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别名】野毛豆、鹿藿、 饿马黄、柴豆、野黄豆、山黄豆、野毛扁旦。
【性味】甘;凉
【归经】肝;脾经
【形态】野大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。茎细瘦,各部有黄色长硬毛。三出复叶,薄纸质,顶生小叶卵状披针形,长1-5cm,宽1-2.5cm,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,两面有白色短柔毛,侧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;托叶卵状披针形,急尖,有黄色柔毛;小托叶,狭披针形,有毛。总状花序腋生;花梗密生黄色长硬毛;花萼钟状,萼齿5,上面2齿连合,披针形,有黄色硬毛;花冠紫红色,长约4mm。荚果长椭圆形,长约3cm,密生黄色长硬毛。种子2-4颗,黑色。花、果期8-9月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.et Zucc.的茎、叶及根。[br]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lycine soja sieb.et Zucc.[G.ussuriensis Regel et Macck.][br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晒干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