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伤寒论》 > 辨脉法第一
  • 序 伤寒论序 伤寒卒病论集
  •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桂枝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甘草干姜汤方 芍药甘草汤方 调胃承气汤方 四逆汤方
  • 当归四逆汤方
  • 麻黄升麻汤方
  •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
  • 白头翁汤方
  •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理中丸方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第十四 烧裩散方 枳实栀子豉汤方 牡蛎泽泻散方 竹叶石膏汤方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
  •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理中丸方
  • 理中丸方
  •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第十四 烧裩散方 枳实栀子豉汤方 牡蛎泽泻散方 竹叶石膏汤方
  • 烧裩散方
  • 枳实栀子豉汤方
  • 桂枝汤方
  • 牡蛎泽泻散方
  • 竹叶石膏汤方
  •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
  •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六
  • 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
  •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
  • 辨不可吐第十八
  • 辨可吐第十九
  • 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
  •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
  •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
  •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
  • 卷第十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白虎加人参汤方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葛根加半夏汤方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: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生姜豉汤方 柴胡加芒硝汤方 桂枝加桂汤方 柴胡桂枝汤方 附子泻心汤方 生姜泻心汤方 甘草泻心汤方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加芍药汤方 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四逆加人参汤方 四逆加猪胆汁汤方
  •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白虎加人参汤方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葛根加半夏汤方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: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生姜豉汤方 柴胡加芒硝汤方 桂枝加桂汤方 柴胡桂枝汤方 附子泻心汤方 生姜泻心汤方 甘草泻心汤方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加芍药汤方 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四逆加人参汤方 四逆加猪胆汁汤方
  • 桂枝加葛根汤方
  •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
  • 桂枝加附子汤方
  • 桂枝去芍药汤方
  •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
  •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
  •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
  • 甘草干姜汤方
  • 白虎加人参汤方
  •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
  •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:
  • 栀子甘草豉汤方
  • 栀子生姜豉汤方
  • 柴胡加芒硝汤方
  • 桂枝加桂汤方
  • 柴胡桂枝汤方
  • 附子泻心汤方
  • 芍药甘草汤方
  • 生姜泻心汤方
  • 甘草泻心汤方
  •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
  • 桂枝加大黄汤方
  • 桂枝加芍药汤方
  • 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
  • 四逆加人参汤方
  • 四逆加猪胆汁汤方
  • 调胃承气汤方
  • 四逆汤方
  •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葛根汤方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麻黄汤方 大青龙汤方 小青龙汤方 干姜附子汤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桂枝甘草汤方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茯苓四逆汤方 五苓散方 茯苓甘草汤方 栀子豉汤方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干姜汤方 小柴胡汤方 小建中汤方 大柴胡汤方 桃核承气汤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抵当汤方 抵当丸方
  •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葛根汤方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麻黄汤方 大青龙汤方 小青龙汤方 干姜附子汤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桂枝甘草汤方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茯苓四逆汤方 五苓散方 茯苓甘草汤方 栀子豉汤方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干姜汤方 小柴胡汤方 小建中汤方 大柴胡汤方 桃核承气汤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抵当汤方 抵当丸方
  • 葛根汤方
  • 伤寒论序
  • 葛根加半夏汤方
  •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
  • 麻黄汤方
  • 大青龙汤方
  • 小青龙汤方
  • 干姜附子汤方
  •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
  • 桂枝甘草汤方
  •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
  •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
  • 伤寒卒病论集
  •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
  •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
  • 茯苓四逆汤方
  • 五苓散方
  • 茯苓甘草汤方
  • 栀子豉汤方
  • 栀子厚朴汤方
  • 栀子干姜汤方
  • 小柴胡汤方
  • 小建中汤方
  • 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
  • 大柴胡汤方
  • 桃核承气汤方
  •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
  •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
  •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
  • 抵当汤方
  • 抵当丸方
  •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大陷胸丸方 大陷胸汤方 小陷胸汤方 文蛤散方 白散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半夏泻心汤方 十枣汤方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旋复代赭石汤方 桂枝人参汤方 瓜蒂散方 黄芩汤方 黄连汤方 桂枝附子汤方 甘草附子汤方 白虎汤方 炙甘草汤方
  •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大陷胸丸方 大陷胸汤方 小陷胸汤方 文蛤散方 白散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半夏泻心汤方 十枣汤方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旋复代赭石汤方 桂枝人参汤方 瓜蒂散方 黄芩汤方 黄连汤方 桂枝附子汤方 甘草附子汤方 白虎汤方 炙甘草汤方
  • 大陷胸丸方
  • 辨脉法第一
  • 大陷胸汤方
  • 小陷胸汤方
  • 文蛤散方
  • 白散方
  •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
  • 半夏泻心汤方
  • 十枣汤方
  •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
  •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
  • 旋复代赭石汤方
  • 平脉法第二
  • 桂枝人参汤方
  • 瓜蒂散方
  • 黄芩汤方
  • 黄连汤方
  • 桂枝附子汤方
  • 甘草附子汤方
  • 白虎汤方
  • 炙甘草汤方
  •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大承气汤方 小承气汤方 猪苓汤方 蜜煎导方 猪胆汁方 茵陈蒿汤方 吴茱萸汤方 麻子仁丸方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
  •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大承气汤方 小承气汤方 猪苓汤方 蜜煎导方 猪胆汁方 茵陈蒿汤方 吴茱萸汤方 麻子仁丸方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
  • 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桂枝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甘草干姜汤方 芍药甘草汤方 调胃承气汤方 四逆汤方
  • 大承气汤方
  • 小承气汤方
  • 猪苓汤方
  • 蜜煎导方
  • 猪胆汁方
  • 茵陈蒿汤方
  • 吴茱萸汤方
  • 麻子仁丸方
  •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
  •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
  • 伤寒例第三
  •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黄连阿胶汤方 附子汤方 桃花汤方 猪肤汤方 甘草汤方 桔梗汤方 苦酒汤方 半夏散及汤方 自通汤方 白通加猪胆汁方 真武汤方 通脉四逆汤方 四逆散方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乌梅丸方 当归四逆汤方 麻黄升麻汤方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白头翁汤方
  •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
  •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黄连阿胶汤方 附子汤方 桃花汤方 猪肤汤方 甘草汤方 桔梗汤方 苦酒汤方 半夏散及汤方 自通汤方 白通加猪胆汁方 真武汤方 通脉四逆汤方 四逆散方
  •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
  •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
  • 黄连阿胶汤方
  • 附子汤方
  • 桃花汤方
  • 猪肤汤方
  • 甘草汤方
  •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
  • 桔梗汤方
  • 苦酒汤方
  • 半夏散及汤方
  • 自通汤方
  • 白通加猪胆汁方
  • 真武汤方
  • 通脉四逆汤方
  • 四逆散方
  •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乌梅丸方 当归四逆汤方 麻黄升麻汤方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白头翁汤方
  • 乌梅丸方
  • 辨脉法第一

    【问曰】脉有阴阳者,何谓也?

    【答曰】凡脉大、浮、数、动、滑,此名阳也;脉沉、涩、弱、弦、微,此名阴也,凡阴病见阳脉者生,阳病见阴脉者死。

    【问曰】脉有阳结阴结者,何以别之?

    【答曰】其脉浮而数,能食,不大便者,此为实,名曰阳结也,期十六日当剧。其脉沉而迟,不能食,身体重,大便反硬,名曰阴结也。期十四日当剧。

    【问曰】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,何?

    【答曰】阴脉不足,阳往从之;阳脉不足,阴往乘之。曰:何谓阳不足?

    【答曰】假令寸口脉微,名曰阳不足,阴气上入阳中,则洒淅恶寒也,曰:何谓阴不足?

    【答曰】假令尺脉弱,名曰阴不足,阳气下陷入阴中,则发热也。

    阳脉浮(一作微)阴脉弱者,则血虚。血虚则筋急也。

    其脉沉者,荣气微也。

    其脉浮,而汗出如流珠者,卫气衰也。

    荣气微者,加烧针,则血流不行,更发热而躁烦也。

    脉(一云秋脉)蔼蔼,如车盖者,名曰阳结也。

    脉(一云夏脉)累累,如循长竿者,名曰阴结也。

    脉瞥瞥,如羹上肥者,阳气微也。

    脉萦萦,如蜘蛛丝者,阳气(一云阴气)衰也。

    脉绵绵,如泻漆之绝者,亡其血也。

    脉来缓,时一止复来者,名曰结。脉来数,时一止复来者,名曰促(一作纵)。脉,阳盛则促,阴盛则结,此皆病脉。

    阴阳相搏,名曰动。阳动则汗出,阴动则发热。形冷、恶寒者,此三焦伤也。

    若数脉见于关上,上下无头尾,如豆大,厥厥动摇者,名曰动也。

    阳脉浮大而濡,阴脉浮大而濡,阴脉与阳脉同等者,名曰缓也。 脉浮而紧者,名曰弦也。弦者状如弓弦,按之不移也。脉紧者,如转索无常也。

    脉弦而大,弦则为减,大则为芤。减则为寒,芤则为虚。寒虚相搏,此名为革。妇人则半产、漏下,男子则亡血、失精。

    【问曰】病有战而汗出,因得解者,何也?

    【答曰】脉浮而紧,按之反芤,此为本虚,故当战而汗出也。其人本虚,是以发战。以脉浮,故当汗出而解也。

    若脉浮而数,按之不芤,此人本不虚;若欲自解,但汗出耳,不发战也。

    【问曰】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,何也?

    【答曰】脉大而浮数,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。

    【问曰】病有不战,不汗出而解者,何也?

    【答曰】其脉自微,此以曾经发汗、若吐、若下、若亡血,以内无津液,此阴阳自和,必自愈,故不战、不汗出而解也。

    【问曰】伤寒三日,脉浮数而微,病人身凉和者,何也?

    【答曰】此为欲解也。解以夜半。脉浮而解者,濈然汗出也;脉数而解者,必能食也;脉微而解者,必大汗出也。

    【问曰】病脉,欲知愈未愈者,何以别之?

    【答曰】寸口、关上、尺中三处,大小、浮沉、迟数同等,虽有寒热不解者,此脉阴阳为和平,虽剧当愈。

    立夏得洪(一作浮)大脉,是其本位。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,须发其汗。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,不须发汗。若汗濈自出者,明日便解矣。何以言之?立夏得洪大脉,是其时脉,故使然也。四时仿此。

    【问曰】凡病欲知何时得?何时愈?

    【答曰】假令夜半得病,明日日中愈;日中得病,夜半愈。何以言之?日中得病,夜半愈者,以阳得阴则解也。夜半得病,明日日中愈者,以阴得阳则解也。

    寸口脉浮为在表,沉为在里,数为在府,迟为在藏。假令脉迟,此为在藏也。

    趺阳脉浮而涩,少阴脉如经也,其病在脾,法当下利。何以知之?若脉浮大者,气实血虚也。今趺阳脉浮而涩,故知脾气不足,胃气虚也。以少阴脉弦而浮(一作沉),才见此为调脉,故称如经也。若反滑而数者,故知当屎脓也。

    寸口脉浮而紧,浮则为风,紧则为寒。风则伤卫,寒则伤荣。荣卫俱病,骨节烦疼,当发其汗也。

    趺阳脉迟而缓,胃气如经也。趺阳脉浮而数,浮则伤胃,数则动脾,此非本病,医特下之所为也。荣卫内陷,其数先微,脉反但浮,其人必大便硬,气噫而除。何以言之?本以数脉动脾,其数先微,故知脾气不治,大便硬,气噫而除。今脉反浮,其数改微,邪气独留,心中则饥,邪热不杀谷,潮热发渴,数脉当迟缓,脉因前后度数如法,病者则饥。数脉不时,则生恶疮也。

    【师曰】病人脉微而涩者,此为医所病也。大发其汗,又数大下之,其人亡血,病当恶寒,后乃发热,无休止时,夏月盛热,欲著复衣,冬月盛寒,欲裸其身,所以然者,阳微则恶寒,阴弱则发热,此医发其汗,令阳气微,又大下之:令阴气弱,五月之时,阳气在表,胃中虚冷,以阳气内微,不能胜冷,故欲著复衣;十一月之时,阳气在里,胃中烦热,以阴气内弱,不能胜热,故欲裸其身。又阴脉迟涩,故知血亡也。

    脉浮而大,心下反硬,有热属藏者,攻之,不令发汗。属府者,不令溲数。溲数则大便硬,汗多则热愈,汗少则便难,脉迟尚未可攻。

    脉浮而洪,身汗如油,喘而不休,水浆不下,体形不仁,乍静乍乱,此为命绝也。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灾,若汗出发目闰 ,喘不休者,此为肺先绝也。阳反独留,形体如烟熏,直视摇头,此心绝也。唇吻反青,四肢习者,此为肝绝也。环口黧黑,柔汗发黄者,此为脾绝也,溲便遗失、狂言、目反直视者,此为肾绝也。

    又未知何藏阴阳前绝,若阳气前绝,阴气后竭者,其人死,身色必青;阴气前绝,阳气后竭者,其人死,身色必赤,腋下温,心下热也。

    寸口脉浮大,而医反下之,此为大逆。浮则无血,大则为寒,寒气相搏,则为肠鸣,医乃不知,而反饮冷水,令汗大出,水得寒气,冷必相搏,其人即□。趺阳脉浮,浮则为虚,浮虚相搏,故令气□。言胃气虚竭也。脉滑,则为哕。此为医咎,责虚取实,守空迫血。脉浮、鼻中燥者,必衄也。

    诸脉浮数,当发热,而洒淅恶寒,若有痛处,饮食如常者,畜积有脓也。脉浮而迟,面热赤而战惕者,六七日当汗出而解。反发热者,差迟。迟为无阳,不能作汗,其身必痒也。

   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,法当清邪中于上焦,浊邪中于下焦。清邪中上,名曰洁也;浊邪中下,名曰浑也,阴中于邪,必内栗也,表气微虚,里气不守,故使邪中于阴也。阳中于邪,必发热、头痛、项强、颈挛、腰痛、胚酸,所为阳中雾露之气,故曰清邪中上。浊邪中下,阴气为栗,足膝逆冷,便溺妄出,表气微虚,里气微急,三焦相混,内外不通,上焦怫郁,藏气相熏,口烂食断也。中焦不治,胃气上冲,脾气不转,胃中为浊,荣卫不通,血凝不流,若卫气前通胃气虚竭也。脉滑,则为哕。此为医咎,责虚取实,守空迫血。脉浮、鼻中燥者,必衄也。

    诸脉浮数,当发热,而洒淅恶寒,若有痛处,饮食如常者,畜积有脓也。脉浮而迟,面热赤而战惕者,六七日当汗出而解。反发热者,差迟。迟为无阳,不能作汗,其身必痒也。

   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,法当清邪中于上焦,浊邪中于下焦。清邪中上,名曰洁也;浊邪中下,名曰浑也,阴中于邪,必内栗也,表气微虚,里气不守,故使邪中于阴也。阳中于邪,必发热、头痛、项强、颈挛、腰痛、胫酸,所为阳中雾露之气,故曰清邪中上。浊邪中下,阴气为栗,足膝逆冷,便溺妄出,表气微虚,里气微急,三焦相混,内外不通,上焦怫郁,藏气相熏,口烂食断也。中焦不治,胃气上冲,脾气不转,胃中为浊,荣卫不通,血凝不流。若卫气前通者,小便赤黄,与热相搏,因热作使,游于经络,出入藏府,热气所过,则为痈脓。若阴气前通者,阳气厥微,阴无所使,客气内入,嚏而出之,声嗢咽塞,寒厥相逐,为热所拥,血凝自下,状如豚肝,阴阳俱厥,脾气弧弱,五液注下,下焦不阖,清便下重,令便数难,脐筑湫痛,命将难全。

    脉阴阳俱紧者,口中气出,唇口干燥,蜷卧足冷,鼻中涕出,舌上胎滑,勿妄治也。到七日以来,其人微发热,手足温者,此为欲解;或到八日以上,反大发热者,此为难治。设使恶寒者,必欲呕也;腹内痛者,必欲利也。

    脉阴阳俱紧,至于吐利,其脉独不解,紧去人安,此为欲解。若脉迟至六七日,不欲食,此为晚发,水停故也,为未解;食自可者,为欲解,病六七日,手足三部脉皆至,大烦而口噤不能言,其躁扰者,必欲解也。若脉和,其人大烦,目重,睑内际黄者,此为欲解也。

    脉浮而数,浮为风,数为虚,风为热,虚为寒,风虚相搏,则洒淅恶寒也。

    脉浮而滑,浮为阳,滑为实,阳实相搏,其脉数疾,卫气失度,浮滑之脉数疾,发热汗出者,此为不治。

    伤寒咳逆上气,其脉散者死。谓其形损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