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景岳全书》 > 山草部
  • 明·张介宾
  • 六变辩(三)
  • 呕吐哕证(四十五)
  • 劳力感寒(四十六)
  • 虚证(四十七)
  • 动气(四十八)
  • 战汗(四十九)
  • 头汗(五十)
  • 吐蛔(五十一)
  • 腹痛(五十二)
  • 下痢(五十三)
  • 协热下痢(五十四)
  • 表证篇(四)
  • 小便(五十五)
  • 死证(五十六)
  • 伤寒逆证赋(五十七)
  • 伤寒治例(五十八)
  • 温中和中类
  • 清理类
  • 吐涌类
  • 攻下类
  • 培补类
  • 卷之九从集·杂证谟(内容缺
  • 里证篇(五)
  • 卷之十从集·杂证谟 诸风
  • 诸风
  • 卷之十一从集·杂证谟 非风 厥逆 伤风
  • 非风
  • 厥逆
  • 伤风
  • 卷之十二从集·杂证谟 风痹 汗证 痉证
  • 风痹
  • 汗证
  • 痉证
  • 虚实篇(六)
  • 卷之十三性集·杂证谟 瘟疫
  • 瘟疫
  • 卷之十四性集·杂证谟 疟疾 瘴气
  • 疟疾
  • 瘴气
  • 卷之十五性集·杂证谟 寒热 暑证 火证
  • 寒热
  • 暑证
  • 火证
  • 卷之十六理集·杂证谟 虚损 劳倦内伤 关格
  • 寒热篇(七)
  • 虚损
  • 劳倦内伤
  • 关格
  • 卷之十七理集·杂证谟 饮食门 脾胃 眩运
  • 饮食门
  • 脾胃
  • 眩运
  • 卷之十八理集·杂证谟 怔忡惊恐 不寐 三消干渴
  • 怔忡惊恐
  • 不寐
  • 寒热真假篇(八)
  • 三消干渴
  • 卷之十九明集·杂证谟 咳嗽 喘促 呃逆 郁证
  • 咳嗽
  • 喘促
  • 呃逆
  • 郁证
  • 卷之二十明集·杂证谟 呕吐 霍乱 恶心嗳气
  • 呕吐
  • 霍乱
  • 恶心嗳气
  • 十问篇(九)
  • 卷之二十一明集·杂证谟 吞酸 反胃 噎膈 嘈杂
  • 吞酸
  • 反胃
  • 噎膈
  • 嘈杂
  • 卷之二十二心集·杂证谟 肿胀
  • 肿胀
  • 卷之二十三心集·杂证谟 积聚 痞满
  • 积聚
  • 痞满
  • 论治篇(十)
  • 卷之二十四心集·杂证谟 泄泻 痢疾
  • 泄泻
  • 痢疾
  • 卷之二十五心集·杂证谟 心腹痛 胁痛 腰痛
  • 心腹痛
  • 胁痛
  • 腰痛
  • 卷之二十六必集·杂证谟 头痛 面病 口舌
  • 头痛
  • 面病
  • 气味篇(十一)
  • 口舌
  • 卷之二十七必集·杂证谟 眼目 耳证 鼻证
  • 眼目
  • 耳证
  • 鼻证
  • 卷之二十八必集·杂证谟 声喑 咽喉 齿牙
  • 声喑
  • 咽喉
  • 齿牙
  • 卷之二十九必集·杂证谟 遗精 淋浊 遗溺
  • 卷之二入集·传忠录(中) 神气存亡论(十二) 君火相火论(十三) 先天后天论(十四) 标本论(十五) 求本论(十六) 治形论(十七) 脏象别论(十八) 天年论(十九) 中兴论(又十九) 逆数论(二十) 反佐论(二十一) 升阳散火辩(二十二) 夏月伏阴续论(二十三) 阳不足再辩(二十四) 小儿补肾论(二十五)
  • 遗精
  • 淋浊
  • 遗溺
  • 卷之三十贯集·杂证谟 血证
  • 血证
  • 卷之三十一贯集·杂证谟 痰饮 湿证 黄疸
  • 痰饮
  • 湿证
  • 黄疸
  • 卷之三十二贯集·杂证谟 脚气 痿证 阳痿
  • 贾序
  • 神气存亡论(十二)
  • 脚气
  • 痿证
  • 阳痿
  • 卷之三十三贯集·杂证谟 疝气 脱肛
  • 疝气
  • 脱肛
  • 卷之三十四天集·杂证谟 癫狂痴呆 癃闭 秘结 诈病 疠风
  • 癫狂痴呆
  • 癃闭
  • 秘结
  • 君火相火论(十三)
  • 诈病
  • 疠风
  • 卷之三十五天集·杂证谟 诸虫 诸毒(附虫毒)
  • 诸虫
  • 诸毒(附虫毒)
  • 卷之三十六天集·杂证谟 诸气-经义 天地气(一) 阴阳气(二) 时气(三) 运气(四) 经气脏气(五) 脉气(六) 形气(七) 血气(八) 营卫气(九) 谷气(十) 气味(十一) 酒气(十二) 邪气(十三) 病气(十四) 治气(十五) 总论气理(十六) 论调气(十七) 述古(十八、共二条)
  • 诸气-经义 天地气(一) 阴阳气(二) 时气(三) 运气(四) 经气脏气(五) 脉气(六) 形气(七) 血气(八) 营卫气(九) 谷气(十) 气味(十一) 酒气(十二) 邪气(十三) 病气(十四) 治气(十五) 总论气理(十六) 论调气(十七) 述古(十八、共二条)
  • 天地气(一)
  • 阴阳气(二)
  • 时气(三)
  • 先天后天论(十四)
  • 运气(四)
  • 经气脏气(五)
  • 脉气(六)
  • 形气(七)
  • 血气(八)
  • 营卫气(九)
  • 谷气(十)
  • 气味(十一)
  • 酒气(十二)
  • 邪气(十三)
  • 标本论(十五)
  • 病气(十四)
  • 治气(十五)
  • 总论气理(十六)
  • 论调气(十七)
  • 述古(十八、共二条)
  • 卷之三十七天集·杂证谟 死生-经义 寿夭(一) 神气死证(二) 阴阳死证(三) 脉色死证(四) 病传死期(五) 岁时死证(六) 诸经死证(七) 诸病死证(八) 伤寒死证(九) 误治死证(十) 痈疽死证(十一) 绝谷死证(十二) 乳子死证(十三) 述古(十四)
  • 死生-经义 寿夭(一) 神气死证(二) 阴阳死证(三) 脉色死证(四) 病传死期(五) 岁时死证(六) 诸经死证(七) 诸病死证(八) 伤寒死证(九) 误治死证(十) 痈疽死证(十一) 绝谷死证(十二) 乳子死证(十三) 述古(十四)
  • 寿夭(一)
  • 神气死证(二)
  • 阴阳死证(三)
  • 求本论(十六)
  • 脉色死证(四)
  • 病传死期(五)
  • 岁时死证(六)
  • 诸经死证(七)
  • 诸病死证(八)
  • 伤寒死证(九)
  • 误治死证(十)
  • 痈疽死证(十一)
  • 绝谷死证(十二)
  • 乳子死证(十三)
  • 治形论(十七)
  • 述古(十四)
  • 卷之三十八人集·妇人规(上)\总论类 妇人九证(一) 论难易(二)
  • 妇人九证(一)
  • 论难易(二)
  • 卷之三十八人集·妇人规(上)\经脉类 经脉之本(三) 经脉诸脏病因(四) 经不调(五) 血热经早(六) 血热经迟(七) 血寒经迟(八) 血虚经乱(九) 肾虚经乱(十) 经期腹痛(十一) 崩淋经漏不止(十二) 杀血心痛(十三) 热入血室(十四) 辩血色(十五) 血枯经闭(十六) 经脉类论列总方(十七)
  • 经脉之本(三)
  • 经脉诸脏病因(四)
  • 经不调(五)
  • 血热经早(六)
  • 血热经迟(七)
  • 脏象别论(十八)
  • 血寒经迟(八)
  • 血虚经乱(九)
  • 肾虚经乱(十)
  • 经期腹痛(十一)
  • 崩淋经漏不止(十二)
  • 杀血心痛(十三)
  • 热入血室(十四)
  • 辩血色(十五)
  • 血枯经闭(十六)
  • 经脉类论列总方(十七)
  • 天年论(十九)
  • 卷之三十八人集·妇人规(上)\胎孕类 胎脉(十八) 胎候(十九) 安胎(二十) 恶阻(二一) 胎气上逼(二二) 胎漏(二三) 妊娠卒然下血(二四) 胎动欲堕(二五) 数堕胎(二六) 胎不长(二七) 鬼胎(二八) 妊娠药禁(二九) 妊娠寡欲(三十)
  • 胎脉(十八)
  • 胎候(十九)
  • 安胎(二十)
  • 恶阻(二一)
  • 胎气上逼(二二)
  • 胎漏(二三)
  • 妊娠卒然下血(二四)
  • 胎动欲堕(二五)
  • 数堕胎(二六)
  • 中兴论(又十九)
  • 胎不长(二七)
  • 鬼胎(二八)
  • 妊娠药禁(二九)
  • 妊娠寡欲(三十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产育类 滑胎(三十二) 催生(三三) 稳婆(三四) 产要(三五) 六逆产(三六) 胞破产难(三七) 胞衣不出(三八) 气脱血晕(三九) 儿初生(初诞法详小儿门,四十) 子死腹中(四一) 产门不开不闭子宫不收(四二) 小产(四三) 下胎断产(四四) 产育类论列总方(四五)
  • 滑胎(三十二)
  • 催生(三三)
  • 稳婆(三四)
  • 产要(三五)
  • 六逆产(三六)
  • 逆数论(二十)
  • 胞破产难(三七)
  • 胞衣不出(三八)
  • 气脱血晕(三九)
  • 儿初生(初诞法详小儿门,四十)
  • 子死腹中(四一)
  • 产门不开不闭子宫不收(四二)
  • 小产(四三)
  • 下胎断产(四四)
  • 产育类论列总方(四五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产后类 论产后当大补气血(四六) 论产后三禁(四七) 产后腹痛(四八) 产后发热(四九) 产后乍寒乍热(五十) 蓐劳(五一) 产后喘促(五二) 产后恶露不止(五三) 产后发痉(五四) 产后大便秘涩(五五) 产后杂证方(五六) 产后类论列总方(五七)
  • 范序
  • 反佐论(二十一)
  • 论产后当大补气血(四六)
  • 论产后三禁(四七)
  • 产后腹痛(四八)
  • 产后发热(四九)
  • 产后乍寒乍热(五十)
  • 蓐劳(五一)
  • 产后喘促(五二)
  • 产后恶露不止(五三)
  • 产后发痉(五四)
  • 产后大便秘涩(五五)
  • 升阳散火辩(二十二)
  • 产后杂证方(五六)
  • 产后类论列总方(五七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带浊遗淋类 带下(五八) 白浊遗淋(五九) 妇人梦与鬼交(六十) 带浊类论列总方(六一)
  • 带下(五八)
  • 白浊遗淋(五九)
  • 妇人梦与鬼交(六十)
  • 带浊类论列总方(六一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乳病类 乳少(六二) 乳出(六三) 吹乳妒乳(六四) 乳痈乳岩(六五) 乳病论列总方(六六)
  • 乳少(六二)
  • 乳出(六三)
  • 夏月伏阴续论(二十三)
  • 吹乳妒乳(六四)
  • 乳痈乳岩(六五)
  • 乳病论列总方(六六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子嗣类 宜麟策(总论,共十二段,六七) 盈虚吟(六八) 辩古(六九) 述古(七十) 子嗣类论列总方(七一)
  • 宜麟策(总论,共十二段,六七)
  • 盈虚吟(六八)
  • 辩古(六九)
  • 述古(七十)
  • 子嗣类论列总方(七一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瘕类 论证(七二) 血症(七三) 食?(七四) 气瘕(七五) 瘕类论列总方(七六)
  • 阳不足再辩(二十四)
  • 论证(七二)
  • 血症(七三)
  • 食?(七四)
  • 气瘕(七五)
  • 瘕类论列总方(七六)
  •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妇人规(下)\前阴类 阴挺(七七) 阴肿(七八) 阴疮(七九) 阴痒(八十) 阴冷(八一) 交接出血而痛(八二) 前阴类论列总方(八三)
  • 阴挺(七七)
  • 阴肿(七八)
  • 阴疮(七九)
  • 阴痒(八十)
  • 小儿补肾论(二十五)
  • 阴冷(八一)
  • 交接出血而痛(八二)
  • 前阴类论列总方(八三)
  • 卷之四十谟集·小儿则(上) 总论(一) 初诞法(二) 总护养法(三) 初生儿看病法(四) 看小儿寿夭法(五) 脉法(六) 声音(七) 颜色(八) 药饵之误(九) 小儿诊治大法(十) 撮口脐风(十一) 惊风(十二) 论惊风证治(十三) 急惊风(十四) 慢惊风(十五) 大惊卒恐(十六) 惊啼(十七) 发搐(十八) 夜啼(十九) 发热(二十) 外感发热治法(二十一) 外感发热弗药可愈(二十二) 诸热辩证(二十三) 内热证(二十四) 小儿上论列方(二十五)
  • 总论(一)
  • 初诞法(二)
  • 总护养法(三)
  • 初生儿看病法(四)
  • 看小儿寿夭法(五)
  • 脉法(六)
  • 卷之三道集·传忠录(下) 命门余义(二十六,共六条) 误谬论(二十七) 辩河间(二十八,共九条) 辩丹溪(二十九,共九条) 论时医(三十,共三十一条) 京师水火说(三十一) 医非小道记(三十二) 病家两要说(三十三,一、忌浮言,二、知真医) 保天吟(三十四)
  • 声音(七)
  • 颜色(八)
  • 药饵之误(九)
  • 小儿诊治大法(十)
  • 撮口脐风(十一)
  • 惊风(十二)
  • 论惊风证治(十三)
  • 急惊风(十四)
  • 慢惊风(十五)
  • 大惊卒恐(十六)
  • 命门余义(二十六,共六条)
  • 惊啼(十七)
  • 发搐(十八)
  • 夜啼(十九)
  • 发热(二十)
  • 外感发热治法(二十一)
  • 外感发热弗药可愈(二十二)
  • 诸热辩证(二十三)
  • 内热证(二十四)
  • 小儿上论列方(二十五)
  • 卷之四十一谟集·小儿则(下) 吐泻(二十六) 霍乱吐泻(二十七) 论泻痢粪尿色(二十八) 吐乳(二十九) 五疳证(三十) 盗汗(三十一) 腹胀腹痛(三十二) 痞块(三十三) 癫痫(三十四) 溺白(三十五) 变蒸(三十六) 小儿下论列方(三十七)
  • 误谬论(二十七)
  • 吐泻(二十六)
  • 霍乱吐泻(二十七)
  • 论泻痢粪尿色(二十八)
  • 吐乳(二十九)
  • 五疳证(三十)
  • 盗汗(三十一)
  • 腹胀腹痛(三十二)
  • 痞块(三十三)
  • 癫痫(三十四)
  • 溺白(三十五)
  • 辩河间(二十八,共九条)
  • 变蒸(三十六)
  • 小儿下论列方(三十七)
  • 卷之四十二谟集·痘疹诠 麻疹
  • 麻疹
  • 卷之四十三烈集·痘疹诠\痘疮(上) 总论(一) 初辩痘证(二) 论脉(三) 形色情性(四) 日期(五) 五脏证(六) 分气血(七) 辩虚质寒热(八) 部位吉凶(九) 痘形痘色吉凶(十) 吉证(十一) 凶证(十二) 怪痘形证(十三) 死证日数歌(十四) 发热三朝辩吉凶(十五) 报痘三朝辩吉凶(十六) 起发三朝辩吉凶(十七) 灌脓三朝辩吉凶(十八) 结靥三朝辩吉凶(十九) 落痂后辩吉凶(二十) 痘疮上论列方(二十一)
  • 初辩痘证(二)
  • 论脉(三)
  • 形色情性(四)
  • 日期(五)
  • 辩丹溪(二十九,共九条)
  • 五脏证(六)
  • 分气血(七)
  • 辩虚质寒热(八)
  • 部位吉凶(九)
  • 痘形痘色吉凶(十)
  • 吉证(十一)
  • 凶证(十二)
  • 怪痘形证(十三)
  • 死证日数歌(十四)
  • 发热三朝辩吉凶(十五)
  • 查序
  • 论时医(三十,共三十一条)
  • 报痘三朝辩吉凶(十六)
  • 起发三朝辩吉凶(十七)
  • 灌脓三朝辩吉凶(十八)
  • 结靥三朝辩吉凶(十九)
  • 落痂后辩吉凶(二十)
  • 痘疮上论列方(二十一)
  • 卷之四十四烈集·痘疹诠\痘疮(中) 总论治法(二十二共十九条) 热证论治(二十三共十一条) 发热三朝治款(二十四) 报痘三朝治款(二十五) 起发三朝治款(二十六) 灌脓三朝治款(二十七) 结靥三朝治款(二十八) 靥后落痂治款(二十九) 痘后余毒发热(三十) 禁忌(三十一) 出不快(三十二) 陷伏(三十三) 痒抓破(三十四) 作痛(三十五) 头面肿(三十六) 痘疔黑陷(三十七) 饮食(三十八) 咽喉口齿(三十九) 痘疮中论列方(四十)
  • 总论治法(二十二共十九条)
  • 热证论治(二十三共十一条)
  • 发热三朝治款(二十四)
  • 京师水火说(三十一)
  • 报痘三朝治款(二十五)
  • 起发三朝治款(二十六)
  • 灌脓三朝治款(二十七)
  • 结靥三朝治款(二十八)
  • 靥后落痂治款(二十九)
  • 痘后余毒发热(三十)
  • 禁忌(三十一)
  • 出不快(三十二)
  • 陷伏(三十三)
  • 痒抓破(三十四)
  • 医非小道记(三十二)
  • 作痛(三十五)
  • 头面肿(三十六)
  • 痘疔黑陷(三十七)
  • 饮食(三十八)
  • 咽喉口齿(三十九)
  • 痘疮中论列方(四十)
  • 卷之四十五烈集·痘疹诠\痘疮(下) 总论吐泻(四十一) 呕吐(四十二) 泄泻(四十三) 寒战切牙(四十四) 烦躁(四十五) 喘急(四十六) 声音(四十七) 惊搐(四十八) 昏睡(四十九) 腰痛(五十) 腹痛(五十一) 腹胀(五十二) 厥逆(五十三) 发渴(五十四) 失血(五十五) 发泡(五十六) 溃烂(五十七) 多汗(五十八) 夹疹(五十九) 夹斑(六十) 昼夜啼哭(六十一) 大小便闭(六十二) 目证(六十三) 痘痈痘毒(六十四) 疳蚀疮(六十五) 痘药正品(六十六) 痘家药忌(六十七) 痘疮下论列方(六十八)
  • 总论吐泻(四十一)
  • 呕吐(四十二)
  • 泄泻(四十三)
  • 病家两要说(三十三,一、忌浮言,二、知真医)
  • 寒战切牙(四十四)
  • 烦躁(四十五)
  • 喘急(四十六)
  • 声音(四十七)
  • 惊搐(四十八)
  • 昏睡(四十九)
  • 腰痛(五十)
  • 腹痛(五十一)
  • 腹胀(五十二)
  • 厥逆(五十三)
  • 保天吟(三十四)
  • 发渴(五十四)
  • 失血(五十五)
  • 发泡(五十六)
  • 溃烂(五十七)
  • 多汗(五十八)
  • 夹疹(五十九)
  • 夹斑(六十)
  • 昼夜啼哭(六十一)
  • 大小便闭(六十二)
  • 目证(六十三)
  • 卷之四道集·脉神章(上) 《内经》脉义
  • 痘痈痘毒(六十四)
  • 疳蚀疮(六十五)
  • 痘药正品(六十六)
  • 痘家药忌(六十七)
  • 痘疮下论列方(六十八)
  • 脉候(二)
  • 论证(三)
  • 善恶顺逆(四)
  • 《内经》脉义
  • 虚实(五)
  • 浅深辩(六)
  • 总论治法(七)
  • 败毒(八)
  • 托里(九)
  • 论汗下(十)
  • 论灸法(十一)
  • 脓针辩(十二)
  • 论针法(十三)
  • 用针勿忌?神(十四)
  • 卷之五道集·脉神章(中) 通一子脉义
  • 围药(十五)
  • 腐肉(十六)
  • 舍时从证(十七)
  • 阳气脱陷(十八)
  • 温补按则(十九)
  • 定痛(二十)
  • 生肌收口(附成漏证二十一)
  • 用香散药(二十二)
  • 槐花酒(二十三)
  • 忍冬酒(二十四)
  • 通一子脉义
  • 肿疡(二十五)
  • 肿疡不足(二十六)
  • 溃疡(二十七)
  • 溃疡有余(二十八)
  • 溃疡作痛(二十九)
  • 溃疡发热(附恶寒三十)
  • 发热烦躁(三十一)
  • 作呕(三十二)
  • 作渴(三十三)
  • 泻痢(三十四)
  • 卷之六道集·脉神章(下) 《难经》脉义 仲景脉义 滑氏脉义 附诸家脉义
  • 大便秘结(三十五)
  • 小便淋涩不利(三十六)
  • 发痉(三十七)
  • 无寐(三十八)
  • 疮疡出血(三十九)
  • 戒忌调护(四十)
  • 阴阳证变(四十一)
  • 论列方(外科上)
  • 发背(四十二)
  • 鲁序
  • 《难经》脉义
  • 脑疽(四十三)
  • 耳疮(四十四)
  • 鬓疽(四十五)
  • 腮(四十六)
  • 瘰(四十七)
  • 疔疮(四十八)
  • 时毒(四十九)
  • 肺痈肺痿(五十)
  • 乳痈乳岩(五十一,妇人门亦有乳证当互察之)
  • 胃脘痈(五十二)
  • 仲景脉义
  • 腹痈(五十三)
  • 肠痈(五十四)
  • 附骨疽(五十五)
  • 臀痈(五十六)
  • 流注(五十七)
  • 鹤膝风(五十八)
  • 多骨疽(五十九)
  • 下疳疮(六十)
  • 便毒(六十一)
  • 杨梅疮(六十二)
  • 滑氏脉义
  • 囊痈(六十三)
  • 悬痈(六十四)
  • 脱疽(六十五)
  • 脚发(六十六)
  • 足跟疮(六十七)
  • 肾藏风疮(六十八)
  • ?疮(六十九)
  • 天泡疮(七十)
  • 赤白游风(七十一)
  • 翻花疮(七十二)
  • 附诸家脉义
  • 痔漏(七十三,附脏毒下血按)
  • 跌打损伤(七十四)
  • 杖疮(七十五)
  • 破伤风(七十六)
  • 类破伤风(七十七)
  • 斑疹丹毒(七十八)
  • 瘤赘(七十九)
  • 疣(八十)
  • 论列方(外科下)
  • 卷之四十八大集·本草正(上) 山草部 隰草部 芳草部 蔓草部 毒草部
  • 卷之七须集·伤寒典(上) 经义(一) 伤寒总名(二) 初诊伤寒法(三) 论脉(四) 风寒辩(五) 伤寒三证(六) 六经证(七) 传经辩(八附合病并病义) 阳证阴证辩(九) 三阳阳明证(十) 两感(十一) 表里辩(十二) 寒热辩(十三) 论汗(十四) 论吐(十五) 论下(十六) 看目(十七) 舌色辩(十八) 饮水(十九) 三阳阴证辩(二十) 再论阴证阳证及李子建《伤寒十劝》之害(二十一) 论伤寒古治法(二十二) 论古法通变(二十三) 麻黄桂枝辩(二十四) 论今时皆合病并病(二十五) 治法(二十六) 论虚邪治法(二十七) 补中亦能散表(二十八) 寒中亦能散表(二十九) 伤寒三表法(三十) 伤寒无补法辩(三十一) 病宜速治(三十二)
  • 山草部
  • 隰草部
  • 芳草部
  • 蔓草部
  • 毒草部
  • 卷之四十九大集·本草正(下) 水石草部 竹木部 谷部 果部 菜部 金石部 禽兽部 虫鱼部 人部
  • 水石草部
  • 竹木部
  • 谷部
  • 果部
  • 经义(一)
  • 菜部
  • 金石部
  • 禽兽部
  • 虫鱼部
  • 人部
  • 卷之五十德集·新方八阵 新方八略引 一、补略 二、和略 三、攻略 四、散略 五、寒略 六、热略 七、固略 八、因略
  • 新方八略引
  • 一、补略
  • 二、和略
  • 三、攻略
  • 伤寒总名(二)
  • 四、散略
  • 五、寒略
  • 六、热略
  • 七、固略
  • 八、因略
  •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阵 补阵 和阵 攻阵 散阵 寒阵 热阵 固阵 因阵
  • 补阵
  • 和阵
  • 攻阵
  • 散阵
  • 初诊伤寒法(三)
  • 寒阵
  • 热阵
  • 固阵
  • 因阵
  • 卷之五十二图集·古方八阵 以下总列共一十三卷 古方总目(附古方条序)
  • 以下总列共一十三卷
  • 古方总目(附古方条序)
  • 卷之五十三图集·古方八阵 补阵
  • 卷之五十四书集·古方八阵 和阵
  • 论脉(四)
  • 卷之五十五宇集·古方八阵 攻阵
  • 卷之五十六宇集·古方八阵 散阵
  • 卷之五十七宇集·古方八阵 寒阵
  • 卷之五十八宙集·古方八阵 热阵
  • 卷之五十九宙集·古方八阵 固阵
  • 风寒辩(五)
  • 卷之六十宙集·古方八阵\因阵 眼目方 耳病方 面鼻方 口舌方 齿牙方 咽喉方 诸毒方 虫毒方 杂方
  • 眼目方
  • 耳病方
  • 面鼻方
  • 口舌方
  • 齿牙方
  • 咽喉方
  • 诸毒方
  • 虫毒方
  • 全书纪略
  • 伤寒三证(六)
  • 杂方
  • 卷之六十一长集·妇人规古方 妇人 通用方
  • 妇人
  • 通用方
  • 卷之六十二长集·小儿则古方 小儿 通用方
  • 小儿
  • 卷之六十三长集·痘疹诠古方 痘疹 麻疹方 通用方
  • 痘疹
  • 麻疹方
  • 六经证(七)
  • 卷之六十四春集·外科钤古方 外科 通用方
  • 外科
  • 传经辩(八附合病并病义)
  • 阳证阴证辩(九)
  • 三阳阳明证(十)
  • 两感(十一)
  • 表里辩(十二)
  • 寒热辩(十三)
  • 论汗(十四)
  • 论吐(十五)
  • 卷之一入集·传忠录(上) 明理(一) 阴阳篇(二) 六变辩(三) 表证篇(四) 里证篇(五) 虚实篇(六) 寒热篇(七) 寒热真假篇(八) 十问篇(九) 论治篇(十) 气味篇(十一)
  • 论下(十六)
  • 看目(十七)
  • 舌色辩(十八)
  • 饮水(十九)
  • 三阳阴证辩(二十)
  • 再论阴证阳证及李子建《伤寒十劝》之害(二十一)
  • 论伤寒古治法(二十二)
  • 论古法通变(二十三)
  • 麻黄桂枝辩(二十四)
  • 论今时皆合病并病(二十五)
  • 明理(一)
  • 治法(二十六)
  • 论虚邪治法(二十七)
  • 补中亦能散表(二十八)
  • 寒中亦能散表(二十九)
  • 伤寒三表法(三十)
  • 伤寒无补法辩(三十一)
  • 病宜速治(三十二)
  • 卷之八须集·伤寒典(下) 温病暑病(三十三) 发斑(三十四) 发黄(三十五) 发狂(三十六) 风湿(三十七) 结胸(三十八) 阴厥阳厥(三十九附脏厥蛔厥) 谵语郑声(四十) 衄血(四十一) 蓄血(四十二) 热入血室(四十三) 胸胁腹满(四十四) 呕吐哕证(四十五) 劳力感寒(四十六) 虚证(四十七) 动气(四十八) 战汗(四十九) 头汗(五十) 吐蛔(五十一) 腹痛(五十二) 下痢(五十三) 协热下痢(五十四) 小便(五十五) 死证(五十六) 伤寒逆证赋(五十七) 伤寒治例(五十八) 温中和中类 清理类 吐涌类 攻下类 培补类
  • 温病暑病(三十三)
  • 发斑(三十四)
  • 阴阳篇(二)
  • 发黄(三十五)
  • 发狂(三十六)
  • 风湿(三十七)
  • 结胸(三十八)
  • 阴厥阳厥(三十九附脏厥蛔厥)
  • 谵语郑声(四十)
  • 衄血(四十一)
  • 蓄血(四十二)
  • 热入血室(四十三)
  • 胸胁腹满(四十四)
  • 山草部

    人参:(一)(反藜芦) 味甘微苦,微温,气味颇浓,阳中微阴,气虚血虚俱能补。阳气虚竭者,此能回之于无何有之乡;阴血崩溃者,此能障之于已决裂之后。惟其气壮而不辛,所以能固气;惟其味甘而纯正,所以能补血。故凡虚而发热,虚而自汗,虚而眩运,虚而困倦,虚而惊惧,虚而短气,虚而遗泄,虚而泻利,虚而头疼,虚而腹痛,虚而饮食不运,虚而痰涎壅滞,虚而嗽血吐血,虚而淋沥便闭,虚而呕逆躁烦,虚而下血失气等证,是皆必不可缺者。第欲以气血相较,则人参气味颇轻而属阳者多,所以得气分者六,得血分者四,总之不失为气分之药,而血分之所不可缺者,为未有气不至而血能自至者也。故扁鹊曰∶损其肺者益其气,须用人参以益之,肺气既王,余脏之气皆王矣。所以人参之性,多主于气,而凡脏腑之有气虚者,皆能补之。

    然其性温,故积温亦能成热,若云人参不热则可,云人参之性凉,恐未必然。虽东垣云∶人参、黄为退火之圣药,丹溪云∶虚火可补,参术之类是也,此亦皆言虚火也。而虚火二字,最有关系,若内真寒而外假热者,是为真正虚火,非放胆用之,必不可也。然有一等元阴亏乏,而邪火烁于表里,神魂躁动,内外枯热,真正阴虚一证,谁谓其非虚火?若过用人参,果能助热。若王节斋云∶阳旺则阴愈消,及《节要》云∶阴虚火动者勿用,又曰∶肺热还伤肺等说,固有此理,亦不可谓其尽非。

    而近之明哲如李月池辈,皆极不然之,恐亦未必然也。夫虚火二字,最当分其实中有虚,虚中有实,阳中有阴,阴中有阳,惟勿以成心而执己见,斯可矣。如必欲彼此是非,是所谓面东方不见西墙,皆未得其中也。予请剖之曰∶如龙雷之火,原属虚火,得水则燔,得日则散,是即假热之火,故补阳即消矣。至若亢旱尘飞,赤地千里,得非阳亢阴虚,而亦可以捕阳生阴乎?或必曰∶此正实火也,得寒则已。予曰∶不然。夫炎暑酷烈,热令大行,此为实火,非寒莫解;而干枯燥旱,泉源断流,是谓阴虚,非水莫济,此实火之与阴虚,亦自判然可别。是以阴虚而火不盛者,自当用参为君;若阴虚而火稍盛者,但可用参为佐;若阴虚而火大盛者,则诚有暂忌人参,而惟用纯甘壮水之剂,庶可收功一证,不可不知也。予非不善用人参者,亦非畏用而不知人参之能补阴者,盖以天下之理,原有对待,谓之曰阴虚必当忌参固不可,谓之曰阴虚必当用参亦不可,要亦得其中和,用其当而已矣,观者详之。

    黄 :(三) 味甘气平,气味俱轻,升多降少,阳中微阴。生者微凉,可治痈疽。蜜炙性温,能补虚损。因其味轻,故专于气分而达表,所以能补元阳,充腠理,治劳伤,长肌肉。气虚而难汗者可发,表疏而多汗者可止。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,以气固而血自止也,故曰血脱益气。其所以除泻痢带浊者,以气固而陷自除也,故曰陷者举之。然其性味俱浮,纯于气分,故中满气滞者,当酌用之。

    白术:(二) 味甘辛,气温,气味俱浓,可升可降,阳中有阴,气中有血。其性温燥,故能益气和中,补阳生血,暖胃消谷,益津液,长肌肉,助精神,实脾胃,止呕逆,补劳倦,进饮食,利小水,除湿运痰,消浮去胀,治心腹冷痛,胃虚下痢, 癖 瘕。制以人乳,欲润其燥。炒以壁土,欲助其固。佐以黄芩,清热安胎。以其性涩壮气,故能止汗实表。而痈疽得之,必反多脓;奔豚遇之,恐反增气;及上焦燥热而气多壅滞者,皆宜酌用之。然冬术甘而柔润,夏术苦而燥烈,此其功用大有不同,不可不为深辩也。若于饥时择肥而甘者嚼而服之,服之久久,诚为延寿之物,是实人所未知。

    苍术:(四) 味苦甘辛,性温而燥,气味俱浓,可升可降、阳也。用此者用其温散燥湿。其性温散,故能发汗宽中,调胃进食,去心腹胀疼,霍乱呕吐,解诸郁结,逐山岚寒疫,散风眩头疼,消痰癖气块,水肿胀满。其性燥湿,故治冷痢冷泄,滑泻肠风,寒湿诸疮。与黄柏同煎,最逐下焦湿热痿痹。若内热阴虚,表疏汗出者忌服。

    然惟茅山者,其质坚小,其味甘醇,补益功多,大胜他术。

    甘草:(五) 味甘气平,生凉炙温,可升可降,善于解毒。反甘遂、海藻、大戟、芫花。其味至甘,得中和之性,有调补之功,故毒药得之解其毒,刚药得之和其性,表药得之助其升,下药得之缓其速。助参 成气虚之功,人所知也;肋熟地疗阴虚之危,谁其晓焉?祛邪热,坚筋骨,健脾胃,长肌肉,随气药入气,随血药入血,无往不可,故称国老。惟中满者勿加,恐其作胀;速下者勿入,恐其缓功,不可不知也。

    黄精:(六) 一名救穷草。味甘微辛,性温。能补中益气,安五脏,疗五劳七伤,助筋骨,益脾胃,润心肺,填精髓,耐寒暑,下三虫,久服延年不饥,发白更黑,齿落更生。张华《博物志》言天老曰∶太阳之草名黄精,食之可以长生。太阴之草名钩吻,不可食之,入口立死。此但以黄精、钩吻对言善恶,原非谓其相似也。而陶弘景谓黄精之叶与钩吻相似,误服之害人。苏恭曰∶黄精叶似柳,钩吻蔓生,叶如柿叶,殊非比类。陈藏器曰∶钩吻乃野葛之别名,二物全不相似,不知陶公凭何说此?是可见黄精之内本无钩吻,不必疑也。

    肉苁蓉:(七) 味甘咸,微辛酸,气微温。味重阴也,降也,其性滑。以其味重而甘温,故助相火,补精兴阳,益子嗣,治女人血虚不孕,暖腰膝,坚筋骨,除下焦寒痛。以其补阴助阳,故禁虚寒遗沥泄精,止血崩尿血。以其性滑,故可除茎中寒热涩痛,但骤服反动大便。若虚不可攻而大便闭结不通者,洗淡,暂用三四钱,一剂即通,神效。

    丹参:(八) 味微苦、微甘、微涩,性微凉,无毒。反藜芦。能养血活血,生新血,行宿血,故能安生胎,落死胎,血崩带下可止,经脉不匀可调。此心脾肝肾血分之药,所以亦能养阴定志,益气解烦,疗眼疼脚痹,通利关节,及恶疮疥癣,赤眼丹毒,排脓止痛,长肉生肌。

    还志:(九) 味微苦、微辛,气温,阳也,升也。制以甘草汤,浸一宿,晒干炒用。功专心肾,故可镇心止惊,辟邪安梦,壮阳益精,强志助力。以其气升,故同人参、甘草、枣仁,极能举陷摄精,交接水火。但可为佐,用不宜多。神气上虚者所宜,痰火上实者当避。

    巴戟天:(十) 味甘微温,阴中阳也。虽曰足少阴肾经之药,然亦能养心神,安五脏,补五劳,益志气,助精强阴。治阴痿不起,腰膝疼痛,及夜梦鬼交,遗精溺浊,小腹阴中相引疼痛等证。

    制宜酒浸,去心微炒,或滚水浸剥亦可。

    仙茅:(十一) 味辛,温,有小毒,阳也。能助神明,强筋骨,益肌肤,培精血,明耳目,填骨髓,开胃消食,助益房事,温利五脏,补暖腰脚。此西域婆罗门僧献方于唐明皇,服之有效,久秘而后得传。按许真君书云∶仙茅久服,可以长生。其味甘能养肉,辛能养节,苦能养气,咸能养骨,滑能养肤,酸能养筋,宜和苦酒服之,必效也。然仙茅性热,惟阳弱精寒,禀赋素怯者宜之,苦体壮相火炽盛者,服之大能动火,不可不察。凡制用之法,于八九月采得,用竹刀刮去黑皮,切如豆粒,糯米泔浸两宿,去赤汁,用酒拌蒸之,从巳至亥,制之极熟,自无毒矣。然后曝干捣筛,熟蜜丸桐子大,每空心酒饮任下二三十丸。忌食牛乳及黑牛肉,恐减药力也。若随群补药中为丸服之,无所不可。

    天麻:(十二) 一名赤箭,一名定风草。味辛,平,阴中有阳。治风虚眩晕头旋,眼黑头痛,诸风湿痹,四肢拘挛,利腰膝,强筋骨,安神志,通血脉,止惊恐恍惚,杀鬼精虫毒,及小儿风痫惊气。然性懦力缓,用须加倍,或以别药相佐,然后见功。

    沙参:(十三)(反藜芦) 一名铃儿草。味微甘苦,气味俱轻,性微寒。能养肝气,治多眠,除邪热,益五脏阴气,清肺凉肝,滋养血脉,散风热瘙痒,头面肿痛,排脓消肿,长肌肉,止惊烦,除疝痛。然性缓力微,非堪大用。易老云∶人参补五脏之阳,沙参补五脏之阴。特以其甘凉而和,补中清火,反而言之,故有是论。若云对待人参,则相去远矣。

    玄参:(十四反藜芦) 味苦甘微咸,气寒。此物味苦而甘,苦能清火,甘能滋阴。以其味甘,故降性亦缓。本草言其惟入肾经,而不知其尤走肺脏。故能退无根浮游之火,散周身痰结热痈,逐颈项咽喉痹毒、瘰 结核,驱男女传尸,烦躁骨蒸,解温疟寒热往来,治伤寒热斑支满,亦疗女人产乳余疾,或肠中血瘕热 ,并疗劳伤痰嗽热烦,补肾滋阴,明目解渴。

    茅根:(十五) 即白茅。味甘凉,性纯美,能补中益气,此良药也。善理血病,凡吐血衄血,瘀血血闭,及妇人经水不调,崩中漏下。且通五淋,除客热,止烦渴,坚筋骨,疗肺热哕逆喘急,解酒毒及黄胆水肿,久服大是益人。若治痈疽疖母,及诸毒诸疮诸血,或用根捣敷,或用此煮汁调敷毒等药,或以酒煮服,无不可也。茅有数种,处处有之,惟白者为胜。春生芽,布地如针,故曰茅针,可以生啖,甚益小儿,功用亦同。

    湿羊霍:(十六) 味甘,气辛,性温,乃手足阳明、少阴,三焦命门药也。主阳虚阳痿,茎中作痛。化小水,益精气,强志意,坚筋骨,暖下部一切冷风劳气,筋骨拘挛。补腰膝,壮真阴,及年老昏耄,中年健忘。凡男子阳衰,女子阴衰,艰于子嗣者,皆宜服之。服此之法,或单用浸酒,或兼佐丸散,无不可者。制法每择净一斤,以羊脂四两,同炒油尽用之。

    苦参:(十七) 味苦性寒。反藜芦。沉也,阴也,乃足少阴肾经之药。能祛积热黄胆,止梦遗带浊,清小便,利水,除痈肿,明目止泪,平胃气,能令人嗜食,利九窍,除伏热狂邪,止渴醒酒,疗恶疮斑疹疥癞,杀疳虫及毒风烦躁脱眉。炒黄为末,米饮调服,治肠风下血热痢。

    贝母:(十八)(反乌头) 味苦,气平,微寒。气味俱轻,功力颇缓,用须加倍。善解肝脏郁愁,亦散心中逆气,祛肺痿肺痈痰脓喘嗽。研末,沙糖为丸,含咽最佳。降胸中因热结胸,及乳痈流痰结核。若足生人面诸疮,烧灰油调频敷。产难胞衣不出,研末用酒和吞。亦除瘕疝、喉痹、金疮,并止消渴烦热。赤眼翳膜堪点,时疾黄胆能驱。又如半夏、贝母,俱治痰嗽,但半夏兼治脾肺,贝母独善清金。半夏用其辛,贝母用其苦。半夏用其温,贝母用其凉。半夏性速,贝母性缓。半夏散寒,贝母清热。性味阴阳,大有不同,俗有代用者,其谬孰甚。

    土贝母:(十九)(反乌头) 味大苦,性寒。阴也,降也,乃手太阴、少阳,足阳明、厥阴之药。

    大治肺痈肺痿、咳喘、吐血衄血,最降痰气,善开郁结,止疼痛,消胀满,清肝火,明耳目,除时气烦热,黄胆淋闭,便血溺血,解热毒,杀诸虫,及疗喉痹瘰 ,乳痈发背,一切痈疡肿毒,湿热恶疮,痔漏金疮出血,火疮疼痛。为末可敷,煎汤可服。性味俱浓,较之川贝母,清降之功不啻数倍。

    山慈菇:(二十) 一名金灯龙味甘微辛,有小毒。治痈疡疔肿疮 ,瘰 结核,破皮攻毒,俱宜醋磨敷之。除 斑,剥人面皮,宜捣汁涂之。并治诸毒蛊毒,蛇虫狂犬等伤,或用酒调服,或干掺之。亦冶风痰痫疾,以茶清研服,取吐可愈。

    柴胡:(二一) 味苦微辛,气平微寒。气味俱轻,升也,阳中之阴。用此者,用其凉散,平肝之热,入肝、胆、三焦、心胞四经。其性凉,故解寒热往来,肌表潮热,肝胆火炎,胸胁痛结,兼治疮疡,血室受热。其性散,故主伤寒邪热未解,温疟热盛,少阳头痛,肝经郁证。总之,邪实者可用,真虚者当酌其宜。虽引清气上升,然升中有散,中虚者不可散,虚热者不可寒,岂容误哉。

    兼之性滑,善通大便,凡溏泄脾薄者,当慎用之。热结不通者,用佐当归、黄芩,正所宜也。愚谓柴胡之性,善泄善散,所以大能走汗,大能泄气,断非滋补之物,凡病阴虚水亏而孤阳劳热者,不可再损营气,盖未有用散而不泄营气者,未有动汗而不伤营血者。营即阴也,阴既虚矣,尚堪再损其阴否?然则用柴胡以治虚劳之热者,果亦何所取义耶?观寇宗 《衍义》曰∶柴胡,《本经》并无一字治劳,今人冶劳方中,鲜有不用者。呜呼!凡此误世甚多。尝原病劳之人,有一种脏本虚损,复受邪热者,当须斟酌用之,如《经验方》中治劳青蒿煎之用柴胡,正合宜耳。若或无邪,得此愈甚,虽至死人亦不怨,目击甚多。《日华子》又谓补五劳七伤,《药性论》亦谓治劳乏羸瘦,若此等病,苟无实热,医者执而用之,不死何待。注释本草,一字不可忽,盖万世之后,所误无穷,可不谨哉!观此寇氏之说,其意专在邪热二字,谓但察有邪无邪,以决可用不可用,此诚得理之见,而复有非之者,抑又何也?即在王海藏亦曰∶苟无实热而用柴胡,不死何待?凡此所见略同,用者不可不察。

    桔梗:(二二) 一名荠 。味苦微辛,气微凉。气轻于味,阳中有阴,有小毒,其性浮。用此者,用其载药上升,故有舟楫之号,入肺、胆、胸膈、上焦。载散药表散寒邪。载凉药清咽疼喉痹,亦治赤目肿痛。载肺药解肺热肺痈,鼻塞唾脓咳嗽。载痰药能消痰止呕,亦可宽胸下气。引大黄可使上升,引青皮平肝止痛。能解中恶蛊毒,亦治惊痫怔忡。若欲专用降剂,此物不宜同用。

    防风:(二三) 味甘辛,气温,升也,阳也。用此者,用其气平散风。虽膀胱脾胃经药,然随诸经之药,各经皆至。气味俱轻,故散风邪,治一身之痛,疗风眼,止冷泪。风能胜湿,故亦去湿,除遍体湿疮。若随实表补气诸药,亦能收汗,升举阳气,止肠风下血崩漏。然此风药中之润剂,亦能走散上焦元气,误服久服,反能伤人。

    细辛:(二四)(反藜芦,忌生菜) 味大辛,气温,气味俱浓,升也,阳也,有小毒,用此者,用其温散。善 阴分之寒邪,除阴经之头痛,益肝温胆利窍,逐诸风湿痹,风痫疲疟,鼻 不闻香臭,开关通窍,散风浪目疼。口臭牙虫,煎汤含漱。过服亦散真气,不可不知。此味辛甚,故能逐阴分之邪,阴分且然,阳分可知。旧云少阴、厥阴之药,然岂有辛甚而不入阳分者?但阳证忌热,用当审之。

    羌活:(二五) 味微苦,气辛微温,升也,阳也。用此者,用其散寒定痛。能入诸经,太阳为最。散肌表之寒邪,利周身项脊之疼痛,排太阳之痈疽,除新旧之风湿。缘非柔懦之物,故能拨乱反正。惟其气雄、大能散逐,若正气虚者忌用之。

    独活:(二六) 味苦,气香,性微凉。升中有降,善行滞气,故入肾与膀胱两经,专理下焦风湿。两足痛痹,湿痒拘挛,或因风湿而齿痛,头眩喘逆,奔豚疝瘕,腰腹疼痛等证,皆宜用之。

    升麻:(二七) 味微苦,气平,气味俱轻浮而升,阳也。用此者,用其升散提气,乃脾、胃、肺与大肠四经之药。善散阳明经风寒,肌表邪热,提元气之下陷,举大肠之脱泄,除阳明温疫表邪,解肤腠风热斑疹。引石膏除齿牙臭烂肿痛,引葱头去阳明表证头疼,佐当归、肉苁蓉可通大便结燥。凡痈疽痘疹,阳虚不能起发,及泻痢崩淋,梦遗脱肛,阳虚下陷之类,用佐补剂,皆所宜也。

    若上实气壅,诸火炎上,及太阳表证,皆不宜用。

    且其味苦气散,若血气太虚,及水火无根者,并不可用。

    前胡:(二八) 味苦气寒,降也,阴中微阳。去火痰实热;开气逆结滞,转筋霍乱;除胸中痞满,气喘呕逆,咳嗽烦闷;治伤寒寒热,风热头疼;解婴儿疳热。

    延胡索:(二九) 味苦微辛,气微温,入肝脾二经。善行滞气,破滞血,血中气药。故能止腹痛,通经,调月水淋滞,心气疼痛,破症癖跌扑凝瘀,亦善落胎,利小便,及产后逆血上冲。俱宜以酒煮服,或用酒磨服亦可。然性惟破气逐血,必真有血逆气滞者方可用。若产后血虚,或经血枯少不利,气虚作痛者,皆大非所宜。

    紫草:(三十) 味苦性寒,此手厥阴、足厥阴血分之药。性寒而利,能凉血滑血,通利二便,故痘疹家宜用之。凡治痘疹,无论未出已出,但血热毒盛,或紫或黑,而大便秘结者,宜用之。若已出红活,不紫不黑,而大便如常通利者,即不可用。故曾世荣《活幼心书》云∶紫草性寒,小儿脾气实者犹可用,脾气虚者反能作泻。又若古方惟用其茸,亦取其气轻味薄,而有清凉升发之功也。

    此外,可用以解黄胆,消肿胀,及一切斑疹恶疮,亦以其能利九窍,通水道,去湿凉血而然也。

    白芨:(三一) 味苦涩,性收敛,微寒。反乌头。能入肺止血,疗肺痈肺痿。治痈疽败烂恶疮,刀箭汤火损伤,生肌止痛,俱可为未敷之。凡吐血不能止者,用白芨为末,米饮调服即效。

    三七:(三二) 味甘气温,乃阳明、厥阴血分之药,故善止血散血定痛。凡金刃刀箭所伤,及跌扑杖疮血出不止,嚼烂涂之,或为末掺之,其血即止。亦治吐血衄血,下血血痢,崩漏、经水不止,产后恶血不下俱宜自嚼,或为末,米饮送下二三钱。若治虎咬蛇伤等证,俱可服可敷。

    叶之性用与根大同,凡折伤趺扑出血,敷之即止,青肿亦散。

    白藓皮:(三三) 味苦寒,性燥而降,乃手足太阴阳明之药。解热黄、酒黄、急黄、谷黄、劳黄,通关节九窍,利血脉小水,治时行大热饮水,狂躁叫呼,及妇人阴中肿痛,小儿风热惊痫。

    尤治一切毒风风疮,疥癣赤烂,杨梅疮毒,眉发脱落。此虽善理疮疡,而实为诸黄、风痹要药。

    秦艽:(三四) 味苦,性沉寒,沉中有浮,手足阳明清火药也。治风寒湿痹,利小水,疗通身风湿拘挛,手足不遂,清黄胆,解温疫热母,除口噤牙疼口疮,肠风下血,及虚劳骨蒸发热,潮热烦渴,及妇人胎热,小儿疳热瘦弱等证。

    地榆:(三五) 味苦微涩,性寒而降。既清且涩,故能止吐血衄血,清火明目,冶肠风血痢,及妇人崩漏下血,月经不止,带浊痔漏,产后阴气散失;亦敛盗汗,疗热痞,除恶肉,止疮毒疼痛。

    凡血热者当用,虚寒者不相宜也。作膏可贴金疮;捣汁可涂虎犬蛇虫伤毒,饮之亦可。

    黄芩:(三六) 味苦气寒,气轻于味,可升可降,阴中微阳。枯者善于入肺,实者善入大肠。

    欲其上者酒炒,欲其下者生用。枯者清上焦之火,消痰利气,定喘嗽,止失血,退往来寒热、风热湿热头痛,解瘟疫,清咽,疗肺痿肺痈,乳痈发背;尤祛肌表之热,故治斑疹鼠 ,疮疡赤眼。实者凉下焦之热,能除赤痢,热蓄膀胱,五淋涩痛,大肠闭结,便血漏血。胎因火盛不安,酌佐砂仁、白术;腹因火滞为痛,可加黄连、浓朴。大肠无火滑泄者,最当慎用。

    黄连:(三七) 味大苦,气大寒。味浓气薄,沉也,降也,降中微升,阴中微阳。专治诸火,火在上,炒以酒;火在下,炒以童便;火而呕者炒以姜汁;火而伏者炒以盐汤。同吴茱萸炒,可以止火痛;同陈壁土炒,可止热泻。同枳实用,可消火胀;同天花粉用,能解烦渴。同木香丸,和火滞下痢腹痛;同吴茱萸丸,治胃热吐吞酸水。总之,其性大寒,故惟平肝凉血,肃胃清肠凉胆,止惊痫,泻心除痞满。上可治吐血衄血,下可治肠 便红。疗妇人阴户肿痛,除小儿食积热疳,杀蛔虫。消恶疮痈肿,除湿热郁热。善治火眼,亦消痔漏。解乌附之热,杀巴豆之毒。然其善泻心脾实火,虚热妄用,必致格阳。故寇宗 曰∶虚而冷者,慎勿轻用。王海藏曰∶夏月久血痢,不用黄连,阴在内也。景岳曰∶人之脾胃,所以盛载万物,发生万物,本象地而属土。土暖则气行而燥,土寒则气凝而湿,土燥则实,土湿则滑,此天地间不易之至理。黄连之苦寒若此,所以过服芩、连者,无不败脾,此其湿滑,亦自明显易见。独因陶弘景《别录》中有调胃浓肠之一言,而刘河间复证之曰∶诸苦寒药多泄,惟黄连、黄柏性冷而燥。因致后世视为奇见,无不谓黄连性燥而浓肠胃,凡治泻痢者,开手便是黄连,不知黄连、黄柏之燥,于何见之?,呜呼!一言之谬,流染若此,难洗若此,悖理惑人,莫此为甚。虽曰黄连治痢亦有效者,然必其素禀阳脏,或多纵口腹,湿热为痢者,乃其所宜。且凡以纵肆不节而血气正强者,即或误用,未必杀人,久之邪去亦必渐愈,而归功黄连,何不可也。此外则凡以元气素弱,伤脾患痢,或本无火邪而寒湿动脾者,其病极多,若妄用黄连,则脾肾日败,百无一生。凡患痢而死者,率由此类,可不寒心。余为此言,而人有未必信者,多以苦燥二字有未明耳,故余于《传忠录》辩河间条中,复详言若味之理,以后卫生仁者再为赞正,庶是非得明,而民生有攸赖矣。道书言服黄连犯猪肉,令人泄泻。

    胡黄连:(三八) 味大苦,大寒。其性味功用,大似黄连。能凉肝明目,治骨蒸劳热,三消,吐血衄血,五心烦热,疗妇人胎热,虚惊热痢,及小儿疳热惊痫。侵人乳点目甚良。

    知母:(三九) 味苦,寒,阴也。其性沉中有浮,浮则入手太阴、手少阴,沉则入足阳明、足厥阴、足少阴也。故其在上,则能清肺止渴,却头痛,润心肺,解虚烦喘嗽,吐血衄血,去喉中腥臭。

    在中则能退胃火,平消瘅。在下则能利小水,润大便,去膀胱肝肾湿热,腰脚肿痛,并治劳瘵内热,退阴火,解热淋崩浊。古书言知母佐黄柏,滋阴降火,有金水相生之义,盖谓黄柏能制膀胱命门阴中之火,知母能消肺金制肾水化源之火,去火可以保阴,见即所谓滋阴也,故洁古、东垣皆以为滋阴降火之要药。继自丹溪而后,则皆用以为补阴,诚大谬矣。夫知母以沉寒之性,本无生气,用以清火则可,用以补阴则何补之有?第其阴柔巽顺,似乎有德,倘元气既亏,犹欲藉此以望补益,是亦犹小人在朝,而国家元气日受其削,有阴移焉而莫之觉者,是不可不见之真而辩之早也。

    龙腊草:(四十) 味大苦,大寒。阴也,沉也,乃足厥阴、少阳之正药。大能泻火,但引以佐使,则诸火皆治。故能退骨蒸疳热,除心火惊痫狂躁;胃火烦热黄胆,咽喉肿痛;肝肾膀胱伏火,小水淋闭,血热泻痢;下焦湿热痈肿,疮毒疼痛?妇人血热崩淋;小儿热疳客忤,去目黄睛赤肿痛,杀蛊毒肠胃诸虫,及风热盗汗。凡肝肾有余之火,皆其所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