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 > 经络别异
  • 前言
  • 阴阳大论
  • 五节刺
  • 五邪刺
  • 九刺
  • 十二刺
  •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 量缪刺 量气刺 量顺刺 疽痈逆顺刺 量络刺 杂刺
  • 量缪刺
  • 量气刺
  • 量顺刺
  • 疽痈逆顺刺
  • 量络刺
  • 调阴阳
  • 杂刺
  • 卷第二十四补泻 天忌 本神论 真邪补泻 虚实补泻 虚实所生
  • 天忌
  • 本神论
  • 真邪补泻
  • 虚实补泻
  • 虚实所生
  • 卷第二十五伤寒 热病决 热病说 五脏热病 五脏痿 疟解 三疟 十二疟
  • 热病决
  • 热病说
  • 阴阳杂说
  • 五脏热病
  • 五脏痿
  • 疟解
  • 三疟
  • 十二疟
  • 卷第二十六寒热 寒热厥 经脉厥 寒热相移 厥头痛 厥心痛 寒热杂说 痈疽 虫痈 寒热瘰疬 灸寒热法
  • 寒热厥
  • 经脉厥
  • 寒热相移
  • 厥头痛
  • 卷第四(佚)
  • 厥心痛
  • 寒热杂说
  • 痈疽
  • 虫痈
  • 寒热瘰疬
  • 灸寒热法
  • 卷第二十七邪论 七邪 十二邪 邪客 邪中 邪传
  • 七邪
  • 十二邪
  • 邪客
  • 卷第五(卷首缺) 人合 阴阳合 四海合 十二水
  • 邪中
  • 邪传
  • 卷第二十八风 诸风数类 诸风状论 诸风杂论 九宫八风 三虚三实 八正风候 痹论
  • 诸风数类
  • 诸风状论
  • 诸风杂论
  • 九宫八风
  • 三虚三实
  • 八正风候
  • 痹论
  • 人合
  • 卷第二十九气论 三气 津液 水论 胀论 风水论 咳论
  • 三气
  • 津液
  • 水论
  • 胀论
  • 风水论
  • 咳论
  • 卷第三十杂病 重身病 温暑病 四时之变 息积病 伏梁病 热痛 脾瘅消渴 胆瘅 头齿痛 颌痛 项痛 喉痹嗌干 目痛 耳聋 衄血 喜怒 疹筋 血枯 热烦 身寒 肉烁 卧息喘逆 少气 气逆满 疗哕 腰痛 髀疾 膝痛 痿厥 泄 如蛊如妲病 癫疾 惊狂 厥逆 厥死 阳厥 风逆 风痓 酒风 经解 身度 经络虚实 禁极虚 顺时 刺疟节度 刺腹满数 刺霍乱数 刺痫惊数 刺腋痈数 病解 久逆生病 六腑生病 肠胃生病 经输所疗
  • 重身病
  • 温暑病
  • 阴阳合
  • 四时之变
  • 息积病
  • 伏梁病
  • 热痛
  • 脾瘅消渴
  • 胆瘅
  • 头齿痛
  • 颌痛
  • 项痛
  • 喉痹嗌干
  • 四海合
  • 目痛
  • 耳聋
  • 衄血
  • 喜怒
  • 疹筋
  • 血枯
  • 热烦
  • 身寒
  • 肉烁
  • 卧息喘逆
  • 十二水
  • 少气
  • 气逆满
  • 疗哕
  • 腰痛
  • 髀疾
  • 膝痛
  • 痿厥
  • 如蛊如妲病
  • 癫疾
  • 卷第六(卷首缺) 脏腑之一 五脏命分 脏腑应候 脏腑气液
  • 惊狂
  • 厥逆
  • 厥死
  • 阳厥
  • 风逆
  • 风痓
  • 酒风
  • 经解
  • 身度
  • 经络虚实
  • 卷第一摄生之一(佚)
  • 脏腑之一
  • 禁极虚
  • 顺时
  • 刺疟节度
  • 刺腹满数
  • 刺霍乱数
  • 刺痫惊数
  • 刺腋痈数
  • 病解
  • 久逆生病
  • 六腑生病
  • 五脏命分
  • 肠胃生病
  • 经输所疗
  • [附篇]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遗文 《校正内经太素杨注》后序
  • 《黄帝内经太素》遗文
  • 《校正内经太素杨注》后序
  • 脏腑应候
  • 脏腑气液
  • 卷第七(佚)
  • 卷第八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 经脉病解 阳明脉解
  • 经脉连环
  • 经脉病解
  • 阳明脉解
  • 卷第九经脉之二 经脉正别 脉行同异 经络别异 十五络脉 经脉皮部
  • 卷第二摄生之二(卷末缺)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
  • 经脉正别
  • 脉行同异
  • 经络别异
  • 十五络脉
  • 经脉皮部
  • 卷第十经脉之三 督脉 带脉 阴阳乔脉 任脉 冲脉 阴阳维脉 经脉标本 经脉根结
  • 督脉
  • 带脉
  • 阴阳乔脉
  • 任脉
  • 顺养
  • 冲脉
  • 阴阳维脉
  • 经脉标本
  • 经脉根结
  • 卷第十一输穴 本输 变输 腑病合输 气穴 气府 骨空
  • 本输
  • 变输
  • 腑病合输
  • 气穴
  • 气府
  • 六气
  • 骨空
  • 卷第十二营卫气 营卫气别 营卫气行 营五十周 卫五十周
  • 营卫气别
  • 营卫气行
  • 营五十周
  • 卫五十周
  • 卷第十三身度 经筋 骨度 肠度 脉度
  • 经筋
  • 骨度
  • 肠度
  • 九气
  • 脉度
  • 卷第十四诊候之一 四时脉形 真脏脉形 四时脉诊 人迎脉口诊
  • 四时脉形
  • 真脏脉形
  • 四时脉诊
  • 人迎脉口诊
  • 卷第十五诊候之二 色脉诊 色脉尺诊 尺诊 尺寸诊 五脏脉诊
  • 色脉诊
  • 色脉尺诊
  • 尺诊
  • 调食
  • 尺寸诊
  • 五脏脉诊
  • 卷第十六诊候之三 虚实脉诊 杂诊 脉论
  • 虚实脉诊
  • 杂诊
  • 脉论
  • 卷第十七证候之一
  • 卷第十八(佚)
  • 卷第十九设方 知古今 知要道 知方地 知形志所宜 知祝由 知针石 知汤药 知官能
  • 知古今
  • 寿限
  • 知要道
  • 知方地
  • 知形志所宜
  • 知祝由
  • 知针石
  • 知汤药
  • 知官能
  • 卷第二十(佚)
  • 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 九针要道 九针要解 诸原所生 九针所象
  • 九针要道
  • 卷第三阴阳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
  • 九针要解
  • 诸原所生
  • 九针所象
  • 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 刺法 九针所主 三刺 三变刺 五刺 五脏刺 五节刺 五邪刺 九刺 十二刺
  • 刺法
  • 九针所主
  • 三刺
  • 三变刺
  • 五刺
  • 五脏刺
  • 经络别异

    平按:此篇见《灵枢》卷三第十《经脉篇》,又见《甲乙经》卷二第一下篇。

    黄帝曰:经脉十二经脉者,伏行分肉之间,深而不见,其常见者,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,毋所隐故见也。诸脉之浮而常见者,皆络脉也。

    十二经脉及诸络脉:其不见者,谓十一经也;其可见者,谓足太阴经,上行至于踝上,以其皮薄故见也;诸余络脉,皆见者也。

    平按:“足太阴”下,《甲乙经》有“脉”字。“内踝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均作“外踝”,正统本《甲乙经》作“内踝”。查阴脉行内,阳脉行外,足太阴为阴脉,应行内踝。再检本书“脾足太阴之脉,上内踝前廉”,杨注云:“十二经脉,皆行筋肉骨间;唯此足太阴经,上于内踝薄肉之处,脉得见者也。”与此处正相发明。作“外踝”者,恐误。

    六经络手阳明、少阳之大络也,起于五指间,上合肘中。

    六阳络中:手阳明络,肺腑之络也;手少阳络,三焦之络也。手阳明大肠之经,起大指、次指之间,即大指、次指及中指内间,手阳明络起也。手少阳经,直小指、次指间,即小指、次指及中指外间,手少阳脉起也。故二脉络起五指间也。

    平按:“少阳”《甲乙经》作“少阴”。注“手少阳”,“手”字袁刻脱。

    饮酒者,卫气先行皮肤,先充络脉,络脉先盛,故卫气已平,营气乃满,而经脉大盛也。

    酒是熟谷之液,入胃先行皮肤,故卫气盛。卫气注入脉中故平,营气满也。营气满于

    所入之经,则所入经,脉络大盛动也。

    平按:“故卫气已平”《甲乙经》作“则卫气以平”。

    脉之卒然动者,皆邪气居之,留于本末,

    十二经脉有卒然动者,皆是营卫之气将邪气入此脉中,故此脉动也。本末,即是此经本末也。络脉将邪入于卫气,卫气将邪入于此脉本末之中,留而不出,故为动也。酒即邪也。

    不动则热,

    若邪在脉中,盛而不动,则当邪居处,蒸而热也。

    不坚则陷且空,不与众同,是以知其何脉之病。

    当邪居处,热邪盛也,必为坚鞕。若寒邪盛多,脉陷肉空,与平人不同。以此候之,知十二经中何经之病。

    平按:“病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作“动也”二字。注“必为坚鞕”,“鞕”字右旁有“五孟反”三字小注,袁刻作“必为坚,坚,孟鞭反”,与原钞不合。

    雷公曰: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耶?黄帝曰:经脉者常不可见,其虚实也,以气口知之,脉之见者皆络脉也。

    经脉不见,若候其虚实,当诊寸口可知之也。络脉横居,五色可见,即目观之,以知虚实也。

    雷公曰:细子无以明其然。

    细子,谦称也。经脉诊气口可知虚实,犹未明其络脉见之然也。

    黄帝曰: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,必行绝而道出,入复合于皮中,其会皆见于外。

    大节,谓四肢十二大节等也。凡络脉之行,至大节间止,缘于络道出节至外,入于皮中,与余络合,见于皮。绝,止也。

    平按:自“雷公曰”至“黄帝曰”,《甲乙经》无此十三字。“而道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作“道而”。

    故诸刺络脉者,必刺其结上,甚血者虽毋结,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,留之发为痹。

    此言疗络所在也。结,谓聚也。邪客于络,有血聚年,可刺去之。虽无聚处,观于络脉血盛之处,即有邪居,可刺去之,恐其邪气停留,发主痹病也。

    平按:“诸刺”,道藏本《灵枢》作“刺诸”。《甲乙经》“虽毋结”作“虽无血结”。

    凡诊络脉,脉色青则寒且痛,赤则有热。胃中寒,手鱼之络多青矣;胃中有热,鱼络亦赤;鱼黑者,留久痹也;其有赤有青有黑者,寒热;

    此言诊络虚实法也。络色有三,青、赤、黑也。但青有寒,但赤有热,但黑有痹,三色具者即有寒热也。色之候者,青、赤二色候胃中也。皆候鱼络胃者,手阳明脉与太阴合,太阴之脉循胃口至鱼,故候太阴之络,知胃寒热。胃中有痹,亦可候鱼,若邪客处久留成痹,即便诊之。

    平按:《甲乙经》“胃中寒”作“胃中有寒”。“鱼络亦赤”《灵枢》作“鱼际络赤”,《甲乙经》作“则鱼际之络赤”。“鱼黑者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均作“其暴黑者”。“寒热”下,《灵枢》有“气也”二字。

    其青而短小者,少气也。

    青色主寒,而短小者,即寒气少也。

    平按:《灵枢》无“而小”二字。

    凡刺寒热者,皆多血络,必间日而一取之,血尽而止,乃调其虚实。

    此言刺络脉法也。寒热,胃中寒热也,以胃气故青赤,络脉血乃多者也。欲为多日刺之,故间日取,得平乃止也。

    其小而短者少气,甚泻之则悗,悗甚则仆、不得言,悗则急坐之。

    阴络小而短者,则阴气少,故甚泻□踣倒;坐而屈之即脉满,故醒而能言也。亦可阴阳络皆短小,即二气俱少,泻之仆也。仆,踣也。

    平按:两“甚”字,原钞本均作“其”,谨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作“甚”。“悗”《灵枢》、《甲乙经》均作“闷”。注“踣”上,原缺一字,袁刻作“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