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景岳全书》 > 散阵
  • 明·张介宾
  • 六变辩(三)
  • 呕吐哕证(四十五)
  • 劳力感寒(四十六)
  • 虚证(四十七)
  • 动气(四十八)
  • 战汗(四十九)
  • 头汗(五十)
  • 吐蛔(五十一)
  • 腹痛(五十二)
  • 下痢(五十三)
  • 协热下痢(五十四)
  • 表证篇(四)
  • 小便(五十五)
  • 死证(五十六)
  • 伤寒逆证赋(五十七)
  • 伤寒治例(五十八)
  • 温中和中类
  • 清理类
  • 吐涌类
  • 攻下类
  • 培补类
  • 卷之九从集·杂证谟(内容缺
  • 里证篇(五)
  • 卷之十从集·杂证谟 诸风
  • 诸风
  • 卷之十一从集·杂证谟 非风 厥逆 伤风
  • 非风
  • 厥逆
  • 伤风
  • 卷之十二从集·杂证谟 风痹 汗证 痉证
  • 风痹
  • 汗证
  • 痉证
  • 虚实篇(六)
  • 卷之十三性集·杂证谟 瘟疫
  • 瘟疫
  • 卷之十四性集·杂证谟 疟疾 瘴气
  • 疟疾
  • 瘴气
  • 卷之十五性集·杂证谟 寒热 暑证 火证
  • 寒热
  • 暑证
  • 火证
  • 卷之十六理集·杂证谟 虚损 劳倦内伤 关格
  • 寒热篇(七)
  • 虚损
  • 劳倦内伤
  • 关格
  • 卷之十七理集·杂证谟 饮食门 脾胃 眩运
  • 饮食门
  • 脾胃
  • 眩运
  • 卷之十八理集·杂证谟 怔忡惊恐 不寐 三消干渴
  • 怔忡惊恐
  • 不寐
  • 寒热真假篇(八)
  • 三消干渴
  • 卷之十九明集·杂证谟 咳嗽 喘促 呃逆 郁证
  • 咳嗽
  • 喘促
  • 呃逆
  • 郁证
  • 卷之二十明集·杂证谟 呕吐 霍乱 恶心嗳气
  • 呕吐
  • 霍乱
  • 恶心嗳气
  • 十问篇(九)
  • 卷之二十一明集·杂证谟 吞酸 反胃 噎膈 嘈杂
  • 吞酸
  • 反胃
  • 噎膈
  • 嘈杂
  • 卷之二十二心集·杂证谟 肿胀
  • 肿胀
  • 卷之二十三心集·杂证谟 积聚 痞满
  • 积聚
  • 痞满
  • 论治篇(十)
  • 卷之二十四心集·杂证谟 泄泻 痢疾
  • 泄泻
  • 痢疾
  • 卷之二十五心集·杂证谟 心腹痛 胁痛 腰痛
  • 心腹痛
  • 胁痛
  • 腰痛
  • 卷之二十六必集·杂证谟 头痛 面病 口舌
  • 头痛
  • 面病
  • 气味篇(十一)
  • 口舌
  • 卷之二十七必集·杂证谟 眼目 耳证 鼻证
  • 眼目
  • 耳证
  • 鼻证
  • 卷之二十八必集·杂证谟 声喑 咽喉 齿牙
  • 声喑
  • 咽喉
  • 齿牙
  • 卷之二十九必集·杂证谟 遗精 淋浊 遗溺
  • 卷之二入集·传忠录(中) 神气存亡论(十二) 君火相火论(十三) 先天后天论(十四) 标本论(十五) 求本论(十六) 治形论(十七) 脏象别论(十八) 天年论(十九) 中兴论(又十九) 逆数论(二十) 反佐论(二十一) 升阳散火辩(二十二) 夏月伏阴续论(二十三) 阳不足再辩(二十四) 小儿补肾论(二十五)
  • 遗精
  • 淋浊
  • 遗溺
  • 卷之三十贯集·杂证谟 血证
  • 血证
  • 卷之三十一贯集·杂证谟 痰饮 湿证 黄疸
  • 痰饮
  • 湿证
  • 黄疸
  • 卷之三十二贯集·杂证谟 脚气 痿证 阳痿
  • 贾序
  • 神气存亡论(十二)
  • 脚气
  • 痿证
  • 阳痿
  • 卷之三十三贯集·杂证谟 疝气 脱肛
  • 疝气
  • 脱肛
  • 卷之三十四天集·杂证谟 癫狂痴呆 癃闭 秘结 诈病 疠风
  • 癫狂痴呆
  • 癃闭
  • 秘结
  • 君火相火论(十三)
  • 诈病
  • 疠风
  • 卷之三十五天集·杂证谟 诸虫 诸毒(附虫毒)
  • 诸虫
  • 诸毒(附虫毒)
  • 卷之三十六天集·杂证谟 诸气-经义 天地气(一) 阴阳气(二) 时气(三) 运气(四) 经气脏气(五) 脉气(六) 形气(七) 血气(八) 营卫气(九) 谷气(十) 气味(十一) 酒气(十二) 邪气(十三) 病气(十四) 治气(十五) 总论气理(十六) 论调气(十七) 述古(十八、共二条)
  • 诸气-经义 天地气(一) 阴阳气(二) 时气(三) 运气(四) 经气脏气(五) 脉气(六) 形气(七) 血气(八) 营卫气(九) 谷气(十) 气味(十一) 酒气(十二) 邪气(十三) 病气(十四) 治气(十五) 总论气理(十六) 论调气(十七) 述古(十八、共二条)
  • 天地气(一)
  • 阴阳气(二)
  • 时气(三)
  • 先天后天论(十四)
  • 运气(四)
  • 经气脏气(五)
  • 脉气(六)
  • 形气(七)
  • 血气(八)
  • 营卫气(九)
  • 谷气(十)
  • 气味(十一)
  • 酒气(十二)
  • 邪气(十三)
  • 标本论(十五)
  • 病气(十四)
  • 治气(十五)
  • 总论气理(十六)
  • 论调气(十七)
  • 述古(十八、共二条)
  • 卷之三十七天集·杂证谟 死生-经义 寿夭(一) 神气死证(二) 阴阳死证(三) 脉色死证(四) 病传死期(五) 岁时死证(六) 诸经死证(七) 诸病死证(八) 伤寒死证(九) 误治死证(十) 痈疽死证(十一) 绝谷死证(十二) 乳子死证(十三) 述古(十四)
  • 死生-经义 寿夭(一) 神气死证(二) 阴阳死证(三) 脉色死证(四) 病传死期(五) 岁时死证(六) 诸经死证(七) 诸病死证(八) 伤寒死证(九) 误治死证(十) 痈疽死证(十一) 绝谷死证(十二) 乳子死证(十三) 述古(十四)
  • 寿夭(一)
  • 神气死证(二)
  • 阴阳死证(三)
  • 求本论(十六)
  • 脉色死证(四)
  • 病传死期(五)
  • 岁时死证(六)
  • 诸经死证(七)
  • 诸病死证(八)
  • 伤寒死证(九)
  • 误治死证(十)
  • 痈疽死证(十一)
  • 绝谷死证(十二)
  • 乳子死证(十三)
  • 治形论(十七)
  • 述古(十四)
  • 卷之三十八人集·妇人规(上)\总论类 妇人九证(一) 论难易(二)
  • 妇人九证(一)
  • 论难易(二)
  • 卷之三十八人集·妇人规(上)\经脉类 经脉之本(三) 经脉诸脏病因(四) 经不调(五) 血热经早(六) 血热经迟(七) 血寒经迟(八) 血虚经乱(九) 肾虚经乱(十) 经期腹痛(十一) 崩淋经漏不止(十二) 杀血心痛(十三) 热入血室(十四) 辩血色(十五) 血枯经闭(十六) 经脉类论列总方(十七)
  • 经脉之本(三)
  • 经脉诸脏病因(四)
  • 经不调(五)
  • 血热经早(六)
  • 血热经迟(七)
  • 脏象别论(十八)
  • 血寒经迟(八)
  • 血虚经乱(九)
  • 肾虚经乱(十)
  • 经期腹痛(十一)
  • 崩淋经漏不止(十二)
  • 杀血心痛(十三)
  • 热入血室(十四)
  • 辩血色(十五)
  • 血枯经闭(十六)
  • 经脉类论列总方(十七)
  • 天年论(十九)
  • 卷之三十八人集·妇人规(上)\胎孕类 胎脉(十八) 胎候(十九) 安胎(二十) 恶阻(二一) 胎气上逼(二二) 胎漏(二三) 妊娠卒然下血(二四) 胎动欲堕(二五) 数堕胎(二六) 胎不长(二七) 鬼胎(二八) 妊娠药禁(二九) 妊娠寡欲(三十)
  • 胎脉(十八)
  • 胎候(十九)
  • 安胎(二十)
  • 恶阻(二一)
  • 胎气上逼(二二)
  • 胎漏(二三)
  • 妊娠卒然下血(二四)
  • 胎动欲堕(二五)
  • 数堕胎(二六)
  • 中兴论(又十九)
  • 胎不长(二七)
  • 鬼胎(二八)
  • 妊娠药禁(二九)
  • 妊娠寡欲(三十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产育类 滑胎(三十二) 催生(三三) 稳婆(三四) 产要(三五) 六逆产(三六) 胞破产难(三七) 胞衣不出(三八) 气脱血晕(三九) 儿初生(初诞法详小儿门,四十) 子死腹中(四一) 产门不开不闭子宫不收(四二) 小产(四三) 下胎断产(四四) 产育类论列总方(四五)
  • 滑胎(三十二)
  • 催生(三三)
  • 稳婆(三四)
  • 产要(三五)
  • 六逆产(三六)
  • 逆数论(二十)
  • 胞破产难(三七)
  • 胞衣不出(三八)
  • 气脱血晕(三九)
  • 儿初生(初诞法详小儿门,四十)
  • 子死腹中(四一)
  • 产门不开不闭子宫不收(四二)
  • 小产(四三)
  • 下胎断产(四四)
  • 产育类论列总方(四五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产后类 论产后当大补气血(四六) 论产后三禁(四七) 产后腹痛(四八) 产后发热(四九) 产后乍寒乍热(五十) 蓐劳(五一) 产后喘促(五二) 产后恶露不止(五三) 产后发痉(五四) 产后大便秘涩(五五) 产后杂证方(五六) 产后类论列总方(五七)
  • 范序
  • 反佐论(二十一)
  • 论产后当大补气血(四六)
  • 论产后三禁(四七)
  • 产后腹痛(四八)
  • 产后发热(四九)
  • 产后乍寒乍热(五十)
  • 蓐劳(五一)
  • 产后喘促(五二)
  • 产后恶露不止(五三)
  • 产后发痉(五四)
  • 产后大便秘涩(五五)
  • 升阳散火辩(二十二)
  • 产后杂证方(五六)
  • 产后类论列总方(五七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带浊遗淋类 带下(五八) 白浊遗淋(五九) 妇人梦与鬼交(六十) 带浊类论列总方(六一)
  • 带下(五八)
  • 白浊遗淋(五九)
  • 妇人梦与鬼交(六十)
  • 带浊类论列总方(六一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乳病类 乳少(六二) 乳出(六三) 吹乳妒乳(六四) 乳痈乳岩(六五) 乳病论列总方(六六)
  • 乳少(六二)
  • 乳出(六三)
  • 夏月伏阴续论(二十三)
  • 吹乳妒乳(六四)
  • 乳痈乳岩(六五)
  • 乳病论列总方(六六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子嗣类 宜麟策(总论,共十二段,六七) 盈虚吟(六八) 辩古(六九) 述古(七十) 子嗣类论列总方(七一)
  • 宜麟策(总论,共十二段,六七)
  • 盈虚吟(六八)
  • 辩古(六九)
  • 述古(七十)
  • 子嗣类论列总方(七一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瘕类 论证(七二) 血症(七三) 食?(七四) 气瘕(七五) 瘕类论列总方(七六)
  • 阳不足再辩(二十四)
  • 论证(七二)
  • 血症(七三)
  • 食?(七四)
  • 气瘕(七五)
  • 瘕类论列总方(七六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前阴类 阴挺(七七) 阴肿(七八) 阴疮(七九) 阴痒(八十) 阴冷(八一) 交接出血而痛(八二) 前阴类论列总方(八三)
  • 阴挺(七七)
  • 阴肿(七八)
  • 阴疮(七九)
  • 阴痒(八十)
  • 小儿补肾论(二十五)
  • 阴冷(八一)
  • 交接出血而痛(八二)
  • 前阴类论列总方(八三)
  • 卷之四十谟集·小儿则(上) 总论(一) 初诞法(二) 总护养法(三) 初生儿看病法(四) 看小儿寿夭法(五) 脉法(六) 声音(七) 颜色(八) 药饵之误(九) 小儿诊治大法(十) 撮口脐风(十一) 惊风(十二) 论惊风证治(十三) 急惊风(十四) 慢惊风(十五) 大惊卒恐(十六) 惊啼(十七) 发搐(十八) 夜啼(十九) 发热(二十) 外感发热治法(二十一) 外感发热弗药可愈(二十二) 诸热辩证(二十三) 内热证(二十四) 小儿上论列方(二十五)
  • 总论(一)
  • 初诞法(二)
  • 总护养法(三)
  • 初生儿看病法(四)
  • 看小儿寿夭法(五)
  • 脉法(六)
  • 卷之三道集·传忠录(下) 命门余义(二十六,共六条) 误谬论(二十七) 辩河间(二十八,共九条) 辩丹溪(二十九,共九条) 论时医(三十,共三十一条) 京师水火说(三十一) 医非小道记(三十二) 病家两要说(三十三,一、忌浮言,二、知真医) 保天吟(三十四)
  • 声音(七)
  • 颜色(八)
  • 药饵之误(九)
  • 小儿诊治大法(十)
  • 撮口脐风(十一)
  • 惊风(十二)
  • 论惊风证治(十三)
  • 急惊风(十四)
  • 慢惊风(十五)
  • 大惊卒恐(十六)
  • 命门余义(二十六,共六条)
  • 惊啼(十七)
  • 发搐(十八)
  • 夜啼(十九)
  • 发热(二十)
  • 外感发热治法(二十一)
  • 外感发热弗药可愈(二十二)
  • 诸热辩证(二十三)
  • 内热证(二十四)
  • 小儿上论列方(二十五)
  • 卷之四十一谟集·小儿则(下) 吐泻(二十六) 霍乱吐泻(二十七) 论泻痢粪尿色(二十八) 吐乳(二十九) 五疳证(三十) 盗汗(三十一) 腹胀腹痛(三十二) 痞块(三十三) 癫痫(三十四) 溺白(三十五) 变蒸(三十六) 小儿下论列方(三十七)
  • 误谬论(二十七)
  • 吐泻(二十六)
  • 霍乱吐泻(二十七)
  • 论泻痢粪尿色(二十八)
  • 吐乳(二十九)
  • 五疳证(三十)
  • 盗汗(三十一)
  • 腹胀腹痛(三十二)
  • 痞块(三十三)
  • 癫痫(三十四)
  • 溺白(三十五)
  • 辩河间(二十八,共九条)
  • 变蒸(三十六)
  • 小儿下论列方(三十七)
  • 卷之四十二谟集·痘疹诠 麻疹
  • 麻疹
  • 卷之四十三烈集·痘疹诠\痘疮(上) 总论(一) 初辩痘证(二) 论脉(三) 形色情性(四) 日期(五) 五脏证(六) 分气血(七) 辩虚质寒热(八) 部位吉凶(九) 痘形痘色吉凶(十) 吉证(十一) 凶证(十二) 怪痘形证(十三) 死证日数歌(十四) 发热三朝辩吉凶(十五) 报痘三朝辩吉凶(十六) 起发三朝辩吉凶(十七) 灌脓三朝辩吉凶(十八) 结靥三朝辩吉凶(十九) 落痂后辩吉凶(二十) 痘疮上论列方(二十一)
  • 初辩痘证(二)
  • 论脉(三)
  • 形色情性(四)
  • 日期(五)
  • 辩丹溪(二十九,共九条)
  • 五脏证(六)
  • 分气血(七)
  • 辩虚质寒热(八)
  • 部位吉凶(九)
  • 痘形痘色吉凶(十)
  • 吉证(十一)
  • 凶证(十二)
  • 怪痘形证(十三)
  • 死证日数歌(十四)
  • 发热三朝辩吉凶(十五)
  • 查序
  • 论时医(三十,共三十一条)
  • 报痘三朝辩吉凶(十六)
  • 起发三朝辩吉凶(十七)
  • 灌脓三朝辩吉凶(十八)
  • 结靥三朝辩吉凶(十九)
  • 落痂后辩吉凶(二十)
  • 痘疮上论列方(二十一)
  • 卷之四十四烈集·痘疹诠\痘疮(中) 总论治法(二十二共十九条) 热证论治(二十三共十一条) 发热三朝治款(二十四) 报痘三朝治款(二十五) 起发三朝治款(二十六) 灌脓三朝治款(二十七) 结靥三朝治款(二十八) 靥后落痂治款(二十九) 痘后余毒发热(三十) 禁忌(三十一) 出不快(三十二) 陷伏(三十三) 痒抓破(三十四) 作痛(三十五) 头面肿(三十六) 痘疔黑陷(三十七) 饮食(三十八) 咽喉口齿(三十九) 痘疮中论列方(四十)
  • 总论治法(二十二共十九条)
  • 热证论治(二十三共十一条)
  • 发热三朝治款(二十四)
  • 京师水火说(三十一)
  • 报痘三朝治款(二十五)
  • 起发三朝治款(二十六)
  • 灌脓三朝治款(二十七)
  • 结靥三朝治款(二十八)
  • 靥后落痂治款(二十九)
  • 痘后余毒发热(三十)
  • 禁忌(三十一)
  • 出不快(三十二)
  • 陷伏(三十三)
  • 痒抓破(三十四)
  • 医非小道记(三十二)
  • 作痛(三十五)
  • 头面肿(三十六)
  • 痘疔黑陷(三十七)
  • 饮食(三十八)
  • 咽喉口齿(三十九)
  • 痘疮中论列方(四十)
  • 卷之四十五烈集·痘疹诠\痘疮(下) 总论吐泻(四十一) 呕吐(四十二) 泄泻(四十三) 寒战切牙(四十四) 烦躁(四十五) 喘急(四十六) 声音(四十七) 惊搐(四十八) 昏睡(四十九) 腰痛(五十) 腹痛(五十一) 腹胀(五十二) 厥逆(五十三) 发渴(五十四) 失血(五十五) 发泡(五十六) 溃烂(五十七) 多汗(五十八) 夹疹(五十九) 夹斑(六十) 昼夜啼哭(六十一) 大小便闭(六十二) 目证(六十三) 痘痈痘毒(六十四) 疳蚀疮(六十五) 痘药正品(六十六) 痘家药忌(六十七) 痘疮下论列方(六十八)
  • 总论吐泻(四十一)
  • 呕吐(四十二)
  • 泄泻(四十三)
  • 病家两要说(三十三,一、忌浮言,二、知真医)
  • 寒战切牙(四十四)
  • 烦躁(四十五)
  • 喘急(四十六)
  • 声音(四十七)
  • 惊搐(四十八)
  • 昏睡(四十九)
  • 腰痛(五十)
  • 腹痛(五十一)
  • 腹胀(五十二)
  • 厥逆(五十三)
  • 保天吟(三十四)
  • 发渴(五十四)
  • 失血(五十五)
  • 发泡(五十六)
  • 溃烂(五十七)
  • 多汗(五十八)
  • 夹疹(五十九)
  • 夹斑(六十)
  • 昼夜啼哭(六十一)
  • 大小便闭(六十二)
  • 目证(六十三)
  • 卷之四道集·脉神章(上) 《内经》脉义
  • 痘痈痘毒(六十四)
  • 疳蚀疮(六十五)
  • 痘药正品(六十六)
  • 痘家药忌(六十七)
  • 痘疮下论列方(六十八)
  • 脉候(二)
  • 论证(三)
  • 善恶顺逆(四)
  • 《内经》脉义
  • 虚实(五)
  • 浅深辩(六)
  • 总论治法(七)
  • 败毒(八)
  • 托里(九)
  • 论汗下(十)
  • 论灸法(十一)
  • 脓针辩(十二)
  • 论针法(十三)
  • 用针勿忌?神(十四)
  • 卷之五道集·脉神章(中) 通一子脉义
  • 围药(十五)
  • 腐肉(十六)
  • 舍时从证(十七)
  • 阳气脱陷(十八)
  • 温补按则(十九)
  • 定痛(二十)
  • 生肌收口(附成漏证二十一)
  • 用香散药(二十二)
  • 槐花酒(二十三)
  • 忍冬酒(二十四)
  • 通一子脉义
  • 肿疡(二十五)
  • 肿疡不足(二十六)
  • 溃疡(二十七)
  • 溃疡有余(二十八)
  • 溃疡作痛(二十九)
  • 溃疡发热(附恶寒三十)
  • 发热烦躁(三十一)
  • 作呕(三十二)
  • 作渴(三十三)
  • 泻痢(三十四)
  • 卷之六道集·脉神章(下) 《难经》脉义 仲景脉义 滑氏脉义 附诸家脉义
  • 大便秘结(三十五)
  • 小便淋涩不利(三十六)
  • 发痉(三十七)
  • 无寐(三十八)
  • 疮疡出血(三十九)
  • 戒忌调护(四十)
  • 阴阳证变(四十一)
  • 论列方(外科上)
  • 发背(四十二)
  • 鲁序
  • 《难经》脉义
  • 脑疽(四十三)
  • 耳疮(四十四)
  • 鬓疽(四十五)
  • 腮(四十六)
  • 瘰(四十七)
  • 疔疮(四十八)
  • 时毒(四十九)
  • 肺痈肺痿(五十)
  • 乳痈乳岩(五十一,妇人门亦有乳证当互察之)
  • 胃脘痈(五十二)
  • 仲景脉义
  • 腹痈(五十三)
  • 肠痈(五十四)
  • 附骨疽(五十五)
  • 臀痈(五十六)
  • 流注(五十七)
  • 鹤膝风(五十八)
  • 多骨疽(五十九)
  • 下疳疮(六十)
  • 便毒(六十一)
  • 杨梅疮(六十二)
  • 滑氏脉义
  • 囊痈(六十三)
  • 悬痈(六十四)
  • 脱疽(六十五)
  • 脚发(六十六)
  • 足跟疮(六十七)
  • 肾藏风疮(六十八)
  • ?疮(六十九)
  • 天泡疮(七十)
  • 赤白游风(七十一)
  • 翻花疮(七十二)
  • 附诸家脉义
  • 痔漏(七十三,附脏毒下血按)
  • 跌打损伤(七十四)
  • 杖疮(七十五)
  • 破伤风(七十六)
  • 类破伤风(七十七)
  • 斑疹丹毒(七十八)
  • 瘤赘(七十九)
  • 疣(八十)
  • 论列方(外科下)
  • 卷之四十八大集·本草正(上) 山草部 隰草部 芳草部 蔓草部 毒草部
  • 卷之七须集·伤寒典(上) 经义(一) 伤寒总名(二) 初诊伤寒法(三) 论脉(四) 风寒辩(五) 伤寒三证(六) 六经证(七) 传经辩(八附合病并病义) 阳证阴证辩(九) 三阳阳明证(十) 两感(十一) 表里辩(十二) 寒热辩(十三) 论汗(十四) 论吐(十五) 论下(十六) 看目(十七) 舌色辩(十八) 饮水(十九) 三阳阴证辩(二十) 再论阴证阳证及李子建《伤寒十劝》之害(二十一) 论伤寒古治法(二十二) 论古法通变(二十三) 麻黄桂枝辩(二十四) 论今时皆合病并病(二十五) 治法(二十六) 论虚邪治法(二十七) 补中亦能散表(二十八) 寒中亦能散表(二十九) 伤寒三表法(三十) 伤寒无补法辩(三十一) 病宜速治(三十二)
  • 山草部
  • 隰草部
  • 芳草部
  • 蔓草部
  • 毒草部
  • 卷之四十九大集·本草正(下) 水石草部 竹木部 谷部 果部 菜部 金石部 禽兽部 虫鱼部 人部
  • 水石草部
  • 竹木部
  • 谷部
  • 果部
  • 经义(一)
  • 菜部
  • 金石部
  • 禽兽部
  • 虫鱼部
  • 人部
  • 卷之五十德集·新方八阵 新方八略引 一、补略 二、和略 三、攻略 四、散略 五、寒略 六、热略 七、固略 八、因略
  • 新方八略引
  • 一、补略
  • 二、和略
  • 三、攻略
  • 伤寒总名(二)
  • 四、散略
  • 五、寒略
  • 六、热略
  • 七、固略
  • 八、因略
  •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阵 补阵 和阵 攻阵 散阵 寒阵 热阵 固阵 因阵
  • 补阵
  • 和阵
  • 攻阵
  • 散阵
  • 初诊伤寒法(三)
  • 寒阵
  • 热阵
  • 固阵
  • 因阵
  • 卷之五十二图集·古方八阵 以下总列共一十三卷 古方总目(附古方条序)
  • 以下总列共一十三卷
  • 古方总目(附古方条序)
  • 卷之五十三图集·古方八阵 补阵
  • 卷之五十四书集·古方八阵 和阵
  • 论脉(四)
  • 卷之五十五宇集·古方八阵 攻阵
  • 卷之五十六宇集·古方八阵 散阵
  • 卷之五十七宇集·古方八阵 寒阵
  • 卷之五十八宙集·古方八阵 热阵
  • 卷之五十九宙集·古方八阵 固阵
  • 风寒辩(五)
  • 卷之六十宙集·古方八阵\因阵 眼目方 耳病方 面鼻方 口舌方 齿牙方 咽喉方 诸毒方 虫毒方 杂方
  • 眼目方
  • 耳病方
  • 面鼻方
  • 口舌方
  • 齿牙方
  • 咽喉方
  • 诸毒方
  • 虫毒方
  • 全书纪略
  • 伤寒三证(六)
  • 杂方
  • 卷之六十一长集·妇人规古方 妇人 通用方
  • 妇人
  • 通用方
  • 卷之六十二长集·小儿则古方 小儿 通用方
  • 小儿
  • 卷之六十三长集·痘疹诠古方 痘疹 麻疹方 通用方
  • 痘疹
  • 麻疹方
  • 六经证(七)
  • 卷之六十四春集·外科钤古方 外科 通用方
  • 外科
  • 传经辩(八附合病并病义)
  • 阳证阴证辩(九)
  • 三阳阳明证(十)
  • 两感(十一)
  • 表里辩(十二)
  • 寒热辩(十三)
  • 论汗(十四)
  • 论吐(十五)
  • 卷之一入集·传忠录(上) 明理(一) 阴阳篇(二) 六变辩(三) 表证篇(四) 里证篇(五) 虚实篇(六) 寒热篇(七) 寒热真假篇(八) 十问篇(九) 论治篇(十) 气味篇(十一)
  • 论下(十六)
  • 看目(十七)
  • 舌色辩(十八)
  • 饮水(十九)
  • 三阳阴证辩(二十)
  • 再论阴证阳证及李子建《伤寒十劝》之害(二十一)
  • 论伤寒古治法(二十二)
  • 论古法通变(二十三)
  • 麻黄桂枝辩(二十四)
  • 论今时皆合病并病(二十五)
  • 明理(一)
  • 治法(二十六)
  • 论虚邪治法(二十七)
  • 补中亦能散表(二十八)
  • 寒中亦能散表(二十九)
  • 伤寒三表法(三十)
  • 伤寒无补法辩(三十一)
  • 病宜速治(三十二)
  • 卷之八须集·伤寒典(下) 温病暑病(三十三) 发斑(三十四) 发黄(三十五) 发狂(三十六) 风湿(三十七) 结胸(三十八) 阴厥阳厥(三十九附脏厥蛔厥) 谵语郑声(四十) 衄血(四十一) 蓄血(四十二) 热入血室(四十三) 胸胁腹满(四十四) 呕吐哕证(四十五) 劳力感寒(四十六) 虚证(四十七) 动气(四十八) 战汗(四十九) 头汗(五十) 吐蛔(五十一) 腹痛(五十二) 下痢(五十三) 协热下痢(五十四) 小便(五十五) 死证(五十六) 伤寒逆证赋(五十七) 伤寒治例(五十八) 温中和中类 清理类 吐涌类 攻下类 培补类
  • 温病暑病(三十三)
  • 发斑(三十四)
  • 阴阳篇(二)
  • 发黄(三十五)
  • 发狂(三十六)
  • 风湿(三十七)
  • 结胸(三十八)
  • 阴厥阳厥(三十九附脏厥蛔厥)
  • 谵语郑声(四十)
  • 衄血(四十一)
  • 蓄血(四十二)
  • 热入血室(四十三)
  • 胸胁腹满(四十四)
  • 散阵

    (仲景)麻黄汤:治太阳经伤寒,发热无汗,恶寒及身痛。此峻逐阴邪之方也。

    麻黄 桂枝(各三两) 甘草(一两) 杏仁(七十个)

    上四味,以水九升,先煮麻黄减二升,去沫,纳诸药,煮取三升半,去 。温服八合,覆取微汗。

    麻黄加术汤:治风湿。

    即前方加白术四两。

    (仲景)麻黄附子细辛汤:治少阴伤寒,始得之,脉虽沉而反发热者,此阴分之表证也,宜此主之。并治寒气厥逆,头痛,脉沉细者。

    麻黄(去节) 细辛(各二两) 附子(一枚,炮去皮,切八片)

    上三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黄减二升,去上沫,纳药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    《金匮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:治风湿一身尽痛,发热,日晡剧者。因汗出当风,或久伤取冷所致。

    麻黄(去节,汤泡) 薏仁(各半两) 甘草(炙,一两) 杏仁(十个,去皮尖,炒)

    上每服四钱,水一盏半,煮八分,温服取微汗,避风。

    (仲景)麻黄附子甘草汤:治少阴伤寒,二、三日,无别证,用此微发其汗,并治风湿通身浮肿。

    麻黄(去节) 甘草(炙,各三两) 附子(一枚,炮去皮)

    上三味,以水七升,先煮麻黄一两沸,去上沫,纳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    《金匮》麻黄甘草汤:治腰以上水肿者,宜此汗之。

    麻黄(半两) 甘草(二钱半)

    上咀。用水二钟,先煮麻黄三、四沸,去沫,入甘草,再煎至八分,食远热服取汗。有人患气喘,积久不瘥,遂成水肿,服此效。

    (仲景)大青龙汤:治伤寒头痛发热,无汗而烦躁。

    麻黄(三钱) 桂枝 生姜(各一钱) 杏仁(五枚) 甘草(五分) 大枣(一枚,此非古数) 石膏(半鸡子大一块)水一钟半,煎分二服。

    (仲景)小青龙汤:治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呕哕而咳,发热,或渴,或利,或小水不利,小腹满而喘,并治肺经受寒,咳嗽喘急,宜服此以发散表邪。

    麻黄(去节) 桂枝 芍药 甘草 细辛 干姜(各三两) 半夏 五味(各半升)

    上八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黄减二升,去上沫,纳诸药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。按∶上方乃仲景古法,今当随证轻重,酌宜用之。

    (仲景)桂枝汤:治太阳经伤风,发热,自汗,恶风。

    桂枝 芍药 生姜(各三两) 甘草(二两) 大枣(十二枚)

    上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适寒温服一升。服已须臾,食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,温覆一时许,令遍身微似有汗者佳,不可令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。

    桂枝加黄 汤:治黄胆脉浮者,当以汗解之。

    即前桂枝汤加黄 二两。

    桂枝加大黄汤:

    即前桂枝汤内加大黄一两。

    栝蒌桂枝汤:治 。

    即前桂枝汤加栝蒌根二两。

    (仲景)桂枝人参汤:治太阳伤寒,表里不解,协热下利者。

    桂枝(去皮) 炙甘草(各四两) 白术 人参 干姜(各三两)

    上五味,以水九升,先煮四味取五升,后纳桂枝,更煮取三升。温服一升,日再夜一服。

    (仲景)桂枝麻黄各半汤:治太阳伤寒如疟状,发热恶寒,不能得汗,热多寒少而身痒者。

    桂枝(去皮) 麻黄(去节) 芍药 甘草(炙) 生姜(切,各一两) 大枣(四枚,擘) 杏仁(二十四个,汤浸,去皮尖)

    上七味,以水五升,先煮麻黄一、二沸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一升八合,去滓。温服六合。

    桂枝附子汤:方在热阵。治伤寒风湿身痛。

    桂枝甘草汤:方在热阵。治过汗心悸。

    桂枝葛根汤:方在痘疹。解散寒邪。

    (仲景)柴胡桂枝汤:治伤寒发热,微恶寒,支节烦疼,微呕,心下支结,外证未去者。

    柴胡(四两) 桂枝(去皮) 人参 黄芩 芍药 生姜(各一两半) 甘草(炙,一两) 半夏(二合半) 大枣(六枚,擘)

    上九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。

    (仲景)小柴胡汤:治邪在肝胆半表半里之间,寒热往来,喜呕,或日晡发热,胁痛耳聋,郁怒 疟等证。

    柴胡(半斤) 半夏(半升) 人参 黄芩 生姜 甘草(各三两) 大枣(十二枚,擘)

    上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若胸中烦而不呕,去半夏、人参,加栝蒌实一枚;若渴者,去半夏,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,栝蒌根四两;若腹中痛者,去黄芩,加芍药三两;若胁下痞硬,去大枣,加牡蛎四两;若心下悸,小便不利者,去芩,加茯苓四两;若不渴,外有微热者,去人参,加桂三两,温覆取微汗愈;若咳者,去人参、大枣、生姜,加五味子半升,干姜二两。

    按∶上方乃汉时古数也,今方改用柴胡(二、三钱) 半夏 黄芩(各一、二钱) 人参(二、三钱) 甘草(五、七分)

    上加姜、枣,水煎服。

    (薛氏)加味小柴胡汤:亦名柴胡栀子散。治乳母肝火发热,致儿为患,及风热生痰等证。

    即前方加丹皮、栀子。

    《良方》加味小柴胡汤:治伤寒胁痛,及少阳厥阴热疟。

    即前方小柴胡汤加枳壳(面炒)、牡蛎粉加姜三片,枣二枚,水二钟,煎服。

    加减小柴胡汤:治脉弦,寒热,腹中痛。

    即前小柴胡汤去黄芩,加芍药。

    加姜、枣,水煎服。

    柴胡石膏汤:治少阳阳明外感挟火,头痛口干,身热恶寒拘急。

    柴胡(二钱) 石膏(三钱) 甘草(一钱)

    上用姜、水煎服。气虚者,加人参。

    大柴胡汤:方在攻阵。治表证未除,里证又急,汗下兼行,宜此。

    柴平汤:方在和阵。治湿疟一身尽痛。

    柴苓汤:方在和阵。治身热烦渴泄泻。

    加减柴苓汤:方在和阵。治诸疝。和肝肾,顺气除湿。

    (仲景)四逆散:治阳气亢极,血脉不通,四肢厥逆,在臂胫之下者。若是阴证,则上过于肘,下过于膝,以此为辩,乃不当用此也。

    柴胡 芍药 甘草 枳壳(各等分)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米饮调下,日三服。嗽加五味子、干姜各五分;悸者,加桂五分;腹痛,加附子一枚炮令坼;泄利下重者,浓煎韭白汤调服。

    (仲景)葛根汤:治太阳伤寒,项背强几几,无汗恶风,及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者。此即桂枝汤加麻黄、葛根也。

    葛根(四两) 麻黄(去节) 生姜(各三两) 桂(去皮) 芍药 甘草(炙,各二两) 大枣(十二枚上七味, 咀。以水一斗,先煮麻黄、葛根减二升,去沫,纳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覆取微似汗,不须啜粥,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。

    升麻葛根汤:治伤寒阳明经证,目痛鼻干不眠,无汗恶寒发热,及小儿疮疹疫疠等证。

    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(各等分)水二钟,煎一钟,寒多,热服;热多,温服。

    柴葛解肌汤:此《槌法》加减方。治足阳明证,目痛鼻干不眠,头疼,眼眶痛,脉微洪者。

    柴胡 干葛 甘草 黄芩 芍药 羌活 白芷 桔梗水二钟,姜三片,枣二枚,槌法加石膏末一钱煎之,热服。本经无汗恶寒者去黄芩,冬月,加麻黄;他时,加苏叶。

    葛根葱白汤:治伤寒已汗未汗,头痛。

    葛根 芍药 川芎 知母(各二钱) 生姜(二钱) 葱白(五寸)水二钟,煎一钟服。

    连须葱白汤:治伤寒已汗未汗,头痛如破。

    连须葱白(切,半片) 生姜(二两)水三钟,煎一钟半,分二服。

    《局方》参苏饮:治四时感冒伤寒,头痛发热,恶寒无汗,及伤风咳嗽声重,涕唾稠粘,潮热往来。此药解肌宽中,孕妇伤寒、痘疹并治。

    人参 苏叶 干葛 前胡 陈皮 枳壳 半夏 茯苓(各八分) 木香 桔梗 甘草(各五分)水二钟,姜五片,枣一枚,煎八分,热服。

    加减参苏饮:方在痘疹。治痘疹初热见点,解利之药。

    败毒散:亦名人参败毒散。治四时伤寒瘟疫,憎寒壮热,风湿风眩项强,身体疼痛,不问老少皆可服。或岭南烟瘴之地,疫疠时行,或处卑湿,香港脚痿弱等证,此药不可缺,日三服,以效为度。

    人参 茯苓 枳壳 甘草 川芎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桔梗(各等分)水一钟半,姜三片,煎服;或为细末,沸汤点服。

    加味败毒散:方在外科。解利足三阳热毒,寒热如疟。

    荆防败毒散:方在痘疹。发散痘疹俱可用。

    《局方》五积散:治感冒寒邪,头疼身痛,项背拘急,恶寒呕吐,肚腹疼痛,及寒湿客于经络,腰脚骨髓酸痛,及痘疮寒胜等证。

    当归 麻黄 苍术 陈皮(各一钱) 浓朴(制) 干姜(炮) 芍药 枳壳(各八分) 半夏(炮)白芷(各七分) 桔梗 炙甘草 茯苓 肉桂 人参(各五分) 川芎(四分)水二钟,姜三片,葱白三茎,煎八分,不拘时服。

    又歌曰∶痢后遍生脚痛风,《局方》五积自能攻。

    就中或却麻黄去,酒煮多多服见功。

    十神汤:治时气瘟疫,感冒风寒,发热憎寒,头痛咳嗽无汗。此药不拘阴阳两感,一切发散宜此。

    紫苏 干葛 升麻 芍药(各一钱) 麻黄 川芎 甘草(各八分) 白芷 陈皮 香附(各六分)水二钟,姜三片,煎服。

    (东垣)升阳散火汤:治胃虚血虚,因寒邪郁遏阳气,以致肌表俱热如火,扪之烙手。此火郁发之之剂也。

    升麻 葛根 羌活 独活 芍药 人参(各五分) 防风 炙甘草(各三分) 生甘草(二分) 柴胡(八分)水一钟半,加生姜三片,煎服。忌生冷。

    升阳益胃汤:方在和阵。治秋燥行令,阳气渐衰,恶寒体倦。

    圣散子:治一切山岚瘴气,时行瘟疫,伤寒风湿等疾,有非常之功,如李待诏所谓内寒外热,上实下虚者,此药尤效通神。宋嘉 中,黄州民病疫瘴大行,得此药痊活者不可胜纪,苏东坡撰文勒石以广其传,圣散子之功益着。徽州郑尚书在金陵,用此方治伤寒,活人甚众。故知其大能发散寒湿,驱除瘴疟,实有超凡之效也。

    苍术(制) 防风 浓朴(姜炒) 猪苓 泽泻(煨,各二两) 白芷 川芎 赤芍药 藿香柴胡(各半两) 麻黄 升麻 羌活 独活 枳壳 吴茱萸(泡) 细辛 本 茯苓(各七钱) 石菖蒲 草豆蔻 良姜(各八钱) 甘草(二两半) 大附子(一枚)

    上为粗末。每服三钱,水二钟,枣一枚,煎八分,稍热服。

    (易老)九味羌活汤:一名羌活冲和汤。治四时不正之气,感冒风寒,憎寒壮热,头疼身痛,口渴,人人相似者,此方主之。

    羌活 防风 苍术(各一钱) 白芷 川芎 生地 黄芩 甘草(各钱半) 细辛(七分)水二钟,姜三片,枣一枚,煎八分,热服取汗。有汗者,去苍术,加白术;渴者,加葛根、石膏。

    六神通解散:方在寒阵。治发热头痛,脉洪身热无汗。

    《局方》消风百解散:治四时伤寒,头痛发热,及风寒咳嗽,鼻塞声重,或喘急。

    荆芥穗 麻黄 白芷 苍术 陈皮(各一钱) 甘草(五分)水一钟半,加姜、葱煎八分,热服。嗽甚者,加乌梅一个。

    《局方》消风散:一名人参消风散。治风热上攻,头目昏眩,鼻塞声重,及皮肤顽麻,瘾疹瘙痒等证。

    荆芥穗 炙甘草 人参 川芎 防风 羌活 蒲荷 蝉蜕(炒) 僵蚕(炒) 茯苓(各二钱)陈皮 浓朴(各一钱)

    上为末。每服二、三钱,茶清调服,疮癣温酒下。

    (子和)风消散:

    照前方,但无荆芥、防风、薄荷、甘草四味。

    二味消风散:治皮肤瘙痒不能忍。

    苏州薄荷叶 蝉蜕(去头足土,各等分)

    上为末。食远温酒调下二钱。

    《大旨》黄芩半夏汤:专治寒包热,兼治表里。

    黄芩(酒炒) 半夏 麻黄 紫苏 桔梗 枳壳 杏仁 甘草(等分)水二钟,姜三片,枣二枚,煎八分,食远服。天寒,加桂枝。

    《金匮》续命汤:治中风肢体不收,口不能言,冒昧不知痛处,拘急不能转侧,并治但伏不得卧,咳逆上气,面目浮肿。

    麻黄(去节) 人参 当归 石膏 桂枝 川芎 干姜 甘草(各三两) 杏仁(四十枚,去皮尖)

    上九味,以水一斗,煮取四升,温服一升。当小汗,薄覆脊,凭几坐,汗出则愈。不汗更服。无所禁忌,勿当风。

    《千金》小续命汤:通治八风五痹痿厥等证,又于六经分别随证加减用之。

    麻黄(去节) 人参(去芦) 黄芩(去腐) 芍药 甘草(炙) 川芎 白术 防己 杏仁(去皮尖,炒) 官桂(各一两) 防风(一两半) 附子(炮去皮脐,半两)

    上 咀。每服五钱,用水一钟半,加姜五片,枣一枚,煎八分,温服。春夏,加石膏、知母、黄芩;秋冬,加官桂、附子、芍药。可随证增减诸药用。

    附云岐子加减法∶如精神恍惚,加茯苓、远志;心烦多惊,加犀角;骨节间烦疼有热者,去附子,倍芍药;骨间冷痛,倍用桂枝、附子;燥闷、小便涩,去附子,倍芍药,入竹沥一合煎;脏寒下痢,去防己、黄芩,倍附子、白术一两;热痢,减去附子;脚弱,加牛膝、石斛各一两;身痛,加秦艽一两;腰痛,加桃仁、杜仲各半两;失音,加杏仁一两;自汗者,去麻黄、杏仁,加白术;春,加麻黄一两;夏,加黄芩七钱;秋,加当归四两;冬,加附子半两。

    《千金》大续命汤:

    即前方《金匮》续命汤去人参,加黄芩、荆沥。《元戎》方用竹沥。

    续命煮散:补虚消风,通经络,行气血,除螈 疼痛。

    人参 熟地黄 当归 川芎 芍药 防风 荆芥 独活 细辛 葛根 甘草 远志 半夏(各五钱) 桂心(七钱半)

    上每服一两,水二钟,生姜三片,煎八分,温服。汗多者,加牡蛎粉一钱半。

    《宝鉴》秦艽升麻汤:治中风手足阳明经,口眼 斜,四肢拘急,恶风寒。

    升麻 葛根 甘草(炙) 芍药 人参(各半两) 秦艽 白芷 防风 桂枝(各三钱)每服一两,水二钟,连须葱白头三茎,煎至一钟,食后稍热服,避风寒卧,得微汗即止。

    愈风汤:治中风诸证,当服此药,以行导诸经,则大风悉去,纵有微邪,只从此药加减治之。若初觉风动,服此不致倒仆,此乃治未病之要药也。

    羌活 甘草 防风 当归 蔓荆子 川芎 细辛 黄 枳壳 人参 麻黄 白芷 甘菊薄荷 枸杞子 知母 地骨皮 独活 秦艽 黄芩 芍药 苍术 生地黄(各四两) 肉桂(一两)

    上 咀。每服一两,水二钟,生姜三片,煎七分,空心临卧服。空心一服,吞下二丹丸,谓之重剂;临卧一服,吞下四白丹,谓之轻剂。假令一气之微汗,用愈风汤三两,加麻黄一两,作四服,加姜五、七片,空心服,以粥投之,得微汗则佳;如一旬之通利,用愈风汤三两,加大黄一两,亦作四服,每服加生姜五、七片,临卧煎服,得利为度。又洁古羌活愈风汤∶即同前方加柴胡、杜仲、半夏、浓朴、防己、白茯苓、前胡、熟地黄、石膏等九味,共三十三味,云治肝肾虚,筋骨弱,言语艰难,精神昏愦,风湿内弱,风热体重,或瘦而一肢偏枯,或肥而半身不遂。心劳则百病生,心静则万邪息,此药能安心养神,调阴阳,无偏胜。

    景岳曰∶中风一证,病在血分,多属肝经,肝主风木,故名中风,奈何自唐宋名家以来,竟以风字看重,遂多用表散之药。不知凡病此者,悉由内伤,本无外感,既无外感而治以发散,是速其危耳。若因其气血留滞,而少佐辛温以通行经络则可,若认为风邪,而必用取汗以发散则不可。倘其中亦或有兼表邪而病者,则诸方亦不可废,故择其要者详录之,亦以存古人之法耳。

    胃风汤:治虚风能食,牙关紧急,手足搐挛,胃风面肿。

    白芷(一钱二分) 升麻(二钱) 葛根 苍术 蔓荆子 当归(各一钱) 甘草(炙) 柴胡 本羌活 黄柏 草豆蔻 麻黄(各五分)水二钟,姜三片,枣二枚,煎八分,温服。

    地黄散:治中风四肢拘挛。

    干地黄 甘草(炙) 麻黄(去节,各一两)

    上 咀。用酒三升,水七升,煎至四升,去 ,分作八服。日进二服,不拘时。

    (东垣)羌活附子汤:治冬月犯寒,脑痛齿亦痛,名曰脑风。

    羌活 苍术(各五分) 制附子(炮) 麻黄 防风 白芷 僵蚕 黄柏(各七分) 升麻 甘草(各二分) 黄 (三分) 佛耳草(无嗽不用)水一钟半,煎八分,温服。一方有细辛。

    《宝鉴》羌活附子汤:方在热阵。治呃逆。

    羌活胜风汤:治两眼眵多 燥,紧涩羞明,赤脉贯晴,头痛鼻塞,肿胀涕泪,脑颠沉重,眉骨酸疼,外翳如云雾丝缕,秤星螺盖。

    羌活 防风 荆芥穗 白芷 独活 柴胡 薄荷叶 白术 桔梗 前胡 枳壳 甘草川芎 黄芩(各五分)水二钟,煎一钟,热服。

    《圣惠》川芎散:治偏正头风疼痛。

    川芎 羌活 细辛 香附 槐花 甘草(炙) 石膏(各半两) 荆芥穗 薄荷 菊花 茵陈防风(各一两)

    上为末。每服二钱,食后茶清调服。忌动风物。

    《玉机》川芎散:治风热头痛不清及目病。

    川芎(三分) 羌活 防风 本 升麻 甘草(各一钱) 柴胡(七分) 黄芩(炒) 黄连(各四钱)生地(二钱)

    上为末。每服一、二钱,茶清调下。

    《局方》川芎茶调散:治伤风上攻,偏正头痛,鼻塞声重。

    薄荷叶(二两) 川芎 荆芥穗(各一两) 羌活 白芷 甘草(各五钱) 细辛 防风(各二钱半)

    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食后茶清调下。

    《局方》神术散:治四时瘟疫伤寒,发热恶寒,头疼,项强身痛,及伤风头痛,鼻塞声重,咳嗽。

    苍术 本 白芷 细辛 羌活 川芎 炙甘草(各一钱)水一钟半,姜三片,葱白三寸,煎服。

    《良方》天香散:治年久头风不得愈者。

    南星(制) 半夏(制) 川乌(去皮) 白芷(各二钱)

    上作一服,水二钟,加生姜自然汁小半盏,煎一盏。食远服。

    《直指》芎芷散:治风壅头痛。

    川芎 白芷 荆芥穗 软石膏上为末,每服一钱,食后沸汤调下。

    芎辛导痰汤:治痰厥头痛。

    川芎 细辛 南星 橘红 茯苓(各钱半) 半夏(二钱) 枳实 甘草(各一钱)水一钟半,姜七片,煎八分,食后服。

    《奇效》上清散:治头痛,眉骨痛,眼痛不可忍者。

    川芎 郁金 芍药 荆芥穗 芒硝(各半两) 蒲荷叶(一钱) 片脑(半钱)

    上为细末。每用一字,鼻内搐之。一方有乳香、没药各一钱。

    《本事》透顶散:治偏正头风,夹脑风,并一切头风,不问年深日近。

    细辛(表白者,三茎) 瓜蒂(七个) 丁香(三粒) 糯米(七粒) 脑子 麝香(各一豆许)

    上将脑、麝另研极细,却将前四味亦另研细末,然后并研令匀,用瓷罐盛之,谨闭罐口。用时随左右搐之一大豆许,良久出涎则安。

    菊花散:治风热上攻,头痛不止。

    甘菊花 旋复花 防风 枳壳 羌活 蔓荆子 石膏 甘草(各一钱)水一钟半,姜五片,煎七分,不拘时服。

    《宝鉴》如圣散:治眼目、偏痛、头风。

    麻黄(烧灰,半两) 盆硝(二钱半) 麝香 脑子(各少许)

    上为细末搐之。

    点头散:治偏正头痛。

    川芎(一两) 香附(四两,炒去毛)

    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食后茶清调服。

    (东垣)清空膏: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者。善疗风湿热上壅头目,及脑痛不止。若除血虚头痛者,非此所宜。

    川芎(五钱) 柴胡(七钱) 黄连(酒炒) 防风 羌活(各一两) 炙甘草(一两半) 细挺子黄芩(一两,一半炒,一半酒洗)

    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匕,热茶调如膏,抹在口内,少用白汤送下,临卧。如若头痛,每服加细辛二分;如太阴脉缓有痰,名曰痰厥头痛,减羌活、防风、川芎、甘草,加半夏一两五钱。

    愈风饼子:治头风疼痛。

    川乌(炒,半两) 川芎 甘菊 白芷 防风 细辛 天麻 羌活 荆芥 薄荷上为细末,水浸蒸饼为剂,捏作饼子。每服三、五饼,细嚼茶酒任下,不拘时。

    《本事》治八般头风:

    草乌尖 细辛(等分) 黄丹(少许)

    上为细末,用苇管搐入鼻中。

    《百一》都梁丸:治风吹项背,头目昏眩,脑痛,及妇人胎前产后伤风头痛。

    白芷(大块白者,沸汤泡切)

    上为末,炼蜜丸,弹子大。每用一丸,细嚼荆芥点茶下。

    《和剂》三 汤:治感冒风寒,鼻塞声重,语音不出,咳嗽喘急,胸满多痰。

    麻黄(连节) 杏仁(连皮尖) 生甘草上咀。每服五钱,姜三、五片,水煎,食远服。若憎寒恶风,欲取汗解,加桔梗、荆芥,白五 汤,治咽痛。

    《局方》华盖散:治肺受风寒,头痛发热,咳嗽痰饮。

    麻黄(去节) 苏子 桑白皮 杏仁(去皮尖,炒) 赤茯苓 橘红(各一钱) 甘草(五分)水二钟,姜五片,枣一枚,煎八分,食后服。

    冲和散 治感冒风湿,头目不清,鼻塞声重,倦怠欠伸出泪。

    苍术(四两,米泔浸炒) 荆芥 甘草(炙,八钱)

    上为末。姜汤调服二钱。

    金沸草散:治肺感寒邪,鼻塞声重,咳嗽不已,憎寒发热,无汗恶风,或热壅膈间,唾浊痰甚。

    旋复花 麻黄 荆芥(各一钱) 前胡 半夏 芍药(各八分) 甘草(炙,五分)水二钟,姜三片,枣一枚,煎八分,食远服。

    《三因》旋复花汤:治风寒暑湿伤肺,喘嗽大甚,坐卧不宁。

    旋复花 前胡 甘草 茯苓 半夏曲 杏仁 麻黄 荆芥穗 五味子 赤芍药(各等分)

    上每服五钱,加姜、枣水煎。有汗者勿服。

    《良方》旋复花汤:治风痰呕逆,饮食不下,头目昏闷等证。

    旋复花 枇杷叶 川芎 细辛 赤茯苓(各一钱) 前胡(一钱半)

    上加姜、枣水煎服。

    《医林》桑皮散:治上焦热壅,咳嗽连声,血腥并气不得透。

    桑皮 柴胡 前胡 紫苏 薄荷 枳壳 桔梗 赤茯苓 黄芩 炙甘草(等分)

    上咀。每服七、八钱,水一钟半,煎七分,食远温服。

    《简易》苏陈九宝汤:治老人小儿素有喘急,遇寒暄不常,发则连绵不已,咳嗽哮吼,夜不得卧。

    麻黄 紫苏 薄荷 桂枝 桑白皮 大腹皮 陈皮 杏仁 甘草(各六分)水一钟半,姜三片,乌梅一个,煎七分服。

    《局方》羌活散:治风邪壅滞,鼻塞声重,头目昏眩,遍身拘急,肢节烦痛,天阴愈觉不安者。

    羌活 麻黄 防风 细辛 川芎 菊花 枳壳 蔓荆子 前胡 白茯苓 甘草 石膏黄芩(等分)水一钟半,姜三片,煎服。

    羌活散:治风痹手足不仁。

    羌活 防己 防风 枣仁 当归 川芎(各一两) 附子(炮去皮脐) 麻黄(去根节) 天麻各(一两半) 黄松节 薏仁(各二两) 荆芥(一握)

    上为细末,每服二钱,不拘时温酒调下。

    《得效》芎芷香苏散:散风消痰,理香港脚。

    川芎 甘草(二钱) 苏叶 干葛 白茯苓 柴胡(各半两) 半夏(六钱) 枳壳(炒,三钱) 桔梗(生,二钱半) 陈皮(三钱半)每服三钱,水一钟,姜三片,枣一枚,煎八分,不拘时温服。

    《金匮》越婢汤:治风水恶风,一身悉肿,脉浮不渴,续自汗出,无大热。

    麻黄(一两) 石膏(半斤) 生姜(三两) 甘草(二两) 大枣(十五枚)

    上五味,以水六升,先煮麻黄去上沫,纳诸药,煮取三升。分温三服。恶风者,加附子一枚;风水,加白术四两。(《古今录验》方)即名越婢加术汤。

    《金匮》越婢加半夏汤:治肺胀咳喘上气,目如脱状,脉浮大者。

    麻黄(六两) 石膏(半斤) 生姜(三两) 甘草(二两) 大枣(十五枚) 半夏(半斤)

    上六味,以水六升,先煮麻黄去上沫,纳诸药,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。

    当归汤:治肺痹上气,闭塞胸中,胁下支满,乍作乍止,不得饮食,唇干舌燥,手足冷痛。

    当归(焙) 防风(去叉) 黄 (各二两) 人参 细辛 黄芩(去腐,各一两) 桂心(三两) 柴胡(八两) 半夏(汤炮,五两) 杏仁(去皮尖,炒,五十个) 麻黄(去根节,水煮二三沸,掠去沫,晒干,一两)

    上 咀。每服五、七钱,水一钟,姜七片,枣二枚,煎七分,不拘时温服,日三夜二。

    羌活胜湿汤:方在和阵。治外伤湿气,一身尽痛。

    《局方》乌药顺气散:治风气攻注,四肢骨节疼痛,遍体顽麻,瘫痪香港脚,语言蹇涩,痿弱等证。先宜服此以疏气道,然后随证用药。

    乌药 麻黄 白芷 川芎 桔梗 橘红 枳壳(麸炒) 甘草(炙) 僵蚕(炒,各一两) 干姜(炮,五钱)

    上每服五钱,姜、水煎服。

    通关散:方在因阵。搐鼻取嚏,开通牙关。

    神效左经丸:治诸风寒湿痹,麻木不仁,肢体手足疼痛,极效。

    苍术(米泔浸) 草乌(去皮) 葱白 干姜(各四两)

    上四味,捣烂装入瓶内按实,密封瓶口,安于暖处,三日取出晒干,入后药。按∶此方当加当归六两更佳。

    金毛狗脊 本 白芷 破故纸(酒浸,焙干) 抚芎 小茴香(炒) 穿山甲(炮) 牛膝(酒浸,各三两) 川乌(炮) 木瓜 白附子 虎胫骨(酥炙) 乳香(炙) 没药(炙,各一两,另研)

    上为末,酒糊丸,小豆大。每服三、四十丸,空心酒下。

    《三因》麻黄左经汤:治风寒暑湿四气流注足太阳经,腰足挛痹,关节重痛,憎寒发热,无汗恶寒,或自汗恶风头痛。

    麻黄(去节) 干葛 细辛 防风 桂心 羌活 苍术 防己(酒拌) 茯苓 炙甘草(各一钱一分)水二钟,姜三片,枣一枚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    《三因》半夏左经汤:治足少阳经为四气所乘,以致发热,腰胁疼痛,不食,热闷烦心,腿痹纵缓。

    半夏(制) 干葛 细辛 柴胡 防风 桂心 干姜(炮) 白术 麦冬 黄芩 茯苓 炙甘草(各一钱)水二钟,姜三片,枣一枚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    《三因》大黄左经汤:治四气流注足阳明经,致腰脚肿痛不可行,大小便秘,或恶饮食,喘满自汗,呕吐腹痛。

    大黄(煨) 细辛 羌活 前胡 杏仁(去皮尖,炒) 浓朴(制) 枳壳 黄芩 茯苓 炙甘草(各一钱)水二钟,姜三片,枣二枚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    《千金》第一麻黄汤:治恶风毒瓦斯,脚弱无力,顽痹,四肢不仁,失音不能言,毒瓦斯冲心。有人病此者,但一病相当,即服此第一方,次服第二、第三、第四方。

    麻黄(一两) 大枣(十二枚) 茯苓(三两) 杏仁(三十枚) 防风 当归 白术 川芎 升麻 芍药黄芩 桂心 麦冬 甘草(各二两)

    上 咀。以水九升,清酒二升,合煮取二升半,分四服,日三夜一。覆令小汗,粉之,莫令见风。

    《千金》第二独活汤:

    独活(四两) 熟地黄(三两) 生姜(五两) 葛根 桂心 甘草 芍药 麻黄(各二两)

    上 咀。以水八升,清酒二升,合煎取二升半,分四服,日三夜一。脚弱者,特忌食瓠子、蕺菜,犯之则一世不愈。

    《千金》第三兼补浓朴汤:并治诸气咳嗽,逆气呕吐。

    浓朴 川芎 桂心 熟地黄 芍药 当归 人参(各二两) 黄 甘草(各三两) 吴茱萸(二升) 半夏(七两) 生姜(一斤)

    上 咀。以水二斗,煮猪蹄一具,取汁一斗二升,去上肥腻,入清酒三升,合煮取三升,分四服。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,更进服。

    《千金》第四风引独活汤:兼补方。

    独活(四两) 茯苓 甘草(各三两) 升麻(一两半) 人参 桂心 防风 芍药 当归 黄干姜 附子(各二两) 大豆(二升)

    上 咀。以水九升,清酒三升,合煮三升半,分四服,相去如人行二十里久,更进服。

    独活汤:治香港脚阳虚寒胜,经气不行,顽肿不用,如神。

    独活 麻黄(去节) 川芎 熟附子 牛膝 黄 (炙) 人参 当归 白芍药 白茯苓白术 杜仲(炒) 干姜 肉桂 木香 甘草(炙,等分)

    上 咀。每服五、七钱,水一钟半,姜三片,枣三枚,煎八分,食前温服。

    追毒汤:治肝脾肾三经为风寒热湿毒瓦斯上攻,阴阳不和,四肢拘挛,上气喘满,小便秘涩,心热烦闷,遍身浮肿,脚弱不能行步。

    半夏(汤泡七次) 黄 (去芦) 甘草(炙) 当归(去芦) 人参(去芦) 浓朴(姜制) 独活(去芦) 橘红(各一两) 熟地黄 枳实(麸炒) 芍药 麻黄(去节,各二两) 桂心(三两)

    上 咀。每服八钱,水一钟半,生姜七片,枣三枚,煎八分,食前温服,日三夜一。

    《局方》排风汤:治风虚冷湿,邪气入脏,狂言妄语,精神错乱,及五脏风邪等证。

    防风 白术 当归(酒浸) 芍药 肉桂 杏仁 川芎 白藓皮 甘草(炙,各一钱) 麻黄(去节) 茯苓 独活(各三钱)

    上分二服,水二钟,姜三片,煎七分,食远服。

    阳毒升麻汤:治阳毒,赤斑狂言,吐脓血。

    升麻(一钱半) 犀角(磨) 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(各八分)水一盏半,煎八分,纳犀角汁和匀服。

    栝蒌根汤:治风温大渴。

    栝蒌根 干姜 防风 人参 甘草(各一钱) 石膏(三钱) 水一盏半,煎八分服。

    再造散:治伤寒头痛发热,恶寒无汗,用表药而汗不出,脉无力者。此以阳虚不能作汗,名曰无阳。若医不识此,复用麻黄等药,及覆逼取汗,误杀者多矣。

    人参 黄 川芎 甘草 熟附子 桂枝 细辛 羌活 防风 煨生姜 夏月热甚,或加石膏水一钟半,枣二枚,煎八分,温服。

    《本事》枳壳煮散:治悲哀烦恼伤肝,两胁骨痛,筋脉紧,腰脚重滞,筋急不能举动,此药大治胁痛。

    枳壳(麸炒,四两) 细辛 川芎 桔梗 防风(各二两) 葛根(一两半) 甘草(一两)

    上咀。每服七、八钱,水一钟半,姜、枣同煮,食煎温服。

    柴胡疏肝散:治胁肋疼痛,寒热往来。

    陈皮(醋炒) 柴胡(各二钱) 川芎 枳壳(麸炒) 芍药(各一钱半) 甘草(炙,五分) 香附(一钱半)水一钟半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    《本事》桂枝散:治因惊伤肝,胁骨疼痛不已。

    枳壳(一两,小者) 桂枝(半两)

    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姜、枣汤调下。

    (河间)葛根汤:治寒邪在经,胁下疼痛不可忍。

    葛根 桂枝 川芎 细辛 防风(各一钱) 麻黄 枳壳 芍药 人参 炙甘草(各八分)

    上咀。水一钟半,姜三片,煎八分,食远温服。

    升麻汤:治无汗而喘,小便不利,烦渴发斑。

    升麻 苍术 麦门冬 麻黄(各一钱) 黄芩 大青(各七分) 石膏(一、二钱) 淡竹叶(十片)水二钟,煎八分,温服。

    (仲景)柴胡桂枝干姜汤:治伤寒五、六日,汗下后,但头汗出,往来寒热,心烦者,邪未解也。

    柴胡(半斤) 桂枝(三两) 干姜(二两) 栝蒌根(四两) 黄芩(三两) 牡蛎( ,二两) 甘草(炙,二两)

    上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初服微烦,再服汗出便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