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松塔

【别名】松塔、松球、松果、椁树核桃、蛇皮松果、白松果

【性味】苦;性温

【形状】性状鉴别 球果卵圆形,长5-7cm,淡黄褐色或棕褐色。种鳞先端厚,鳞盾多为菱形,有横脊,鳞脐生于鳞盾中央,具刺尖。种子倒卵圆形,长约1cm,种皮棕褐色,胚乳白色,气香,味甜,富油质;种翅长5mm,有关节,易脱落。

【形态】乔木,高达30m,胸围可达3m。树皮灰绿色或淡灰褐色,不规则剥裂;一年生枝灰绿色,无毛。冬芽红褐色,卵圆形。针叶3针一束,粗硬,长5-10cm,径1.5-2mm,叶背及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,先端尖,边缘有细锯齿;叶鞘早落。雄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约1cm,多数聚生于新枝基部成穗状,长5-10cm;雌花序1至数枚生新枝上部。球果卵圆形,通常单生,初直立,后下垂,熟时淡黄褐色,长5-7cm,径4-6cm,种鳞先端厚,鳞盾多为菱形,有脊,鳞脐生于鳞盾的中央,有刺尖。种子灰褐色,近倒卵圆形,长约1cm,种翅短,赤褐色,易脱落,长约5mm。花期4-5月,果熟期翌年10-11月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。[br]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nus bungeana Zucc.ex Endl.[br]采收和储藏:冬初采收球果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