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性味】酸、涩,微温。
【归经】归肝、肾经。
【炮制】山萸肉: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。 酒萸肉:取净山萸肉,用黄酒拌匀,放罐内或其他容器内,封严,放在加水的锅中,蒸至酒被吸尽,取出晾干(每100斤用黄酒20斤)。 蒸山萸:将拣净去核的山萸肉,放罐内或笼屉等容器封严,放在加水的锅中,蒸至外面呈黑色时,取出晾干。
【形状】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,长1~1.5cm,宽0.5~1cm。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,皱缩,有光泽。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,基部有果梗痕。质柔软。气微,味酸、涩、微苦。
【鉴别】本品粉末红褐色。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长方形,直径16~30μm,垂周壁连珠状增厚,外平周壁颗粒状角质增厚,胞腔含淡橙黄色物。中果皮细胞橙棕色,多皱缩。草酸钙簇晶少数,直径12~32μm。石细胞类方形、卵圆形或长方形,纹孔明显,胞腔大。
【来源】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[b]山茱萸[/b]Cornus officinalis Sieb. et Zucc. 的干燥[b]成熟果肉[/b]。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,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,及时除去果核,干燥。
【储藏】置干燥处,防蛀。
【摘录】《中国药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