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 > 厥病第二十四
  • 《黄帝内经》简介
  • 官针第七
  • 本神第八
  • 终始第九
  • 经脉第十
  • 经别第十一
  • 经水第十二
  • 经筋第十三
  • 骨度第十四
  • 五十营第十五
  • 营气第十六
  • 脉度第十七
  • 营卫生会第十八
  • 四时气第十九
  • 五邪第二十
  • 寒热病第二十一
  • 癫狂病第二十二
  • 热病第二十三
  • 厥病第二十四
  • 病本第二十五
  • 杂病第二十六
  • 周痹第二十七
  • 口问第二十八
  • 师传第二十九
  • 决气第三十
  • 肠胃第三十一
  •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
  • 海论第三十三
  • 五乱第三十四
  • 胀论第三十五
  •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
  • 九针十二原第一
  •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
  •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
  • 血络论第三十九
  • 阴阳清浊第四十
  •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
  • 病传第四十二
  •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
  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
  • 外揣第四十五
  • 五变第四十六
  • 本输第二
  • 本藏第四十七
  • 禁服第四十八
  • 五色第四十九
  • 论勇第五十
  • 背腧第五十一
  • 卫气第五十二
  • 论痛第五十三
  • 天年第五十四
  • 逆顺第五十五
  • 五味第五十六
  • 小针解第三
  • 水胀第五十七
  • 贼风第五十八
  •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
  • 玉版第六十
  • 五禁第六十一
  • 动输第六十二
  • 五味论第六十三
  •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
  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
  •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
  •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
  • 行针第六十七
  • 上膈第六十八
  •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
  • 寒热第七十
  • 邪客第七十一
  • 通天第七十二
  • 官能第七十三
  •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
  •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
  • 卫气行第七十六
  • 根结第五
  •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
  • 九针论第七十八
  • 岁露论第七十九
  • 大惑论第八十
  • 痈疽第八十一
  • 寿夭刚柔第六
  • 厥病第二十四

    厥头痛,面若肿起而烦心,取之足阳明太阴。厥头痛,头脉痛,心悲,善泣,视头动脉反盛者,刺尽去血,后调足厥阴。

    厥头痛,贞贞头重而痛,写头上五行,行五,先取手少阴,后取足少阴。厥头痛,意善忘,按之不得,取头面左右动脉,后取足太阴。

    厥头痛,项先痛,腰脊为应,先取天柱,后取足太阳。厥头痛,头痛甚,耳前后脉涌有热,泻出其血,后取足少阳。

    真头痛,头痛甚,脑尽痛,手足寒至节,死不治。

    头痛不可取于腧者,有所击堕,恶血在于内,若肉伤,痛未已,可则刺,不可远取也。头痛不可刺者,大痹为恶,日作者,可令少愈,不可已。头半寒痛,先取手少阳阳明,后取足少阳阳明。

    厥心痛,与背相控,善瘈,如从后触其心,伛偻者,肾心痛也,先取京骨、昆仑,发狂不已,取然谷。厥心痛,腹胀胸满,心尤痛甚,胃心痛也,取之大都、大白。

    厥心痛,痛如以锥针刺其心,心痛甚者,脾心痛也,取之然谷、太溪。

    厥心痛,色苍苍如死状,终日不得太息,肝心痛也,取之行间、太冲。

    厥心痛,卧若徒居,心痛间,动作,痛益甚,色不变,肺心痛也,取之鱼际、太渊。

    真心痛,手足清至节,心痛甚,日发夕死,夕发旦死。心痛不可刺者,中有盛聚,不可取于腧。

    肠中有虫瘕及蛟蛕,皆不可取以小针;心腸痛,憹作痛,腫聚,往來上下行,痛有休止,腹熱喜渴涎出者,是蛟蛕也。以手聚按而坚持之,无令得移,以大针刺之,久持之,虫不动,乃出针也。恐腹浓痛,形中上者。

    耳聋无闻,取耳中;耳鸣,取耳前动脉;耳痛不可刺者,耳中有脓,若有干聆聊,耳无闻也;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,先取手,后取足;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,左取右,右取左,先取手,后取足。

    足髀不可举,侧而取之,在枢合中,以员利针,大针不可刺。病注下血,取曲泉。

    风痹淫砾,病不可已者,足如履冰,时如入汤中,股胫淫砾,烦心头痛,时呕时悗,眩已汗出,久则目眩,悲以喜恐,短气,不乐,不出三年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