经脉皮部
  • 卷第十经脉之三 督脉 带脉 阴阳乔脉 任脉 冲脉 阴阳维脉 经脉标本 经脉根结
  • 督脉
  • 带脉
  • 阴阳乔脉
  • 任脉
  • 顺养
  • 冲脉
  • 阴阳维脉
  • 经脉标本
  • 经脉根结
  • 卷第十一输穴 本输 变输 腑病合输 气穴 气府 骨空
  • 本输
  • 变输
  • 腑病合输
  • 气穴
  • 气府
  • 六气
  • 骨空
  • 卷第十二营卫气 营卫气别 营卫气行 营五十周 卫五十周
  • 营卫气别
  • 营卫气行
  • 营五十周
  • 卫五十周
  • 卷第十三身度 经筋 骨度 肠度 脉度
  • 经筋
  • 骨度
  • 肠度
  • 九气
  • 脉度
  •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 四时脉形 真脏脉形 四时脉诊 人迎脉口诊
  • 四时脉形
  • 真脏脉形
  • 四时脉诊
  • 人迎脉口诊
  • 卷第十五诊候之二 色脉诊 色脉尺诊 尺诊 尺寸诊 五脏脉诊
  • 色脉诊
  • 色脉尺诊
  • 尺诊
  • 调食
  • 尺寸诊
  • 五脏脉诊
  •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 虚实脉诊 杂诊 脉论
  • 虚实脉诊
  • 杂诊
  • 脉论
  •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
  • 卷第十八(佚)
  • 卷第十九设方 知古今 知要道 知方地 知形志所宜 知祝由 知针石 知汤药 知官能
  • 知古今
  • 寿限
  • 知要道
  • 知方地
  • 知形志所宜
  • 知祝由
  • 知针石
  • 知汤药
  • 知官能
  • 卷第二十(佚)
  •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 九针要道 九针要解 诸原所生 九针所象
  • 九针要道
  • 卷第三阴阳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
  • 九针要解
  • 诸原所生
  • 九针所象
  • 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 刺法 九针所主 三刺 三变刺 五刺 五脏刺 五节刺 五邪刺 九刺 十二刺
  • 刺法
  • 九针所主
  • 三刺
  • 三变刺
  • 五刺
  • 五脏刺
  • 真邪补泻

    平按:此篇自篇首至末,见《素问》卷八第二十七《离合真邪论篇》,又见《甲乙经》卷十第二上篇。

    黄帝问于岐伯曰:余闻《九针》九篇,夫子乃因而九之,九九八十一篇,余尽以通其意矣。

    八十一篇者,此经之类,所知之书篇数也。

    经言气之盛衰,左右倾移,以上调下,以左调右,有余不足,补泻于荥输,余皆以知之矣。

    以前所知,书中义也。

    平按:《素问》无“皆以”二字。

    此皆营卫之气倾移,虚实之所生也,非邪气之从外入于经也。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,其病人何如?取之奈何?

    言前八十一篇所说之义,与余请异者,经所说唯道十二经脉,营卫二气,自相倾移,虚实所生,不言外邪入经为病,故今请之。

    平按:“营卫之气倾移”《素问》作“营卫之倾移”,《甲乙》无此一段。“邪气之在经也”,《甲乙》无“气”字。

    岐伯对曰:夫圣人之起度数也,必应天地,

    起于人身法度,以应天地也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》无此一段。

    故天有宿度,地有经水,人有经脉。天地和温,则经水安静;天寒地冻,则经水涘泣;天暑地热,则经水沸;卒风暴起,则经水波涌而陇起。

    言天地阴阳气之度数也。

    平按: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“涘泣”作“凝泣”;“沸”下有“溢”字。“波涌”《甲乙》作“波举”。

    夫邪之入于脉也,寒则血涘泣,暑则气血淖泽,

    言人之身,应寒暑度数。

    平按:“涘泣”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作“凝泣”。“气血淖泽”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无“血”字。

    虚邪因而入客也,亦如经水之得风也,

    因暑之时,腠理开发,邪得入也。邪入脉变,如风动水也。

    经之动脉,其至也亦时陇起,

    十二经之动脉,至于动处动也。邪气至时,亦皆有波陇。皮陇者,邪气动正气。

    其行于脉中,循循然輑,

    牛忿反。輑,车前横木,循车行也。邪循脉行曰輑。有本作“轺”,非也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》无“其行”二字。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无“輑”字,王注云:“循循,一为輴輴。”

    其至寸口也,时大时小,大则邪至,小则平,

    邪气循营气至于寸口,故太阴脉大。无邪则太阴脉平和,故曰小也。

    平按:“寸口”下,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有“中手”二字。

    其行无常处,在阴与阳,不可为度,

    尺脉为阴,寸口为阳,今邪入变乱难知,故不可为度也。

    循而察之,三部九候,卒然逢之,蚤遏其路,吸则内针,无令气忤,

    审察循三部九候,于九候之中卒然逢之,知病处所,即于可刺之穴,以指按之令得遏,因病人吸气内针,无令邪气能逆忤之也。

    平按:“循”《素问》作“从”。

    静以久留,无令邪布,吸则转针,以得气为故,候呼引针,呼尽乃去,大气皆出,故命曰泻。

    静留针于穴中持之,勿令邪气散布余处。因病人吸气转针,待邪气至数皆已,徐引出针,邪之大气皆尽,因名为泻也。

    黄帝曰:不足者补之奈何?岐伯曰:必先扪而循之,

    先上下扪摸,知病之所在。一。

    切而散之,

    以指端切,令邪不聚。二。

    推而按之,

    推而令动,以手坚按。三。

    弹而怒之,

    以指弹之,使其瞋起。四也。

    搔而下之,

    以手搔摩,令其瞋气得下。一曰掐,徒劳反。弹已掐令下之。五也。

    平按: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“搔”作“抓”。

    通而取之,

    切按搔而气得通已,然后取之。六也。

    平按:“取”《甲乙》作“散”。

    外引其门,以闭其神,

    疾出针已,引皮闭门,使神气不出。神气,正气。七也。针之先后,有此七法。

    呼尽内针,

    一呼一内,故曰呼尽内针,至分寸处也。

    静以久留,以气至为故,如待所贵,不知日莫,

    伺气如待情之所贵之者,以得为期。

    平按:“莫”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作“暮”。

    其气以至,适人自护,

    其正气已至,适人自当爱护,勿令泄也。

    平按:“适人”《素问》作“适而”,《甲乙》作“适以”。

    候吸引针,气不得出,各在其处,推阖其门,令神气存,故名曰补。

    候病人吸气,疾引其针,即不得使正气泄,令各在其所虚之处,速闭其门,因名曰补。泻必吸入呼出,欲泻其邪气也;补必呼入吸出,欲闭其正气不令出也。

    平按:“神气”《甲乙》作“真气”,注云:“《素问》作神气。”“故命”上,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有“大气留止”四字。

    黄帝问于岐伯曰:候气奈何?岐伯曰:夫邪气去络入于经也,舍于血脉中,其寒温未和,如涌波之起也,时来时去,故不常在。故曰方其来也,必按而止之,止而取之,无逢其冲而泻之。

    外邪入身,先至皮毛络中,留而不泄,出络入经。其入经也,与经中血气共合,邪之寒温,未与正气相得,遂波涌而起,去来不常居也。故候逢之,按使止而不动,然后以针刺之,不得刺其盛冲,泻法比之不击逢逢之陈。

    平按: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“夫邪气去络”,无“气”字;“合于血脉中”作“舍于血脉之中”;“寒温未和”作“寒温未相得”。《甲乙》“无逢其冲”作“无迎其冲”。

    真气者经气,经气大虚,故曰其来不可逢,此之谓也。

    经气者,谓十二经脉正气者也。正气大虚,与邪俱至,宜按取邪气刺之,不可逢而刺也。

    平按:“其来”《甲乙》作“其气”,注云:“《素问》作其来。”

    故曰候邪不审,大气已过,泻之则真气脱,脱则不复,邪气复至,而病益蓄,故曰其往不可追,此之谓也。

    候邪大气不审,按之不著,刺之则脱真气,邪气更至,病亦蓄聚,故曰邪气往而不可追也。

    平按:“邪气复至”,《甲乙》“复”作“益”。

    不可挂以发者,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,若先若后者,血气已尽,其病不下,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,不知其可取如扣锥,故曰知机之道,不可挂以发,不知机者,扣之不发,此之谓也。

    以毛发挂机,发速而往,言气至智者发针亦尔,不失时也。

    平按:“血气已尽”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同,《素问》新校正云:“全元起本作血气已虚,尽当作虚。”“不下”《素问》

    作“不可下”。又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“不知其可取”作“不知其取”。注“发针”,袁刻误作“髮针”。

    黄帝问曰:补泻奈何?岐伯曰:此攻邪也,疾出以去盛血,而复其真气,

    虚亦是邪,故补亦称攻也。泻热之法,不可久留,疾出其针,去其盛血,复其真气也。

    平按:“攻邪”,袁刻误作“政邪”。

    此邪新客,未有定处,推之则前,引之则止,温血也,刺出其血,其病立已。黄帝曰:善。

    定处,积为疾也。温,热也。邪之新入,未有定处,有热血,刺去痛愈。

    平按:《素问》“新邪”下有“溶溶”二字;“则止”下有“逆而刺之”四字;“其痛”作“其病”。自上文“黄帝问曰:补泻奈何”至“黄帝曰:善”,《甲乙》无此一段。

    黄帝问于岐伯曰:真邪以合,波陇不起,候之奈何?

    前言真邪未合,有波陇起。未知真邪已起,其气何如也。

    平按:注“已起”,据经文“已”应作“不”。

    岐伯曰: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,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,审其病脏以期之。

    察其左右,谓察三部九候左右两箱,头及手足上下,其脉有相失及相减,以之审于五

    脏之病,与之死生之期也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》无“察其左右”至“以期之”十九字。

    不知三部者,阴阳不别,天地不分。

    不知天为阳也,地为阴也,人为阴阳也,故曰不别气也。不分者,不分形也。

    天以候天,地以候地,人以候人,调之中府,以定三部。

    足厥阴天,足少阴地,足太阴人,以候肝、肾、脾胃三种地也。手太阴天,手阳明地,手少阴人,以候肺、胸、心三种人也。两额动脉之天,两颊动脉之地,耳前动脉之人,以候头角、口齿、耳目三种天也。中府,五脏也。欲调五脏之气,取定天地人三部九候也。

    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,虽有大过,且至工不能得禁也,诛罚无罪,命曰大惑,

    病脉之处,即是九候经络邪之居脉,以不知病脉,则虽有死过之粗,至工之医永不能禁也。诛罚生人,不知无过,称曰大惑。不知三部九候大惑,罪有六种也。

    平按:“不能得禁”《素问》无“得”字,《甲乙》无“能”字。“无罪”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作“无过”。

    反乱大经,真不可复,

    乱经损真,罪之一也。

    用实为虚,以邪为真,

    妄解虚实,罪之二也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》“真”作“正”,注云:“《素问》作真。”

    用针无义,反为气贼,夺人正气,

    义,理也。用针不知正理,反为气贼,伤人正气,罪之三也。

    以顺为逆,营卫散乱,

    针道为顺,错行为逆,妄刺营卫,故令其乱,罪之四也。

    平按:《素问》“顺”作“从”。

    真气已失,邪独内著,

    亡正得邪,罪之五也。

    绝人长命,予人天殃。故不知三部九候,不能长久。

    针杀生人,罪之六。绝人长命又有三:不知三部九候,所以绝人长命,一也。

    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,

    不知以身命合四时五行,绝人长命,二也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》“因”作“固”,注云:“《素问》作因。”

    因加相胜,释邪攻正,故绝人长命矣。

    愚医不知年加之禁,反妄攻正气,故绝人长命,三也。长命者,尽寿也。

    邪新客来也,未有定处,推之则前,引之则止,逢而泻之,其病立已。

    言知三部九候,取之必效。

    平按:《素问》、《甲乙》“邪”下有“之”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