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 > 杂病第二十六
  • 《黄帝内经》简介
  • 官针第七
  • 本神第八
  • 终始第九
  • 经脉第十
  • 经别第十一
  • 经水第十二
  • 经筋第十三
  • 骨度第十四
  • 五十营第十五
  • 营气第十六
  • 脉度第十七
  • 营卫生会第十八
  • 四时气第十九
  • 五邪第二十
  • 寒热病第二十一
  • 癫狂病第二十二
  • 热病第二十三
  • 厥病第二十四
  • 病本第二十五
  • 杂病第二十六
  • 周痹第二十七
  • 口问第二十八
  • 师传第二十九
  • 决气第三十
  • 肠胃第三十一
  •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
  • 海论第三十三
  • 五乱第三十四
  • 胀论第三十五
  •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
  • 九针十二原第一
  •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
  •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
  • 血络论第三十九
  • 阴阳清浊第四十
  •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
  • 病传第四十二
  •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
  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
  • 外揣第四十五
  • 五变第四十六
  • 本输第二
  • 本藏第四十七
  • 禁服第四十八
  • 五色第四十九
  • 论勇第五十
  • 背腧第五十一
  • 卫气第五十二
  • 论痛第五十三
  • 天年第五十四
  • 逆顺第五十五
  • 五味第五十六
  • 小针解第三
  • 水胀第五十七
  • 贼风第五十八
  •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
  • 玉版第六十
  • 五禁第六十一
  • 动输第六十二
  • 五味论第六十三
  •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
  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
  •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
  •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
  • 行针第六十七
  • 上膈第六十八
  •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
  • 寒热第七十
  • 邪客第七十一
  • 通天第七十二
  • 官能第七十三
  •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
  •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
  • 卫气行第七十六
  • 根结第五
  •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
  • 九针论第七十八
  • 岁露论第七十九
  • 大惑论第八十
  • 痈疽第八十一
  • 寿夭刚柔第六
  • 杂病第二十六

    厥挟脊而痛者,至顶,头沉沉然,目(目巟)(目巟)然,腰脊强。取足太阳腘中血络。

    厥胸满面肿,唇漯漯然,暴言难,甚则不能言,取足阳明。

    厥气走喉而不能言,手足清,大便不利,取足少阴。

    厥而腹向向然,多寒气,腹中谷谷,便溲难,取足太阴。

    嗌干,口中热如胶,取足少阴。

    膝中痛,取犊鼻,以员利针,发而间之。针大如牦,刺膝无疑。

    喉痹不能言,取足阳明;能言,取手阳明。

    疟不渴,间日而作,取足阳明;渴而日作,取手阳明。

    齿痛,不恶清饮,取足阳明;恶清饮,取手阳明。

    聋而不痛者,取足少阳;聋而痛者,取手阳明。

    衄而不止,衄血流,取足太阳;衄血,取手太阳。不已,刺宛骨下;不已,刺腘中出血。

    腰痛,痛上寒,取足太阳阳明;痛上热,取足厥阴;不可以俛仰,取足少阳。中热而喘,取足少阴腘中血络。

    喜怒而不欲食,言益小,刺足太阴;怒而多言,刺足少阳。

    顑痛,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。

    项痛不可俛仰,刺足太阳;不可以顾,刺手太阳也。

    小腹满大,上走胃,至心,淅淅身时寒热,小便不利,取足厥阴。

    腹满,大便不利,腹大,亦上走胸嗌,喘息喝喝然,取足少阴。

    腹满食不化,腹向向然,不能大便,取足太阴。

    心痛引腰脊,欲呕,取足少阴。

    心痛,腹胀,墙墙然,大便不利,取足太阴。

    心痛,引背不得息,刺足少阴;不已,取手少阳。

    心痛引小腹满,上下无常处,便溲难,刺足厥阴。

    心痛,但短气不足以息,刺手太阴。

    心痛,当九节刺之,按,已刺按之,立已;不已,上下求之,得之立已。

    顑痛,刺足阳明曲周动脉,见血,立已;不已,按人迎于经,立已。

    气逆上,刺膺中陷者,与下胸动脉。

    腹痛,刺脐左右动脉,已刺按之,立已;不已,刺气街,已刺按之,立已。

    痿厥为四末束悗,乃疾解之,日二;不仁者,十日而知,无休,病已止。

    岁以草刺鼻,嚏,嚏而已;无息,而疾迎引之,立已;大惊之,亦可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