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育婴家秘》 > 惊风总论
  • [明]万密,姚昌绶校注。
  • 浴儿法
  • 断脐法
  • 嗜儿法
  • 刮泡法
  • 通便法
  • 贴囟法
  • 牛黄法
  • 鞠养以防其疾四
  • 辨小儿寿夭
  • 辨小儿形色
  • 幼科发微赋
  • 辨小儿脉息
  • 辨小儿脉证治
  • 五脏证治总论 肝脏证治 心脏证治 脾脏证治 肺脏证治 肾脏证治
  • 肝脏证治
  • 心脏证治
  • 脾脏证治
  • 肺脏证治
  • 肾脏证治
  • 卷之二 胎疾 脐风证治 变蒸证治 急慢惊风 惊风总论 搐后余症 痫 惊风诸证
  • 胎疾
  • 卷之一 十三科 预养以培其元一 胎养以保其真二 蓐养以防其变三 回气捷法 拭口时法 浴儿法 断脐法 嗜儿法 刮泡法 通便法 贴囟法 牛黄法 鞠养以防其疾四 辨小儿寿夭 辨小儿形色 辨小儿脉息 辨小儿脉证治 五脏证治总论 肝脏证治 心脏证治 脾脏证治 肺脏证治 肾脏证治
  • 脐风证治
  • 变蒸证治
  • 急慢惊风
  • 惊风总论
  • 搐后余症
  • 惊风诸证
  • 卷之三 冶诸热证 调理脾胃 感冒四气 中湿 咳嗽喘各色证治 喘 诸疳 霍乱 呕吐 伤食证治 积聚证治 泄泻证治 痢疾证治
  • 冶诸热证 调理脾胃 感冒四气 中湿
  • 调理脾胃
  • 十三科 预养以培其元一 胎养以保其真二 蓐养以防其变三 回气捷法 拭口时法 浴儿法 断脐法 嗜儿法 刮泡法 通便法 贴囟法 牛黄法 鞠养以防其疾四
  • 感冒四气
  • 中湿
  • 咳嗽喘各色证治 喘 诸疳 霍乱 呕吐
  • 诸疳
  • 霍乱
  • 呕吐
  • 伤食证治
  • 积聚证治
  • 泄泻证治
  • 预养以培其元一
  • 痢疾证治
  • 卷之四 疟疾 肿病证治 腹胀 黄疸 腹痛 癖病 虫痛 癫疝 啼哭 夜啼 惊啼 诸汗 大小便病 治小便 治大便 小儿目病 治鼻 头病 面部
  • 疟疾
  • 肿病证治 腹胀 黄疸 腹痛
  • 腹胀
  • 黄疸
  • 腹痛
  • 癖病
  • 虫痛
  • 癫疝
  • 胎养以保其真二
  • 啼哭 夜啼 惊啼
  • 夜啼
  • 惊啼
  • 诸汗
  • 大小便病 治小便 治大便
  • 治小便
  • 治大便
  • 小儿目病
  • 治鼻
  • 头病
  • 蓐养以防其变三 回气捷法 拭口时法 浴儿法 断脐法 嗜儿法 刮泡法 通便法 贴囟法 牛黄法
  • 面部
  • 附录医案
  • 回气捷法
  • 拭口时法
  • 惊风总论

    小儿大病是惊风,急慢阴阳便不同,

    采集前贤诸秘诀,指挥后学救孩童。

    钱氏云:急惊①,或闻大声,或大惊而发搐,发过则如故,此无阴也,当下之。此症本因热生于心,身热面赤,嗜饮,口中气热,大小便黄赤,剧则热也。盖热甚则生风,风属肝,此阳盛阴虚也,故下之以除其痰也。不可与巴豆大温药下之,恐触虚,热不消也。小儿热痰客于心间,因闻非常之声,则动而惊搐矣。若热极,不闻声及惊,亦自发搐也。按钱氏治之用利惊丸,亦以朱砂膏代之。

    ①惊:原作“慢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慢惊因疾后或吐泻,脾胃虚损遍身冷,口鼻出气亦冷,手足时瘈疭,昏睡露睛,此无阳也。按钱氏用瓜蒌汤,不知其义。今用调元合建中汤。

    急、慢惊,阴阳异证,切宜辨而治之。急惊合凉泻,慢惊合温补。如不分别,则误甚矣。

    陈氏曰:小儿平常无事,急发壮热,手足搐搦,眼目戴上,涎潮壅塞,牙关紧急,身热面赤,此急惊风,属阳,病在腑,当治以凉。如面白身无热,口中气冷,多啼不寐,目睛上视,项背强直,牙关紧急,涎潮,或自汗,此慢惊风,属阴,病在脏,当治以温。

    肝惊眼赤面青,粪下青白。

    心惊面皮红赤,夜啼至晚。

    肺惊气喘,饮水喉中痰鸣。

    肾惊梦中咬牙,睡中惊哭。

    脾惊五心烦热,干呕,腹胀不食。

    又陈氏治慢惊风,初去痰,用芎蝎散;次温中,用油珠膏;后补元气,用补脾益中汤。多辛燥之药,今改用沉香礞石丸,以降其痰;调元建中汤加附子,以温其中;十全大补汤以复其元气,或用②参苓白术散。

    洁古云:急惊,阳证也,俱腑受病耳。小儿客痰热于心膈,是少阳相火旺。经云:热生风,因时火盛而作。盖东方震木,得火气而发搐。木火不动,得风而动,两用利惊丸、导赤散、泻青丸、在黄丸主之。搐止,服安神丸,乃东垣安神丸也。

    慢惊,阴证也,俱脏受病耳。小儿吐泻病久,脾胃虚损,若不早治则成慢惊,名曰瘈疭,似搐而非真搐。因脾虚损,故大便不聚,当去脾间风,则其利自止。既以失治,则脾肺俱虚,致肝③木所乘,是为慢惊也,当用温补。按洁古用宣风散以导脾间之风,不知其义。盖脾胃虚损,岂可用牵牛大泻元气,此不可服也。用益黄散、羌活膏皆犯辛热,大耗真气之药,不如东垣之论,其义最精。见后。

    东垣曰:外物凉,宜镇心,以黄连安神丸,若气动所惊,宜钱氏寒水石安神丸。大忌防风丸,治风以辛温之药,必杀人,何也?辛散温乎,热火也。

    因惊而泻青色,先治肝,以朱砂之类,勿犯寒凉之气,大禁凉惊丸。风木旺必克脾胃,当先实其土,后泻其木。阎孝忠集钱氏方,以益蓼散补土,误矣!其药有丁香辛热,以助其火,火旺土愈虚矣。青橘皮泻肺,丁香辛热④,大泻肺与大肠,脾实当泻子,今脾胃虚反更泻子而助火,重虚其土,杀人无疑矣。其风木⑤既旺,有关脉洪大,掌中热,腹皮热,岂可以助火泻金?今立一方,先泻火补金,大补其土,之为神治之法,宜黄芪汤主之,乃治慢惊之神药也。即调元汤加芍药是也。

    丹溪曰:惊风有二:慢惊属脾虚,所主多死,宜温补。一云温补宜参术煎汤,下安神丸;急惊属痰热,宜凉惊。一云用养血药作汤,下降火清痰丸子。钱氏凉惊丸,世以一概通治二证,其谬。

    急慢发热、口疮、心肺伏热、痰热、痰嗽、痰喘,并用涌法,重则瓜蒂散,轻则用苦参末,小豆末,以淡豆豉汤⑥调服吐之。吐后搐定,更宜防风通圣散为末,蜜丸服之。

    《全婴方》云:惊证因风则目青、面红、发搐,其病在肝;因惊,舌疮面赤,忽然作声发搐,其病在心;因食,则嗄吐气而发搐,其病在脾,皆阳痫也。脾胃经虚则生粘痰,痰涎者,脾胃所出也。痰则凝滞,在于咽喉,如牵锯之声。时复瘈疭,或因吐泻所致。脾虚则肺亦虚,痰涎流溢,其证亦然,此阴痫也。

    身热脉浮,精神恍惚,或吐泻不思乳食,发搐,即吐不泻,又能乳食,发搐,亦半阴半阳合病者也。

    亦有急惊,凉泻⑦而不愈,或与吐下药太过者,变为慢惊。又有慢惊温补而不愈,变为急惊者。

    ①补脾:原作“销脾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②或字下原脱“用”,据忠信堂本补。

    ③肝:原作“按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④辛热:原作“热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⑤风木:原作“风未”,据上文及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⑥淡豆豉汤:原作“淡蒸汁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⑦凉泻:原作“泻凉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急慢惊风,症有阴阳,证有顺逆,搐有真假,治有次第,不可不知。其候可预防者,如目鲜、目眩、目白、目青、目斜、目闭、目转、目瞪,声实、声嗄、声战、声轻、咂口弄舌、卷舌、露筋、嘘风、撮口,噎乳噎食,忽然定睛,吐涎沫,扭项摇头,仰身擦面,藏头畏明,手挛手战,脚挛不伸,忽撩忽乱,失张失志,精神恍惚,睡卧不宁,睡中喜笑,困啮齿龈,心烦躁啼哭咬人,面脸色变,或红或青,身舒用力,呢呢作声者,巳上应,乃急惊之先兆也。宜预防之,驱风膏、钱氏抱龙丸。

    凡见摇头斜视,以手抹人,昏睡喜卧,额上多汗,身亦粘汗,其脉沉细,即是慢惊之候。宜急温之,调元汤、建中汤、定心丸主之。

    病有阴阳,急惊风属实热,病在肝心二脏,谓之阳病,慢惊风属虚寒,病在脾肺二脏,谓之阴痫,此以寒热分阴阳也。五脏为阴,六腑为阳,急惊发于六腑,为易治;慢惊发于五脏,为难治,此以脏腑分阴阳也。

    证分顺逆者,男发搐目左视,握拳拇指在外者为顺,反此者逆。女发搐目右视,握拳拇指在内者为顺,反此者逆。盖天地之道,阳左阴右,阳外阴内也①。

    钱氏云:男发搐目左视无声,右视有声,女发搐目右视无声,左视有声,相胜故也。盖震东兑西,男女之定位也。震属乙木,兑属辛金,肝肺之分位也。男子生于寅而左行,女子生于申而右行,左右者,阴阳之道路也。今男搐左视无声,寅乃甲之旺位,乙之从甲,妹之从兄也。故为顺而无声。右则从庚,乙与庚合,金木相击而有声也。女搐右视无声,申乃庚金旺位,辛之从庚,妹之从兄也,故为顺而无声。左则从丙,辛与丙合,火金钉灼而有声也。《活幼心书》顺搐散可取用之。如此观之,急惊风为顺而易治,慢惊风为逆面难治。

    搐有真假,此钱氏论百日内发搐之证也。真者不过三两次必死,假者发频不为重。真者内生惊痫,假者外生风冷。盖血气未实,不能胜任,乃发搐也。欲知假者,口中气出热也,治之可发散。

    按钱氏肝主病云:气温则内生,气热则外生。外生者病在表,故可治。发散宜泻青丸去大黄,加天麻、全蝎主之。内生者病在里,乃气动之病也,周岁以后小儿宜泻其本脏,当归龙荟丸主之。

    治有次第,初发搐时,卒然昏绝,牙关紧急,俗用掐法、灸法以醒其惊者,盖不知昏绝口噤,皆痰涎壅塞之所为也。轻者可掐可灸即醒,重则先用嚏惊散吹鼻中,嚏出可治;不出则用霹雳散,必醒。如不嚏不醒,不可治也。次用开关散擦牙,涎出自开,然后进药,急慢同法。

    如痰涎壅塞,或吐之,或利之,皆非其治也。盖痰之上壅者,火载而上也,譬如釜中之水溢沸,故云扬扬止沸,不如釜底去薪。今不泻火,而但吐之利之,前痰虽去,后痰壅塞复至矣。急惊风用朱砂膏、揭风汤,甚则用礞石滚痰丸。慢惊风用星香散,甚则以礞石丸降之,痰去则搐自止矣。搐不止者,依后法治之。搐止惊退,可以安也。急,用钱氏凉惊丸;慢,用温惊定心丸。此治急慢惊风,始终之要药也。

    急慢惊风,气喘气鸣,手足冷,皆不可治。

    急慢下证贵先知,风在肝经食在脾,

    惊恐伤心神志乱,观其发搐在何时。

    钱氏曰:伤风得之,口中气出热,呵久顿闷,手足摇动,当发散。小儿本怯者,多此病也。

    钱氏曰:因食得之,身体温,多睡多唾,或吐,不思食而搐,当先定搐,后安神。

    ①阳外阴内也:原作“阳内阴外也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凡因嬉戏,指虫蚁以阻之者,或因啼哭,扮称异类以止之者,皆能作搐。盖心藏神,心主惊,惊则伤神;肾藏志,肾主恐,恐刚伤志。神志既伤,则心肾俱虚,而胆亦怯矣。如此搐者,若作惊搐治之,误矣。宜补心肾之神志,定志丸主之。

    钱氏曰:病潮热,寅卯辰时身体壮热,目上视,手足摇动,口内生热涎,顿闷项急,此肝旺也。洁古云:潮热于寅卯辰时,木旺之位,是肝旺也。当先补肾水,以制心火:地黄丸;后泻肝以止其搐:泻青丸。

    因潮热,巳午未时发搐,心神惊悸,目上视,白睛赤色,牙关紧急,口内诞潮,此心旺也。洁古云:已午未时,火旺之位而热搐者,心热也,导赤散、凉惊丸。钱氏方或本通散,以泻心肝之火。

    因潮热,申酉戍时不甚搐而喘,目微斜视,身体似热,睡露睛,手足冷,大便淡黄水,是肺旺也。洁古云:申酉戍时,金旺之位,而肝木强、法当补脾,恐被木之贼所克害。当泻心肝以挫其势,而后补肺,按泻心肝,宜木通散;补脾,钱氏异功散;治肺又小阿胶散。

    因嘲热,亥子丑时,不甚搐,而卧不稳,身体温壮,目睛紧斜视,喉中有痰,大便银褐色,乳食不消,多睡不醒。洁古云:皆因大病之后,脾胃虚损,多有此病,故宜补脾凉心。按:补脾宜异功散,凉心宜凉惊丸。皆钱氏方。

    按:钱氏、洁古论日夜发搐证治,亦有阴阳之分。寅卯辰后巳午未,阳之位也。由酉戍亥子丑,阴之位也。故肝心之搐,多用凉泻;肺脾之搐,多用温补也。

    他病传来发搐多,或因搐后发他疴,

    能将脉证分虚实,从本从标治不讹。

    脐风发搐,此胎毒也。儿生一腊之内,多啼不乳,或撮唇,或牙关紧,或肚大,或脐突①发搐拍者,此胎惊也,谓之真搐。生于内着气喘痰鸣,手足冷者不抬。详见脐风。

    变蒸发搐,此胎病也。因变蒸之后,或伤风,或伤乳,或吃惊,或发搐。百日之内,搐有真假,说见前。皆曰胎惊。真搐者频发必死,假搐者,宜散风化痰安神,至圣保命丹主之。百日以后,发搐口中气热,此肝旺病也。宜泻青丸、竹叶汤,入砂糖少许化服,后以至圣保命丹安神。如逢变蒸之期,必发搐者,此治痫也。自内生者,若不急治,后成终身之病,宜安魂、镇心、定魂,频频细与服之,以不发为度,秘传三圣散主之。

    秘传三圣散:白滑石(飞),两半。甘草,二钱半和匀,作三分。

    一用青黛,一线和匀,名镇心散,早以淡竹叶汤下。

    一用朱砂(飞),一钱和匀,名镇心散,午用灯心汤下。

    一用苦梗细末和匀,名定魂散,晚用苏叶汤下。

    外感伤风发搐,其病在肝,即前伤风发搐也。治同法。如肝有风、甚则角弓反张,似无瘹,似痉症,此有搐也,宜泻肝散风。盖足厥阴经之脉,随肾②脉循脊里,上至巅顶。脊旁两行,则足太阳膀胱脉也,故风甚,同见证也,宜加减穹合汤生之。如脊下客三指者不治。

    人参,柴胡,黄岑,杏仁(去尖),麻黄(不去根、芦),一分。甘草、川芎、葛根、升麻、羌活、当归、防风、石膏。

    此泻青、柴胡、麻黄、葛根四方加减也,并为细末,钓藤调服。

    伤食发搐,其病在脾,谓之食痫,即①脐突:原作“脐尖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2肾脉:忠信堂本作“督脉”。

    伤食①发搐病也。搐甚者,如前治法。夭甚者宜用轻剂下之,去其食热,三黄枳术丸主之。

    三黄枳术丸:黄芩,二钱。黄连(酒洗)、大黄(酒煨)、神曲(炒)、陈皮、白术,各一钱。枳实五分

    为末,汤浸蒸饼丸,百沸汤下。

    中暑发搐,一名暑风,宜清暑、惊心、下痰、安神,却暑汤主之。

    五苓散,一两。黄连(末)、甘草(末),各二钱五分。朱砂(飞),一线半

    和匀,蜜丸如芡实大,每服一丸,麦门冬煎汤下。此辰砂五苓散也。

    霍乱发搐,其病在胃,此干霍乱也,神气变乱,心腹绞痛,不吐不泻,所以邪气上下不得出,陈氏所谓气逆而作搐,痰聚发惊是也。不急治之,必死。先用涌吐法,宜瓜蒂散,吐出积食,痰散气顺后,和其胃气,以藿香正气散主之。

    藿香正气散:藿香、紫苏、白芷,各二钱。厚朴,姜、白术、陈皮(去白)、桔梗、半夏,各四分。甘草(炙),二钱。加枳实(麸),六分

    为细末,姜汁调服。

    吐法:瓜蒂、猪牙皂、朱砂。并为末,每少许,以淡豆豉汤服,即吐。

    吐泻发搐者,病在肝。先病吐泻,后发搐者。此因吐泻不止,脾虚生风,乃慢惊风也。治法同后,但吐泻未止,又加发搐者,宜参苓白术散,加肉豆蔻,作丸服。

    如先发搐,后吐泻者,此因病时多服利惊之药,脾胃受伤所致。宜参苓白术散,或散或蜜丸,如龙眼大,每用一丸,米饮下。如搐甚胀泄者,乃遗屎也,不治。

    痢疾发搐者,其病在肝。先病未止,而又发搐者,此因误服丁香、木香、豆蔻等方辛热止痢之剂太多,以致内有积热则生风也。盖肝为厥阴风木,在里则便脓血,在外则为痈胀,肝乃属火,反服辛热助火之药,安得不发搐也?直用泻青丸,加黄芩、黄连,蜜丸,甘草汤下。此泻青、三黄丸二方合也。如痢止后发搐者,作脾虚治,同慢惊风法,东垣调元汤加白芍汤主之。

    搐后①变痢,此表邪入里也。益风伤脾,入里则便脓血。先用小柴胡汤加大黄下之,后以加减龙荟丸主之。

    当归、川芎、陈皮、青皮各一钱。黄连(酒炒),各一钱半。山栀仁、木香各五分。人参一钱。炙草一钱。

    为末,别用阿胶三钱,溶化作丸,陈米饮下。

    疟疾发搐者,其病在肝脾。此有三证,或并病者。疟至发热则搐,疟止搐止,日日如之,病却是者,不必治搐,但治其疟,疟退搐亦退也。初起宜用劫药,风疟小柴胡汤,暑疟用白虎汤,食疟用平胃散,痰疟用槟榔吐出其痰即愈,久疟补脾平肝,宜加减平疟养脾丸主之。

    黄芪(炙)、人参各一钱。白术、当归、白茯苓、半夏曲、黄芩、陈皮、常山、鳖甲(九肋者醋炙)、使君子肉,各一分。柴胡、苹果、厚朴、姜、神曲(炒),各七分。肉桂五分。青皮,六分。炙草,五分

    神曲糊丸,陈米汤下。

    ①伤食:原作“煎伤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②搐后:原为“不后”,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先搐后疟者,此肝传脾也,宜养脾平疟丸主之。

    先疟后搐者,脾虚损,肝本乘之也,为慢惊风,治同慢惊。

    咳嗽发搐者,病在肝肺。肝木肺金,金木相搏,故成此病。得此看多不治,但观新久衰旺何如,如初得咳嗽。数十声不止而发搐,此痰盛气逆也,所谓气逆而作搐,痰聚而发惊是也。宜丹溪薄荷散主之。如久咳发搐者,面目唇白。咳而喘促,此肺虚而肝木乘之也,病不可治。无上证者,身热而渴,宜小阿胶散,或搐甚者,宜先补肺后泻肝,补肺以阿胶散,泻肝以泻青丸主之。

    如搐后咳嗽者,惊痰未去也,宜丹溪镇惊儿主之。以上方并见前。

    丹毒发搐者,病在少阳。少阳者,胆之相火也。先搐后发丹瘤者,此毒火自内出外也,可治;先发丹后发搐者,毒自外人内也,必死。自内出者火之余,宜发做解毒及砭法。防风通圣散主之。或用加减升麻葛根汤

    桔梗、干葛、升麻、川芎、赤芍、归尾、羌活、柴胡、甘草,各等分。

    井水煎服。此惊丹之要药也。

    疮痈发搐,此胎毒也。小儿身生虫疥,浸淫痒痛,不知用药,内服解毒之剂,外用毗硫毒药搽之,疮忽自平,或不搽自平者,其候腹胀便秘,肢无血色,目闭不开而发搐者,乃恶候也,急进解毒之剂。疮出方生,疮不出加喘者死。雄黄解毒丸主之。

    雄黄(另研)、郁金,各一两。巴豆(去油,炒焦)八钱。乳香(另研),没药(另研),各二钱

    备制为未,醋糊丸,朱砂衣。

    此方治诸恶病甚妙。

    凡小儿未周岁者,不问痈毒、疮疥。丹瘤,但发搐者,皆难治。脾胃嫩脆,谷气未实,难以药攻也。

    痘疹发搐者,其病在心。初发热时作搐,此疮毒欲出也,宜情心安神,导赤散入朱砂末调服,神效。疮出搐止者,吉;疮出搐不止者。凶。疮正发时作搐者,宜钱氏凉惊丸,加朱砂主之。搐不止者,不治。疮结靥作搐者,此非正大靥乃倒靥也,疮毒陷于内,乃凶恶之候,急用雄黄解毒丸,紫草井水效汤下,疮复起者,吉;搐不止者,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