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本草备要》 > 药性总义
  • 作者:汪昂 朝代:清 年份:公元1644-1911年
  • 黄芪
  • 蓬莪术
  • 荆三棱
  • 白茅根
  • 芦根
  • 苎根
  • 蔷薇根
  • 芭蕉根
  • 大黄
  • 黄芩
  • 黄连
  • 甘草
  • 胡黄连
  • 苦参
  • 知母
  • 龙胆草
  • 青黛
  • 大青
  • 牵牛
  • 防己
  • 葶苈
  • 甘遂
  • 人参
  • 大戟
  • 商陆
  • 芫花
  • 荛花
  • 泽漆
  • 常山
  • 藜芦
  • 木通
  • 通草
  • 泽泻
  • 沙参
  • 车前草
  • 灯草
  • 瞿麦
  • 天仙藤
  • 地肤子
  • 石韦
  • 海金砂
  • 茵陈
  • 香薷
  • 丹参
  • 青蒿
  • 附子
  • 草乌头
  • 白附子
  • 破故纸
  • 肉苁蓉
  • 锁阳
  • 巴戟天
  • 胡卢巴
  • 仙茅
  • 元参
  • 淫羊藿
  • 蛇床子
  • 菟丝子
  • 复盆子
  • 蒺藜子
  • 使君子
  • 益智子
  • 砂仁
  • 白豆蔻
  • 肉豆蔻
  • 白术
  • 草豆蔻
  • 香附
  • 木香
  • 藿香
  • 茴香
  • 甘松香
  • 山柰
  • 高良姜
  • 荜茇
  • 烟草
  • 苍术
  • 金银花
  • 蒲公英
  • 紫花地丁
  • 杜牛膝
  • 鹤虱
  • 山豆根
  • 牛蒡子
  • 山慈菇
  • 漏芦
  • 贯众
  • 葳蕤
  • 射干
  • 续随子
  • 马蔺子
  • 蓖麻子
  • 白头翁
  • 王瓜
  • 王不留行
  • 冬葵子
  • 白藓皮
  • 黄精
  • 土茯苓
  • 白蔹
  • 预知子
  • 旱莲草
  • 刘寄奴草
  • 马鞭草
  • 谷精草
  • 青葙子
  • 决明子
  • 蓼实
  • 陈序
  • 狗脊
  • 马勃
  • 木鳖子
  • 茯苓
  • 茯神
  • 琥珀
  • 松节
  • 柏子仁
  • 侧柏叶
  • 肉桂
  • 石斛
  • 桂心
  • 桂枝
  • 枸杞子
  • 地骨皮
  • 山茱萸
  • 酸枣仁
  • 杜仲
  • 女贞子
  • 楮实
  • 桑白皮
  • 远志
  • 桑寄生
  • 栀子
  • 猪苓
  • 黄柏
  • 枳实、枳壳
  • 浓朴
  • 槟榔
  • 大腹皮
  • 槐实
  • 苦楝子
  • 石菖蒲
  • 蔓荆子
  • 石南叶
  • 辛夷
  • 郁李仁
  • 金樱子
  • 诃子
  • 乌药
  • 五加皮
  • 椿樗白皮
  • 榆白皮
  • 牛膝
  • 秦皮
  • 海桐皮
  • 蕤仁
  • 密蒙花
  • 芙蓉花
  • 山茶花
  • 木槿
  • 杉木
  • 乌臼木
  • 水杨柳
  • 甘菊花
  • 皂角
  • 肥皂荚
  • 棕榈
  • 吴茱萸
  • 川椒
  • 胡椒
  • 苏木
  • 沉香
  • 檀香
  • 五味子
  • 紫檀
  • 降真香
  • 丁香
  • 乳香
  • 没药
  • 枫脂香
  • 冰片
  • 樟脑
  • 苏合香
  • 血竭
  • 天门冬
  • 阿魏
  • 芦荟
  • 胡桐泪
  • 芜夷
  • 没石子
  • 卫矛
  • 巴豆
  • 大风子
  • 荆沥
  • 麦门冬
  • 竹沥
  • 竹茹
  • 淡竹叶
  • 天竹黄
  • 雷丸
  • 赤柽柳
  • 果部 大枣 桃仁 杏仁 乌梅 栗 陈皮 青皮 柿干 木瓜 山查 梨 枇杷叶 橄榄 白果 石榴皮 枳子 胡桃 龙眼肉 荔枝核 榧实 海松子 落花生 莲子 莲蕊须 藕 荷叶 芡实 甘蔗 荸荠 菱 西瓜
  • 大枣
  • 桃仁
  • 杏仁
  • 款冬花
  • 乌梅
  • 陈皮
  • 青皮
  • 柿干
  • 木瓜
  • 山查
  • 枇杷叶
  • 橄榄
  • 童序
  • 紫菀
  • 白果
  • 石榴皮
  • 枳子
  • 胡桃
  • 龙眼肉
  • 荔枝核
  • 榧实
  • 海松子
  • 落花生
  • 莲子
  • 旋复花
  • 莲蕊须
  • 荷叶
  • 芡实
  • 甘蔗
  • 荸荠
  • 西瓜
  • 谷菜部 粳米 糯米 谷芽 大麦芽 小麦 稷 粟 荞麦 黑大豆 赤小豆 绿豆 白扁豆 淡豆豉 刀豆 胡麻 大麻仁 薏苡仁 御米壳 神曲 红曲 醋 酒 韭 葱 大蒜 薤 胡荽 生姜 干姜、黑姜 山药 百合 莱菔 白芥子 蔓菁子 芸薹 马齿苋 甜瓜蒂 冬瓜 丝瓜 茄根
  • 粳米
  • 百部
  • 糯米
  • 谷芽
  • 大麦芽
  • 小麦
  • 荞麦
  • 黑大豆
  • 赤小豆
  • 绿豆
  • 桔梗
  • 白扁豆
  • 淡豆豉
  • 刀豆
  • 胡麻
  • 大麻仁
  • 薏苡仁
  • 御米壳
  • 神曲
  • 红曲
  • 大蒜
  • 胡荽
  • 生姜
  • 干姜、黑姜
  • 山药
  • 百合
  • 马兜铃
  • 莱菔
  • 白芥子
  • 蔓菁子
  • 芸薹
  • 马齿苋
  • 甜瓜蒂
  • 冬瓜
  • 丝瓜
  • 茄根
  • 金石水土部 金 银 铜绿 自然铜 铅 铁 密陀僧 丹砂 水银 轻粉 空青 云母 石膏 滑石 朴硝、芒硝 元明粉 太阴玄精石 赤石脂 禹余粮 浮石 硼砂 砂 磁石 礞石 代赭石 花蕊石 炉甘石 阳起石 钟乳 白石英 紫石英 雄黄 石硫黄 石蟹 无名异 石 砒石 石灰 白矾 胆矾 皂矾 青盐 食盐 急流水 逆流回澜水 甘澜水 井泉水 百沸汤 阴阳水 黄荠水 露水 腊雪水 冰 地浆 孩儿茶 百草霜 墨 伏龙肝 碱
  • 白前
  • 铜绿
  • 自然铜
  • 密陀僧
  • 丹砂
  • 水银
  • 轻粉
  • 白芨
  • 空青
  • 云母
  • 石膏
  • 滑石
  • 朴硝、芒硝
  • 元明粉
  • 太阴玄精石
  • 赤石脂
  • 禹余粮
  • 浮石
  • 半夏
  • 硼砂
  • 磁石
  • 礞石
  • 代赭石
  • 花蕊石
  • 炉甘石
  • 阳起石
  • 钟乳
  • 白石英
  • 天南星
  • 紫石英
  • 雄黄
  • 石硫黄
  • 石蟹
  • 无名异
  • 砒石
  • 石灰
  • 白矾
  • 胆矾
  • 自序
  • 贝母
  • 皂矾
  • 青盐
  • 食盐
  • 急流水
  • 逆流回澜水
  • 甘澜水
  • 井泉水
  • 百沸汤
  • 阴阳水
  • 黄荠水
  • 栝楼仁
  • 露水
  • 腊雪水
  • 地浆
  • 孩儿茶
  • 百草霜
  • 伏龙肝
  • 禽兽部 鸡 乌骨鸡 鸭 五灵脂 夜明砂 猪肉 犬肉 羊肉 羊血 牛肉 牛黄 白马溺 驴溺 阿胶 黄明胶 虎骨 犀角 羚羊角 鹿茸 麝香 熊胆 象皮 獭肝 皮 兔矢 鼠矢
  • 天花粉
  • 乌骨鸡
  • 五灵脂
  • 夜明砂
  • 猪肉
  • 犬肉
  • 羊肉
  • 羊血
  • 牛肉
  • 夏枯草
  • 牛黄
  • 白马溺
  • 驴溺
  • 阿胶
  • 黄明胶
  • 虎骨
  • 犀角
  • 羚羊角
  • 鹿茸
  • 麝香
  • 海藻
  • 熊胆
  • 象皮
  • 獭肝
  • 兔矢
  • 鼠矢
  • 鳞介鱼虫部 龙骨 龙齿 鲤鱼 鲫鱼 石首鱼 青鱼胆 鳢鱼胆 鳝鱼 鳗鲡 蚺蛇胆 白花蛇 乌梢蛇 蛇蜕 海狗肾 穿山甲 海螵蛸 龟板 鳖甲 蟹 虾 牡蛎 蛤粉 瓦楞子 田螺 石决明 真珠 蛤蚧 蜂蜜 露蜂房 僵蚕 原蚕砂 桑螵蛸 蝉蜕 五倍子 白蜡 斑蝥 蝎 蜈蚣 蟾蜍 白颈蚯蚓 五谷虫
  • 龙骨
  • 龙齿
  • 鲤鱼
  • 海带
  • 鲫鱼
  • 石首鱼
  • 青鱼胆
  • 鳢鱼胆
  • 鳝鱼
  • 鳗鲡
  • 蚺蛇胆
  • 白花蛇
  • 乌梢蛇
  • 蛇蜕
  • 昆布
  • 海狗肾
  • 穿山甲
  • 海螵蛸
  • 龟板
  • 鳖甲
  • 牡蛎
  • 蛤粉
  • 瓦楞子
  • 独活
  • 田螺
  • 石决明
  • 真珠
  • 蛤蚧
  • 蜂蜜
  • 露蜂房
  • 僵蚕
  • 原蚕砂
  • 桑螵蛸
  • 蝉蜕
  • 羌活
  • 五倍子
  • 白蜡
  • 斑蝥
  • 蜈蚣
  • 蟾蜍
  • 白颈蚯蚓
  • 五谷虫
  • 人部 发 人牙 人乳 紫河车 童便 秋石 人中黄 粪清 人中白
  • 防风
  • 人牙
  • 人乳
  • 紫河车
  • 童便
  • 秋石
  • 人中黄
  • 粪清
  • 人中白
  • 增补本草备要自序
  • 葛根
  • 升麻
  • 白芷
  • 细辛
  • 柴胡
  • 前胡
  • 麻黄
  • 荆芥
  • 连翘
  • 本草备要凡例
  • 紫苏
  • 薄荷
  • 鸡苏
  • 木贼
  • 浮萍
  • 苍耳子
  • 天麻
  • 秦艽
  • 威灵仙
  • 药性总义
  • 钓藤钩
  • 茵芋
  • 当归
  • 白芍药
  • 生地黄
  • 干地黄
  • 熟地黄
  • 何首乌
  • 牡丹皮
  • 续断
  • 骨碎补
  • 益母草
  • 泽兰
  • 白薇
  • 艾叶
  • 延胡索
  • 红花
  • 茜草
  • 紫草
  • 凌霄花
  • 大小蓟
  • 三七
  • 地榆
  • 蒲黄
  • 卷柏
  • 庵子
  • 郁金
  • 姜黄
  • 药性总义

    凡药酸属木入肝、苦属火入心、甘属土入脾、辛属金入肺、咸属水入肾,此五味之义也。

    凡药青属木入肝、赤属火入心、黄属土入脾、白属金入肺、黑属水入肾,此五色之义也。

    凡药酸者能涩能收、苦者能泻能燥能坚、甘者能补能和能缓、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、咸者能下能软坚、淡者能利窍能渗泄,此五味之用也。

    凡药寒、热、温、凉,气也;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,味也。气为阳,味为阴。气浓者阳中之阳,薄者阳中之阴;味浓者阴中之阴,薄者阴中之阳。气薄则发泄(发散),浓则发热(温燥),味浓则泄(降泻),薄则通(利窍渗湿)。辛甘发散为阳,酸苦涌泄为阴,咸味涌泄为阴,淡味渗泄为阳。轻清升浮为阳,重浊沉降为阴。阳气出上窍,阴味出下窍。清阳发腠理,浊阴走五脏。清阳实四肢,浊阴归六腑。此阴阳之义也。

    凡药轻虚者浮而升,重实者沉而降。味薄者升而生(象春),气薄者降而收(象秋),气浓者浮而长(象夏),味浓者沉而藏(象冬),味平者化而成(象土)。气浓味薄者浮而升,味浓气薄者沉而降,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,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。酸咸无升,辛甘无降,寒无浮,热无沉,此升降浮沉之义也(李时珍曰∶升者引之以咸寒,则沉而直达下焦;沉者引之以酒,则浮而上至巅顶。一物之中,有根升梢降、生升熟降者,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)。

    凡药根之在土中者,半身以上则上升,半身以下则下降(以生苗者为根,以入土者为梢。上焦用根,下焦用梢,半身以上用头,中焦用身,半身以下用梢。虽一药而根、梢各别,用之或差,服亦罔效)。药之为枝者达四肢,为皮者达皮肤,为心、为干者内行脏腑。质之轻者上入心、肺,重者下入肝、肾。中空者发表,内实者攻里。枯燥者入气分,润泽者入血分。此上下内外,各以其类相从也。

    凡药色青、味酸、气臊、性属木者,皆入足厥阴肝、足少阳胆经(肝与胆相表里,胆为甲木,肝为乙木);色赤、味苦、气焦、性属火者,皆入手少阴心,手太阳小肠经(心与小肠相表里,小肠为丙火,心为丁火);色黄、味甘、气香、性属土者,皆入足太阴脾、足阳明胃经(脾与胃相表里,胃为戊土,脾为己土);色白、味辛、气腥、性属金者,皆入手太阴肺、手阳明大肠经(肺与大肠相表里,大肠为庚金,肺为辛金);色黑、味咸、气腐、性属水者,皆入足少阴肾、足太阳膀胱经(肾与膀胱相表里,膀胱为壬水,肾为癸水,凡一脏配一腑,腑皆属阳,故为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;脏皆属阴,故为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也)。

    十二经中,惟手厥阴心包、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,其经通于足厥阴、少阳。厥阴主血,诸药入肝经血分者,并入心包;少阳主气,诸药入胆经气分者,并入三焦。命门相火,散行于胆、三焦、心包络,故入命门者,并入三焦。此诸药入诸经之部分也。

    药有相须者,同类而不可离也(如黄柏、知母、破故纸、胡桃之类);相使者,我之佐使也;相恶者,夺我之能也;相畏者,受彼之制也;相反者,两不可合也;相杀者,制彼之毒也,此异同之义也。

    肝苦急(血燥苦急),急食甘以缓之;肝欲散(木喜条达),急食辛以散之;以辛补之,以酸泻之(以散为补,以敛为泻)。心苦缓(缓则散逸),急食酸以收之;心欲软,急食咸以软之;以咸补之(按∶水能克火,然心以下交于肾为补,取既济之义也),以甘泻之。脾苦湿,急食苦以燥之;脾欲缓(舒和),急食甘以缓之;以甘补之,以苦泻之。肺苦气上逆(火旺克金),急食苦以泻之;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;以酸补之,以辛泄之。肾苦燥,急食辛以润之;肾欲坚(坚固则无狂荡之患),急食苦以坚之;以苦补之,以咸泻之。此五脏补泻之义也。

    风淫于内,治以辛凉,佐以苦甘,以甘缓之,以辛散之(风属木,辛为金,金能胜木,故治以辛凉。过辛恐伤真气,故佐以苦甘,苦胜辛,甘益气也。木性急,故以甘缓之。木喜条达,故以辛散之)。热淫于内,治以咸寒,佐以苦甘,以酸收之,以苦发之(水胜火,故治以咸寒。甘胜咸,佐之所以防其过,必甘苦者,防咸之过,而又以泻热气佐实也。热淫故以酸收之,热结故以苦发之),湿淫于内,治以苦热,佐以酸淡,以苦燥之,以淡泄之(湿为土气,苦热皆能燥湿,淡能利窍渗湿,用酸者,木能制土也)。火淫于内,治以咸冷,佐以苦辛,以酸收之,以苦发之(相火畏火也,故治以咸冷。辛能滋润,酸能收敛,苦能泄热,或从其性而升发之也)。燥淫于内,治以苦温,佐以甘辛,以苦下之(燥属金,苦属火,火能胜金,故治以苦温。甘能缓,辛能润,苦能下,故以为佐也)。寒淫于内,治以甘热,佐以苦辛,以咸泻之,以辛润之,以苦坚之(土能制水,热能胜寒,故治以甘热。苦而辛,亦热品也。伤寒内热者,以咸泻之。内燥者,以辛润之。苦能泻热而坚肾,泻中有补也)。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,故药性宜明而施用贵审也。

    人之五脏应五行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子母相生。经曰∶虚则补其母,实则泻其子。

    又曰∶子能令母实。如肾为肝母,心为肝子,故入肝者,并入肾与心;肝为心母,脾为心子,故入心者,并入肝与脾;心为脾母,肺为脾子,故入脾者,并入心与肺;脾为肺母,肾为肺子,故入肺者,并入脾与肾;肺为肾母,肝为肾子,故入肾者,并入肺与肝。此五行相生,子母相应之义也。

    酸伤筋(敛则筋缩),辛胜酸;苦伤气(苦能泻气),咸胜苦;甘伤肉,酸胜甘;辛伤皮毛(疏散腠理),苦胜辛;咸伤血(咸能渗泄),甘胜咸。此五行相克之义也。

    酸走筋,筋病毋多食酸,筋得酸,则拘挛收引益甚也。苦走骨,骨病毋多食苦;骨得苦,则阴益甚重而难举也。甘走肉,肉病毋多食甘,肉得甘,则壅气胪肿益甚也。辛走气,气病毋多食辛,气得辛,则散而益虚也。咸走血,血病毋多食咸,血得咸,则凝涩而口渴也(咸能渗泄津液)。此五病之所禁也。

    多食咸,则脉凝泣(涩同)而变色(脉即血也,心合脉,水克水)。多食苦,则皮槁而毛拔(肺合皮毛,火克金)。多食辛,则筋急而爪枯(肝合筋,爪者筋之余。为金克木,按肝喜散,故辛能补肝,惟多则为害)。多食酸,则肉胝 而唇揭(脾合肉,其华在唇,水克土,胝音支,皮浓也)。多食甘,则骨痛而发落(肾合骨,其华在发,土克水)。此五味之所伤也。

    药之为物,各有形、性、气、质。其入诸经,有因形相类者(如连翘似心而入心,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肾之类);有因性相从者(如属木者入肝,属水者入肾;润者走血分,燥者入气分;本天者亲上,本地者亲下之类);有因气相求者(如气香入脾,气焦入心之类);有因质相同者(如药之头入头,干入身,枝入肢,皮行皮。又如红花、苏木,汁似血而入血之类),自然之理,可以意得也。

    药有以形名者,人参、狗脊之类是也;有以色名者,黄连、黑参之类是也;有以气名者, 、香薷之类是也;有以味名者,甘草、苦参之类是也;有以质名者,石膏、石脂、归身、归尾之类是也;有以时名者,夏枯、款冬之类是也;有以能名者,何首乌、骨碎补之类是也。

    凡药火制四, 、煨、炙、炒也;水制三,浸、泡、洗也;水火共制二,蒸、煮也。

    酒制升提,姜制温散;入盐走肾而软坚,用醋注肝而收敛;童便制,除劣性而降下;米泔制,去燥性而和中;乳制润枯生血,蜜制甘缓益元;陈壁土制,借土气以补中州;面裹曲制,抑酷性勿伤上膈;黑豆、甘草汤渍,并解毒致令平和;羊酥、猪脂涂烧,咸渗骨容易脆断;去穣者免胀,去心者除烦,此制治各有所宜也。

    药之为用,或地道不真,则美恶迥别;或市肆饰伪,则气味全乖;或收采非时,则良异质;或头尾误用,则呼应不灵;或制治不精,则功力大减。用者不察,顾归咎于药之罔功。譬之兵不精练,思以荡寇克敌,适以复众舆尸也。治疗之家,其可忽诸!

    《千金》云∶凡药须治择熬泡毕,然后秤用。不得生秤,湿润药皆先增分两,燥乃秤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