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本草备要》 > 泽兰
  • 作者:汪昂 朝代:清 年份:公元1644-1911年
  • 黄芪
  • 蓬莪术
  • 荆三棱
  • 白茅根
  • 芦根
  • 苎根
  • 蔷薇根
  • 芭蕉根
  • 大黄
  • 黄芩
  • 黄连
  • 甘草
  • 胡黄连
  • 苦参
  • 知母
  • 龙胆草
  • 青黛
  • 大青
  • 牵牛
  • 防己
  • 葶苈
  • 甘遂
  • 人参
  • 大戟
  • 商陆
  • 芫花
  • 荛花
  • 泽漆
  • 常山
  • 藜芦
  • 木通
  • 通草
  • 泽泻
  • 沙参
  • 车前草
  • 灯草
  • 瞿麦
  • 天仙藤
  • 地肤子
  • 石韦
  • 海金砂
  • 茵陈
  • 香薷
  • 丹参
  • 青蒿
  • 附子
  • 草乌头
  • 白附子
  • 破故纸
  • 肉苁蓉
  • 锁阳
  • 巴戟天
  • 胡卢巴
  • 仙茅
  • 元参
  • 淫羊藿
  • 蛇床子
  • 菟丝子
  • 复盆子
  • 蒺藜子
  • 使君子
  • 益智子
  • 砂仁
  • 白豆蔻
  • 肉豆蔻
  • 白术
  • 草豆蔻
  • 香附
  • 木香
  • 藿香
  • 茴香
  • 甘松香
  • 山柰
  • 高良姜
  • 荜茇
  • 烟草
  • 苍术
  • 金银花
  • 蒲公英
  • 紫花地丁
  • 杜牛膝
  • 鹤虱
  • 山豆根
  • 牛蒡子
  • 山慈菇
  • 漏芦
  • 贯众
  • 葳蕤
  • 射干
  • 续随子
  • 马蔺子
  • 蓖麻子
  • 白头翁
  • 王瓜
  • 王不留行
  • 冬葵子
  • 白藓皮
  • 黄精
  • 土茯苓
  • 白蔹
  • 预知子
  • 旱莲草
  • 刘寄奴草
  • 马鞭草
  • 谷精草
  • 青葙子
  • 决明子
  • 蓼实
  • 陈序
  • 狗脊
  • 马勃
  • 木鳖子
  • 茯苓
  • 茯神
  • 琥珀
  • 松节
  • 柏子仁
  • 侧柏叶
  • 肉桂
  • 石斛
  • 桂心
  • 桂枝
  • 枸杞子
  • 地骨皮
  • 山茱萸
  • 酸枣仁
  • 杜仲
  • 女贞子
  • 楮实
  • 桑白皮
  • 远志
  • 桑寄生
  • 栀子
  • 猪苓
  • 黄柏
  • 枳实、枳壳
  • 浓朴
  • 槟榔
  • 大腹皮
  • 槐实
  • 苦楝子
  • 石菖蒲
  • 蔓荆子
  • 石南叶
  • 辛夷
  • 郁李仁
  • 金樱子
  • 诃子
  • 乌药
  • 五加皮
  • 椿樗白皮
  • 榆白皮
  • 牛膝
  • 秦皮
  • 海桐皮
  • 蕤仁
  • 密蒙花
  • 芙蓉花
  • 山茶花
  • 木槿
  • 杉木
  • 乌臼木
  • 水杨柳
  • 甘菊花
  • 皂角
  • 肥皂荚
  • 棕榈
  • 吴茱萸
  • 川椒
  • 胡椒
  • 苏木
  • 沉香
  • 檀香
  • 五味子
  • 紫檀
  • 降真香
  • 丁香
  • 乳香
  • 没药
  • 枫脂香
  • 冰片
  • 樟脑
  • 苏合香
  • 血竭
  • 天门冬
  • 阿魏
  • 芦荟
  • 胡桐泪
  • 芜夷
  • 没石子
  • 卫矛
  • 巴豆
  • 大风子
  • 荆沥
  • 麦门冬
  • 竹沥
  • 竹茹
  • 淡竹叶
  • 天竹黄
  • 雷丸
  • 赤柽柳
  • 果部 大枣 桃仁 杏仁 乌梅 栗 陈皮 青皮 柿干 木瓜 山查 梨 枇杷叶 橄榄 白果 石榴皮 枳子 胡桃 龙眼肉 荔枝核 榧实 海松子 落花生 莲子 莲蕊须 藕 荷叶 芡实 甘蔗 荸荠 菱 西瓜
  • 大枣
  • 桃仁
  • 杏仁
  • 款冬花
  • 乌梅
  • 陈皮
  • 青皮
  • 柿干
  • 木瓜
  • 山查
  • 枇杷叶
  • 橄榄
  • 童序
  • 紫菀
  • 白果
  • 石榴皮
  • 枳子
  • 胡桃
  • 龙眼肉
  • 荔枝核
  • 榧实
  • 海松子
  • 落花生
  • 莲子
  • 旋复花
  • 莲蕊须
  • 荷叶
  • 芡实
  • 甘蔗
  • 荸荠
  • 西瓜
  • 谷菜部 粳米 糯米 谷芽 大麦芽 小麦 稷 粟 荞麦 黑大豆 赤小豆 绿豆 白扁豆 淡豆豉 刀豆 胡麻 大麻仁 薏苡仁 御米壳 神曲 红曲 醋 酒 韭 葱 大蒜 薤 胡荽 生姜 干姜、黑姜 山药 百合 莱菔 白芥子 蔓菁子 芸薹 马齿苋 甜瓜蒂 冬瓜 丝瓜 茄根
  • 粳米
  • 百部
  • 糯米
  • 谷芽
  • 大麦芽
  • 小麦
  • 荞麦
  • 黑大豆
  • 赤小豆
  • 绿豆
  • 桔梗
  • 白扁豆
  • 淡豆豉
  • 刀豆
  • 胡麻
  • 大麻仁
  • 薏苡仁
  • 御米壳
  • 神曲
  • 红曲
  • 大蒜
  • 胡荽
  • 生姜
  • 干姜、黑姜
  • 山药
  • 百合
  • 马兜铃
  • 莱菔
  • 白芥子
  • 蔓菁子
  • 芸薹
  • 马齿苋
  • 甜瓜蒂
  • 冬瓜
  • 丝瓜
  • 茄根
  • 金石水土部 金 银 铜绿 自然铜 铅 铁 密陀僧 丹砂 水银 轻粉 空青 云母 石膏 滑石 朴硝、芒硝 元明粉 太阴玄精石 赤石脂 禹余粮 浮石 硼砂 砂 磁石 礞石 代赭石 花蕊石 炉甘石 阳起石 钟乳 白石英 紫石英 雄黄 石硫黄 石蟹 无名异 石 砒石 石灰 白矾 胆矾 皂矾 青盐 食盐 急流水 逆流回澜水 甘澜水 井泉水 百沸汤 阴阳水 黄荠水 露水 腊雪水 冰 地浆 孩儿茶 百草霜 墨 伏龙肝 碱
  • 白前
  • 铜绿
  • 自然铜
  • 密陀僧
  • 丹砂
  • 水银
  • 轻粉
  • 白芨
  • 空青
  • 云母
  • 石膏
  • 滑石
  • 朴硝、芒硝
  • 元明粉
  • 太阴玄精石
  • 赤石脂
  • 禹余粮
  • 浮石
  • 半夏
  • 硼砂
  • 磁石
  • 礞石
  • 代赭石
  • 花蕊石
  • 炉甘石
  • 阳起石
  • 钟乳
  • 白石英
  • 天南星
  • 紫石英
  • 雄黄
  • 石硫黄
  • 石蟹
  • 无名异
  • 砒石
  • 石灰
  • 白矾
  • 胆矾
  • 自序
  • 贝母
  • 皂矾
  • 青盐
  • 食盐
  • 急流水
  • 逆流回澜水
  • 甘澜水
  • 井泉水
  • 百沸汤
  • 阴阳水
  • 黄荠水
  • 栝楼仁
  • 露水
  • 腊雪水
  • 地浆
  • 孩儿茶
  • 百草霜
  • 伏龙肝
  • 禽兽部 鸡 乌骨鸡 鸭 五灵脂 夜明砂 猪肉 犬肉 羊肉 羊血 牛肉 牛黄 白马溺 驴溺 阿胶 黄明胶 虎骨 犀角 羚羊角 鹿茸 麝香 熊胆 象皮 獭肝 皮 兔矢 鼠矢
  • 天花粉
  • 乌骨鸡
  • 五灵脂
  • 夜明砂
  • 猪肉
  • 犬肉
  • 羊肉
  • 羊血
  • 牛肉
  • 夏枯草
  • 牛黄
  • 白马溺
  • 驴溺
  • 阿胶
  • 黄明胶
  • 虎骨
  • 犀角
  • 羚羊角
  • 鹿茸
  • 麝香
  • 海藻
  • 熊胆
  • 象皮
  • 獭肝
  • 兔矢
  • 鼠矢
  • 鳞介鱼虫部 龙骨 龙齿 鲤鱼 鲫鱼 石首鱼 青鱼胆 鳢鱼胆 鳝鱼 鳗鲡 蚺蛇胆 白花蛇 乌梢蛇 蛇蜕 海狗肾 穿山甲 海螵蛸 龟板 鳖甲 蟹 虾 牡蛎 蛤粉 瓦楞子 田螺 石决明 真珠 蛤蚧 蜂蜜 露蜂房 僵蚕 原蚕砂 桑螵蛸 蝉蜕 五倍子 白蜡 斑蝥 蝎 蜈蚣 蟾蜍 白颈蚯蚓 五谷虫
  • 龙骨
  • 龙齿
  • 鲤鱼
  • 海带
  • 鲫鱼
  • 石首鱼
  • 青鱼胆
  • 鳢鱼胆
  • 鳝鱼
  • 鳗鲡
  • 蚺蛇胆
  • 白花蛇
  • 乌梢蛇
  • 蛇蜕
  • 昆布
  • 海狗肾
  • 穿山甲
  • 海螵蛸
  • 龟板
  • 鳖甲
  • 牡蛎
  • 蛤粉
  • 瓦楞子
  • 独活
  • 田螺
  • 石决明
  • 真珠
  • 蛤蚧
  • 蜂蜜
  • 露蜂房
  • 僵蚕
  • 原蚕砂
  • 桑螵蛸
  • 蝉蜕
  • 羌活
  • 五倍子
  • 白蜡
  • 斑蝥
  • 蜈蚣
  • 蟾蜍
  • 白颈蚯蚓
  • 五谷虫
  • 人部 发 人牙 人乳 紫河车 童便 秋石 人中黄 粪清 人中白
  • 防风
  • 人牙
  • 人乳
  • 紫河车
  • 童便
  • 秋石
  • 人中黄
  • 粪清
  • 人中白
  • 增补本草备要自序
  • 葛根
  • 升麻
  • 白芷
  • 细辛
  • 柴胡
  • 前胡
  • 麻黄
  • 荆芥
  • 连翘
  • 本草备要凡例
  • 紫苏
  • 薄荷
  • 鸡苏
  • 木贼
  • 浮萍
  • 苍耳子
  • 天麻
  • 秦艽
  • 威灵仙
  • 药性总义
  • 钓藤钩
  • 茵芋
  • 当归
  • 白芍药
  • 生地黄
  • 干地黄
  • 熟地黄
  • 何首乌
  • 牡丹皮
  • 续断
  • 骨碎补
  • 益母草
  • 泽兰
  • 白薇
  • 艾叶
  • 延胡索
  • 红花
  • 茜草
  • 紫草
  • 凌霄花
  • 大小蓟
  • 三七
  • 地榆
  • 蒲黄
  • 卷柏
  • 庵子
  • 郁金
  • 姜黄
  • 泽兰

    通、行血,消水

    苦泄热,甘和血,辛散郁,香舒脾。入足太阴、厥阴(脾、肝)。通九窍,利关节,养血气,长肌肉,破宿血,调月经,消症瘕,散水肿(防己为使)。

    治产后血沥腰痛(瘀行未尽),吐血鼻血,目痛头风,痈毒扑损。补而不滞,行而不峻,为女科要药(古方泽兰丸甚多)。

    时珍曰∶兰草、泽兰,一类二种,俱生下湿。紫茎素枝,赤节绿叶,叶对节生,有细齿。但以茎圆节长、叶光有歧者为兰草;茎微方节短、叶有毛者为泽兰。嫩时并可 (音那)

    而佩之,《楚辞》所谓纫秋兰以为佩是也(朱文公《离骚辨证》云∶必花叶俱香,燥湿不变,方可刈佩。今之兰蕙,花虽香而叶无气,质弱易萎,不可刈佩),吴人呼为香草,俗名孩儿菊(夏日采,置发中,则发不 ,浸油涂发,去垢香泽,故名泽兰)。兰草走气分,故能利水道,除痰癖,杀蛊辟恶,而为消渴良药(经曰∶数食肥甘,传为消渴,治之以兰,除陈气也)。泽兰走血分,故能消水肿,涂痈毒,破瘀除症,而为妇人要药。以为今之山兰者误矣。

    防己为使(寇宗 、朱丹溪并以兰草为山兰之叶,李时珍考众说以讥之。按别本云∶兰叶甘寒,清肺开胃,消痰利水,解郁调经,闽产者力胜。闽产为胜,则是建兰矣。李士材云∶兰叶禀金水之气,故入肺脏,东垣方中尝用之。《内经》所谓治之以兰除陈气者是也,余屡验之。李时珍又谓东垣所用乃兰草也。其集诸家之言曰∶陈遁斋《闲览》云楚骚之兰,或以为都梁香,或以为泽兰,或以为猗兰,当以泽兰为正,今之所种如麦门冬者名幽兰,非真兰也,故陈止斋着盗兰说以讥之。既名幽兰,正合骚经矣。方虚谷《订兰说》言古之兰草即今之千金草,俗名孩儿菊者;今之所谓兰,其叶如茅者,根名土续断,因花馥郁,故得兰名。杨升庵曰∶世以如蒲萱者为兰,九畹之受诬也久矣。又吴草庐《有兰说》曰∶兰为医经上品,有根有茎,草之植者也。今所谓兰无枝无茎,因黄山谷称之,世遂谬指为离骚之兰。寇氏本草溺于流俗,反疑归说为非。夫医经为实用岂可诬哉?今之兰果可以利水杀虫而除痰癖乎?其种盛于闽,朱子闽人,岂不识其土产而辨析若此。世俗至今,犹以非兰为兰,何其惑之甚也。

    昂按∶朱子辨兰,援《离骚》纫 以为证,窃谓纫 亦骚人风致之词耳。如所云饮木兰之坠露,餐秋菊之落英,岂真露可饮而英可餐乎?又云制芰荷以为衣,集芙蓉以为裳,岂真芰荷可衣芙蓉可裳乎?宋儒释经执泥,恐未可为定论也。第骚经既言秋兰,则非春兰明矣。本经既言泽兰,则非山兰明矣。是《离骚》之秋兰,当属本经之泽兰无疑也。然《离骚》不尝曰春兰兮秋菊乎?不又曰结幽兰而延伫乎?不又曰疏石兰以为芳乎?若秋兰既属之泽兰,将所谓春兰幽兰石兰者,又不得为山兰,当是何等之兰乎?且山兰为花中最上之品,古今评者,列之梅、菊之前今反屈,于孩儿菊之下,以为盗袭其名,世间至贱之草皆收入本草,独山兰清芬佳品,摈弃不录,何其不幸若斯之甚也!本草杀虫之药良多,皆未必有验,至于行水消痰,固山兰之叶力所优为者也。盖李时珍、陈、方、吴、杨辈,皆泥定陈藏器以泽兰、兰草为一类二种,遂并骚经而疑之。崇泽兰而黜山兰,遂令兰草无复有用之者。不思若以为一类,则《本经》兰草一条,已属重出,何以《本经》兰草反列之上品,而泽兰止为中品乎?况一入气分,一入血分,迥然不同也。又骚经言兰者凡五,除木兰人所共识,其余春兰、秋兰、幽兰、石兰若皆以为孩儿菊,是不特一类二种,且四种一类矣。而以为九畹之受诬,岂理也哉?盖《本经》言泽兰,所以别乎山也;言兰草,明用叶而不用其花也;骚经言秋兰,所以别乎春也;言石兰,所以别乎泽也。愚谓秋兰当属泽兰,而春兰、石兰定是山兰。其曰幽兰,则山兰之别名,以其生于深山穷谷故也。寇氏、朱氏之论,又安可全非也,姑附愚说,以咨多识之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