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中药 > 中草药

没药

2023/3/4 9:56:15 没药,活血止痛;消肿生肌,主胸腹瘀痛;痛经;经闭;症瘕;跌打损伤;痈肿疮疡;肠痈;目赤肿痛

【别名】末药。

【性味】苦;平

【归经】肝;脾;心;肾经

【炮制】没药:拣去杂质,打成碎块。制没药:取拣净的没药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熔化点,取出放凉。或炒至表面稍见熔化时,喷洒米醋,继续炒至外层明亮光透,取出放凉(没药每100斤,用醋6斤);没药,水飞过,用钵坐热水中,以灯心同研,则易细。

【形状】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,直径约2.5cm,有较小或更大的。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或黄棕色相间,无光泽或有时无光泽部分与有光泽部分相间。有时夹有树皮、木屑。质坚脆,破碎面颗粒状,有油样光泽,打碎后的薄片有亮光或半透明。气香而特异,味极苦,嚼时粘牙。以块大、棕红色、香气浓、杂质少者为佳。

【形态】没药树 低矮灌木或乔木,高约3m。树干粗,具多数不规则尖刻状的粗枝;树皮薄,光滑,小片状剥落,淡橙棕色,后变灰色。叶散生或丛生,单叶或三出复叶;小叶倒长卵形或倒披针形,中央1片长7-18mm,宽4-5mm,远较两侧1对为大,钝头,全缘或末端稍具锯齿。花小,丛生于短枝上;萼杯状,宿存,上具4钝齿;花冠白色,4瓣,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,直立;雄蕊8,从短杯状花盘边缘伸出,直立,不等长;子房3室,花柱短粗,柱头头状。核果卵形,尖头,光滑,棕色,外果皮革质或肉质。种子1-3颗,但仅1颗成熟,其余均萎缩。花期夏季。

【鉴别】理化鉴别 (1)本品与水研磨,形成黄棕色乳状液。[br](2)本品已醚浸出物或挥发油置于蒸发皿中,待乙酸挥发散后,皿底的薄膜状残渣用溴或发烟硝酸蒸气熏后,即显紫红色。(检查挥发油)(3)取本品粉末少许,加新鲜配制的香草酸盐酸试液数滴,挥发油含量高者,立即显紫红色,含量低者则初显黄色,渐变成紫红色。(检查挥发油)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。[br]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mmiphora myrrha Engl.[C.molmol Engl.][br]采收和储藏:11月至翌年2月采收。树脂可由树皮裂缝自然渗出;或将树皮割破,使油胶树脂从伤口渗出。初呈淡黄白色粘稠液,遇空气逐渐凝固成红棕色硬块。采得后去净杂质,置干燥通风处保存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