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育婴家秘》 > 治鼻
  • [明]万密,姚昌绶校注。
  • 浴儿法
  • 断脐法
  • 嗜儿法
  • 刮泡法
  • 通便法
  • 贴囟法
  • 牛黄法
  • 鞠养以防其疾四
  • 辨小儿寿夭
  • 辨小儿形色
  • 幼科发微赋
  • 辨小儿脉息
  • 辨小儿脉证治
  • 五脏证治总论 肝脏证治 心脏证治 脾脏证治 肺脏证治 肾脏证治
  • 肝脏证治
  • 心脏证治
  • 脾脏证治
  • 肺脏证治
  • 肾脏证治
  • 卷之二 胎疾 脐风证治 变蒸证治 急慢惊风 惊风总论 搐后余症 痫 惊风诸证
  • 胎疾
  • 卷之一 十三科 预养以培其元一 胎养以保其真二 蓐养以防其变三 回气捷法 拭口时法 浴儿法 断脐法 嗜儿法 刮泡法 通便法 贴囟法 牛黄法 鞠养以防其疾四 辨小儿寿夭 辨小儿形色 辨小儿脉息 辨小儿脉证治 五脏证治总论 肝脏证治 心脏证治 脾脏证治 肺脏证治 肾脏证治
  • 脐风证治
  • 变蒸证治
  • 急慢惊风
  • 惊风总论
  • 搐后余症
  • 惊风诸证
  • 卷之三 冶诸热证 调理脾胃 感冒四气 中湿 咳嗽喘各色证治 喘 诸疳 霍乱 呕吐 伤食证治 积聚证治 泄泻证治 痢疾证治
  • 冶诸热证 调理脾胃 感冒四气 中湿
  • 调理脾胃
  • 十三科 预养以培其元一 胎养以保其真二 蓐养以防其变三 回气捷法 拭口时法 浴儿法 断脐法 嗜儿法 刮泡法 通便法 贴囟法 牛黄法 鞠养以防其疾四
  • 感冒四气
  • 中湿
  • 咳嗽喘各色证治 喘 诸疳 霍乱 呕吐
  • 诸疳
  • 霍乱
  • 呕吐
  • 伤食证治
  • 积聚证治
  • 泄泻证治
  • 预养以培其元一
  • 痢疾证治
  • 卷之四 疟疾 肿病证治 腹胀 黄疸 腹痛 癖病 虫痛 癫疝 啼哭 夜啼 惊啼 诸汗 大小便病 治小便 治大便 小儿目病 治鼻 头病 面部
  • 疟疾
  • 肿病证治 腹胀 黄疸 腹痛
  • 腹胀
  • 黄疸
  • 腹痛
  • 癖病
  • 虫痛
  • 癫疝
  • 胎养以保其真二
  • 啼哭 夜啼 惊啼
  • 夜啼
  • 惊啼
  • 诸汗
  • 大小便病 治小便 治大便
  • 治小便
  • 治大便
  • 小儿目病
  • 治鼻
  • 头病
  • 蓐养以防其变三 回气捷法 拭口时法 浴儿法 断脐法 嗜儿法 刮泡法 通便法 贴囟法 牛黄法
  • 面部
  • 附录医案
  • 回气捷法
  • 拭口时法
  • 治鼻

    鼻中相通呼吸门,唇依牙齿齿依唇,

    耳司采听当嫌塞,舌主声音似锋铃。

    肺为气之主,通窍于鼻。鼻,清气出入之道路也。小儿禀受胎气充实者,三关九窍,五脏六脏,内外呼吸,内外贯通而荣卫行焉。苦外感风寒,内伤元气,伤乳食,则清浊不分,泥丸相乱,诸症叠起矣。

    鼻衄者,血与气相随而行。若脏腑积热,乘于气血,则热气逼血而妄行,自鼻孔出,谓之衄血,宜东垣凉膈散加生地黄、阿胶(炒)、黄连、茅花主之;不止者,宜服鸡苏丸,效。

    鸡苏丸:治鼻热,胸中郁热,衄血不止。

    鸡苏叶,八分。即薄荷叶,蒲黄(炒),一两。麦冬,二钱。阿胶(炒),一钱。甘草,七分半。人参,黄芪,各五分。木香,柴胡,生地黄,各一钱。

    炼蜜丸,如小豆大①,每一丸,食后,茅花汤下。

    又方:山栀和壳烧存性,油发灰研匀吹人鼻。

    :槐花半生半熟,末,吹鼻。

    :人中白成块者,烧去秽气.为末,入油发灰、麝少许,吹入鼻。

    :生萝卜捣汁,或生藕汁,仰头滴入鼻中。或血妄行,取汁饮之,效。

    :用大蒜煨香研烂,涂脚底。鼻中有蒜气,即去之。

    用上方法不止,以白纸一张,作八摺,冷水湿纸,放头顶中,以熨斗熨至一重或二重纸干立止。此数方救急之要法也。

    鼻流清涕者,热则津液流;鼻塞不通者,冷则收闭也。鼻流清涕,其症有二:或外因伤风得之,喷嚏流清涕。风属阳,其病为热,直东垣凉膈散加防风、芥穗主之;内因脑热,鼻流浊涕不止,名曰鼻渊。久而不已,必衄血,凉膈散加羌活。川芎、白芷主之。

    又方,苍耳散

    辛夷仁,半两。苍耳子(炒),三钱半,白芷一两。薄荷叶,三分。

    末,茶清调服。

    有因胃中食积,热痰流注者,当清食积,用:

    南星(炮),半夏(洗),藁本,白芷,神曲(炒),酒芩,辛荑,荆芥,各等分。

    末,姜汤调服。

    二症有,并用辛夷膏贴之。

    辛夷膏:治流涕不止。

    辛夷叶(洗、焙),二两。细辛,木通,白芷,木香,各半两。杏仁,一两,去皮尖,研。

    上末。入杏仁泥、羊脑髓、猪脂各一两,和匀。于瓦器中慢火熬成膏,赤黄色为度。放地上冷,入脑、麝各一钱,拌匀徐囱门上,更用少许涂鼻中。

    鼻塞其癥有二:或因伤寒②得之者,寒刚伤肺,肺气不利则塞也,宜御寒汤主之。若冷气久不散,浓涕结聚,使鼻不闻香臭,则为齆鼻,宜万全膏主之。凡新产芽儿或十日一月之内,忽然鼻塞,因吮乳不能呼吸者,多是乳母睡时不知所忌,抱儿身侧,鼻口中气出吹着儿,冷气自囟而入,成鼻塞,并宜贴囟法及塞鼻法。

    万全膏:治齆鼻。

    羌活,川芎,细辛,石菖蒲,本通,麻黄,各一钱。脑,麝各一字

    炼蜜丸,芡实大,服一丸,灯心汤化了。或用一丸,绵包塞鼻中。

    御寒汤:治寒邪伤于皮毛,令儿鼻塞上喘。

    黄柏,二钱。黄芪,一钱。人参,五分。炙甘草,款冬花,各三分。羌活。黄连,各一钱。白芷,陈凤,各三分。陈皮,升麻,各五分。怫甘③三线。苍术,七分。

    未,葱汤调服。

    ①如小豆大:原作“大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②寒:原作“食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③佛甘:忠信堂本作“佛柑“。

    贴囟法(一名通散)

    香附(炒),川芎,荆芥穗,僵蚕(炒)。细辛,荷叶,牙皂。

    用末,生葱白捣膏,以帛盛之,夜贴囟上。

    塞鼻法:治齆鼻。

    瓜蒂,明矾,细辛,各一分。雄黄,五分麝香少许

    末,以雄犬胆汁和丸,绵包塞鼻中。

    鼻疳者,肺疳也,鼻下两傍赤痒疮湿,其疮不痛,汁所流处,随即生疮,一名疳垚,宜清肺饮,化垚丸主之。

    清脑饮:治麻疳垚,蚀鼻穿孔汁臭,或生息肉。

    染白皮(炒),半两。紫苏叶,前胡,黄芩,当归,天冬,连翘,防风,赤茯苓,桔梗,生地黄①,甘草(炙)、各二钱半。

    末,水煎服。次服化[匿虫]丸

    化[匿虫]丸

    芜荑,芦荟,真青黛,川芎,白芷梢,胡黄连,干蟾(烧存性世),各等分。

    未,猪胆汁浸膏糊丸,麻子大,二十丸,食后临卧,杏仁汤下。

    其鼻昂,用雄胆泡汤,小笔蕉洗。俟煎药各进数服,却用青黛、当归、赤小豆、瓜蒂、地榆、黄连、芦荟等分,雄黄少许,细末,人鼻内敛疮。

    鼻疮,用黄连、黄柏、槟榔,研末以猪骨髓和敷,或用青黛、槐花、杏仁研敷;鼻赤,用雄黄、黄丹(研末),无根水调敷。又用苍耳叶(酒蒸干),末,调服,最解食毒。

    鼻干者,肺热也,用凉隔散加桑白皮(蜜水炒)、木通。

    大病鼻子黑燥者,火克金也;鼻昂气喘者,肺绝也。小儿山根青者多病,年上赤者,有血光病②。

    小儿脑疳,鼻痒头发作穗,而黄肌瘦,用鲫鱼胆③滴鼻中,连三五日效。

    伤风寒头痛,加川芎、白芷、藁本、蔓荆子、细辛。

    眼痛,加酒黄连、羌活、防风、柴胡、胆草(酒洗)。

    鼻病加升麻(酒洗)、白芷、细辛。苏叶。

    耳病加柴胡、木香、蔓荆子、全蝎。

    口病加石膏、防风。

    咽喉痛加玄参、牛蒡子(炒)、山豆根。

    龙脑川芎丸:消风化滞,除热清疾,通利七窍,精神气爽。

    桔梗,二钱半。片脑,六分。砂仁,二分。白豆蔻、去壳,五分。薄荷,一钱三分。川芎,防风,炙甘草,酒芩,连翘,各一钱。

    炼蜜丸,每两作二十丸,服则一二丸,茶清化下。

    ①生地黄:原作“生黄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②有血光病:原作“有血先病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③胆:原作“腌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