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止园医话》 > 咳嗽
  • 罗止园(着)
  • 呼吸器
  • 排泻器
  • 神经系
  • 五官器
  • 生殖器
  • 二、中医生理学 五脏 六腑 此外
  • 五脏
  • 六腑
  • 此外
  • 病理学合参卷二 一、热 二、痛 三、血 四、呕吐 五、谵语 六、泻 七、肿,胀 八、汗 九、头痛 十、咳嗽 十一、喘喘 十二、厥逆 十三、心悸 十四、呃逆 十五、口干 十六、二便不禁 十七、炎症
  • 内容提要
  • 一、热
  • 二、痛
  • 三、血
  • 四、呕吐
  • 五、谵语
  • 六、泻
  • 七、肿,胀
  • 八、汗
  • 九、头痛
  • 十、咳嗽
  • 生理学合参卷一 一、西医生理学 脑 血液 皮肤 消化器 循环器 呼吸器 排泻器 神经系 五官器 生殖器 二、中医生理学 五脏 六腑 此外
  • 十一、喘喘
  • 十二、厥逆
  • 十三、心悸
  • 十四、呃逆
  • 十五、口干
  • 十六、二便不禁
  • 十七、炎症
  • 病症卷三 一、传染病类 伤寒 温病 痧疹 痢 咳嗽 肺痨 二、杂病类 血崩 头痛及眩晕 胃溃疡 怔忡 肿胀 久泻 慢惊风 盲肠炎 胁痛 疝
  • 一、传染病类
  • 伤寒
  • 一、西医生理学 脑 血液 皮肤 消化器 循环器 呼吸器 排泻器 神经系 五官器 生殖器
  • 温病
  • 痧疹
  • 咳嗽
  • 肺痨
  • 二、杂病类
  • 血崩
  • 头痛及眩晕
  • 胃溃疡
  • 怔忡
  • 肿胀
  • 久泻
  • 慢惊风
  • 盲肠炎
  • 胁痛
  • 血液
  • 皮肤
  • 消化器
  • 循环器
  • 咳嗽

    咳嗽者,固有数类,但分冷热虚实,随证疏解。国中时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,《内经》曰∶肺之令人咳何也?岐伯曰∶皮毛者,肺之合也。皮毛先受邪气,邪气得从其合。故《难经》云∶形寒饮冷则伤肺,使气上而不下,逆而不收,冲壅咽膈,淫淫如养,习习如梗,是令咳也。乍暖脱着,暴热遇风,邪气侵于皮肤,肺先受之,而为咳嗽。若初得时面赤唇红,气粗发热,嗽来痰鸣,此是伤风痰壅作嗽,用清肺饮、五拗汤及小柴胡汤、羌活散,皆可解表,次青木香汤。有小儿汗出未干,遽尔戏水,亦致伤风咳嗽,外证眼胞微浮,额汗痰鸣,亦宜清肺饮、泻肺汤,与之疏风化痰,解利邪热,小柴胡汤亦可。若嗽日久,津液枯耗,肺经虚矣。肺为诸脏华盖,卧开而坐合,所以卧则气促,坐则稍宽,乃因攻肺下痰之过,名为虚嗽。声连不断,喉中痰鸣,气息欲绝,嗽罢则吐白沫或干呕,此肺虚而气不顺也。面唇皆白而惨,嗽过额上多汗,哽气长出,乳食减少,致脾虚而胃亦虚,宜其有吐,投茯苓浓朴汤及藿香饮,次温脾润肺,理中汤加杏仁、北五味,水煎服。

    盖此药补脾而益肺,藉土气以生金,则自愈矣。或咳而夹红,有紫黯色,于理中汤内再加干姜为用,亦良法也。有脾虚亦能作嗽,当投补剂,用醒脾散、茯苓浓朴汤,令脾气实,然后间以清肺饮煎服,疏解肺经风寒,及藿香饮助脾养胃,亦救子益母之法也。有一证,咳嗽至极时,顿呕吐乳食与痰俱出,尽方少定,此名风痰,壅成肝木克脾土,宜以白附饮,投之即效。百日内婴孩,偶咳嗽痰壅,睡中不宁,亦因产后感风而得,但不可过用发散之剂,先以解表散一二服,次投贝母汤及惺惺散为治。小儿喘疾,重于咳嗽,然有虚实冷热之分,不可概举。实热者投清肺饮加五和汤,水姜葱煎,及泻肺汤、碧玉丸为治。

    经云∶喘急多因气有余,盖肺主气故也。虚冷者,投枳实汤,水姜煎,并如意膏、补肺散、坎离汤,自效。此肺虚感风,气不升降,致有是证。及用定喘饮常验。不拘冷热皆可服。涎壅失音,二圣散主之。 一证,郭氏曰∶小儿此疾,本因暑湿所侵,未经发散,邪传心肺,壅而为热,有热生风,有风生痰,痰实不化,因循日久,结为顽块,丸如豆粒,遂成痰母。细推其原,或啼哭未休,遽与乳食,或饲以酸咸,气郁不利,致令生痰,或节令变迁,风寒暑湿侵袭,或堕水中,水入口鼻,传之于肺,故痰母发动,而风随之。风痰潮紧,气促而喘,乃成痼疾。急宜去风化痰,先以五苓散同宽气饮宽热饮,用少姜汁和百沸汤调服,次进知母汤、雄黄散、如意膏、半夏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